背光源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110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驱动背光源的方法,该背光源可提供三种光源,分别为红色光源、蓝色光源以及绿色光源,该驱动方法包含:将一画面显示区间分为四个子区间,于该第一画面显示区间分别于两子区间点亮绿色光源两次;以及于该第一画面显示区间之中,依第一顺序于该四个子区间中点亮该三种光源以及于该第二画面显示区间中依第二顺序点亮该三种光源;其中该第一顺序与该第二顺序彼此相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li AK ,仅小—《MW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用于驱动背光源的方法,透过改变光源开启顺序的排列来改善 色序法的色分离现象。
技术介绍
现有的色序法液晶显示器技术是利用时间混色的方法来产生各种色彩画面。如图IA所示,其方法是将一画面区间11分割为第一子区间111、第二子区间113及第三 子区间115,并于第一子区间lll单独开启红色光源、第二子区间113单独开启绿色 光源以及于第三子区间115单独开启蓝色光源。开启光源顺序如上所述,同样开启单 独三色光源于第二画面子区间12以及第三画面子区间13。此种方式与传统使用彩色滤光片的空间混色法所构成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比较,有 以下几项显著的优点第一是高解析度;第二是可以减少驱动集成电路晶片的数量; 第三是可以做彩色平衡调整;第四是因为R、 G、 B三光源是在不同时间点单独使用, 因此不必使用彩色滤光片,使液晶层的构成单纯化,也可减少空间。然而,色序法液晶显示技术仍有需要改善的色分离现象。如图所示,三个连续子 区间时间的光剌激入射至人眼,经视觉系统作用后,足以形成彩色画面(Color Frame)。理想的成像状况乃是 一个彩色画面区间所包含的三子区间的各画素光刺激 皆投射至视网膜上各画素所对应的相同位置,使得各画素的色彩资讯可被视觉完整重 现。若是一彩色图像所包含的三子区间,其对应画素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位置而被视 觉系统察知,则观察者将看见色场分离错位的影像,此即称为色分离(CBU)现象。因 为CBU通常在图像中物体的边缘形成色带排列,如同彩虹条纹,故CBU又称作彩虹效 应(Rainbow Effect)。如1B所示,假设人眼以相同速度追踪移动中的白色垂直长条光线14,因为 同一画面的R、 G、 B子画面投射在人眼视网膜的位置不同,会产生白色垂直长条光线 边缘色分离现象。1C为模拟人眼视网膜积分结果,可看到影像15的左端边缘 151与右端边缘153出现非白色的渐层色带,此即为色分离现象。色分离现象除了降低观觉品质之外,亦有研究报告指出,在长时间观看FS-FC型式的显示器后,亦可能造成晕眩的感觉。因此,实有必要消除或减缓存在于现有色序 法液晶显示器的色分离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解决色序法所伴随的闪烁问题,并有效抑制色分离现象,藉以提升画面亮度。根据此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背光源的方法,该背光源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及第三光源,该驱动方法包含组合三个连续画面显示区间为一 点亮周期,其中每一该些画面显示区间至少包含四个子区间;以及于该点亮周期内顺 序点亮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以及该第三光源,使得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以及 该第三光源于该点亮周期接续显示在该些子区间中。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驱动背光源的方法,该背光源具有四种光源,分别为红色光源、 蓝色光源、绿色光源及补偿颜色光源,该驱动方法包含分别将第一画面显示区间、 第二画面显示区间及第三画面显示区间分为四个子区间;以及于该第一画面显示区间 的中,依第一顺序于该四个子区间中点亮该四种光源,于该第二画面显示区间中依第 二顺序点亮该四种光源以及于该第三画面显示区间中依第三顺序点亮该四种光源;其 中该第一顺序、该第二顺序以及该第三顺序彼此相异。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驱动背光源的方法,该背光源具有三种光源,分别为红色光源、 蓝色光源以及绿色光源,该驱动方法包含将一画面显示区间分为四个子区间,于该 第一画面显示区间分别于两子区间点亮绿色光源两次;以及分别将第一画面显示区间 以及第二画面显示区间分为四个子区间;于该第一画面显示区间的中,依第一顺序于 该四个子区间中点亮该三种光源以及于该第二画面显示区间中依第二顺序点亮该三 种光源;其中该第一顺序与该第二顺序彼此相异。