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92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一发光元件。此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供应电路、调光电路、以及反馈电路。调光电路的第一端耦接发光元件的一端,其第二端接收电源供应电路所输出的电源电压。调光电路根据一脉宽信号的逻辑状态,决定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的导通状态。反馈电路耦接于调光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之间。反馈电路依据调光电路的导通状态而控制电源供应电路所输出的电源电压的电平。依据上述,此光源驱动电路可避免调光电路被过高的电压所击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驱动电路,且特别有关于一种驱动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光源驱动电路,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的显示装置中,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驱动电路,或者是手持式移动装置的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由于显示装置日益 见诸于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因此光源驱动电路便拥有高度的发展潜力。其中有许多 优势能持续地被改善与提升,包括电能转换效率增高、稳定性提升等等。现有用以驱动一发光二极管串101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 发光二极管串101由多个串接的发光二极管102所组成。此现有的光源驱动电路包 括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器103、电容104、输出电压反馈电路105、时序控制电路 106、以及调光电路107。其中调光电路107耦接于发光二极管串101的阴极与共 同电位GND之间,并接收时序控制电路106所输出的脉宽信号PWM。另外,输出电 压反馈电路105利用两个串联的电阻,分别为108与109来实施。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器103供应直流电源电压给发光二极管串101,并依据输 出电压反馈电路105所接收的反馈信号FB进行反馈控制而稳定地输出直流电源电 压。时序控制电路106依