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的色序法的色场排列图。图1B为黑画面中白色垂直长条光线示意图。图ic为釆用传统色序法模拟视网膜上白色垂直长条光线显示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模拟视网膜上白色垂直长条光线显示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 图3B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模拟视网膜上白色垂直长条光线显示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色场排列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系釆用改变色场顺序将每一个图像中的色场顺序任意改变,使色分离条纹的顺序不再固定,并且破坏色分离条纹出现的周期性,降低引起注意的程度。当绿色子场出现频率低于50Hz时,人眼会感知闪烁的现象。在不破坏色序法 边缘颜色互补的原则下,通过增加子色场或插入白色子色场的频率去补偿人眼感知闪 烁现象,即可有效抑制色分离现象及增加画面亮度。以下将详细解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 式。在第一实施例当中,如图2A所示为一种驱动方法,用于一背光源(图中未显 示出),此背光源可提供一红色光源、 一绿色光源及一蓝色光源的三原色光源,驱动 方法如第2A图所示,组合三个连续的画面显示区间,分别为第一画面显示区间21、 第二画面显示区间22以及第三画面显示区间23为一点亮周期20。每一个画面显示 区间至少包含四个子区间,用以依序点亮三原色光源。第一个画面显示区间21依序 于第一子区间211点亮红色光源、于第二子区间213点亮绿色光源、于第三子区间 215点亮蓝色光源以及于第四子区间217点亮红色光源;第二画面显示区间22接续 第一画面显示区间21的顺序,依序于第一子区间221点亮绿色光源、于第二子区间 223点亮蓝色光源、于第三子区间225点亮红色光源以及于第四子区间227点亮绿色 光源;第三画面显示区间23接续第二画面显示区间22的顺序,依序于第一子区间 231点亮蓝色光源、于第二子区间点亮233红色光源、于第三子区间235点亮绿色光 源以及于第四子区间237点亮蓝色光源。以三个画面显示间为单位反复循环。传统上, 每一个画面显示区间的频率为60Hz,所以同样绿色子场出现频率为60Hz,但根据本 实施例,同样每一画面显示区间的频率为60Hz,但每一子区间的频率为240Hz,则绿 色子场相隔出现频率为80Hz。以本实施例方式,不须使画面变换速率变快即可增加 绿色光源出现频率。根据实验结果,如图2B所示,可看到影像25的左端边缘251与右端边缘253 的非白色的渐层色带区块面积较图1C的151以及153的面积小,得知其色分离现象R、 G、 B规律的出现,而非乱序排列方式,但因相邻 画面显示区间中的第一子区间开启光源不同,造成开启光源顺序在每一相邻画面显示 区间不尽相同,所以亦仍有边缘色分离补偿的效果。如第3图所示为根据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用于一背光源(图中未 显示出),此背光源可提供一红色光源、 一绿色光源、 一蓝色光源及一补偿颜色光源, 三个连续的画面显示区间,分别为第一画面显示区间31、第二画面显示区间32以及 第三画面显示区间33为一点亮周期30。第一个画面显示区31间依序于第一子区间 311点亮红色光源、于第二子区间313点亮绿色光源、于第三子区间315点亮蓝色光 源以及于第四子区间317点亮白色光源,在此实施例中,使用白色光源为补偿颜色光 源,补偿白色光可增加显示器的亮度;第二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背光源的方法,该背光源提供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及一第三光源,该方法包含:    组合三个连续画面显示区间为一点亮周期,其中每一该些画面显示区间至少包含四个子区间;以及    于该点亮周期内顺序点亮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以及该第三光源,使得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以及该第三光源于该点亮周期接续显示在该些子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雅婷林芳正黄乙白谢汉萍陈建宏洪集茂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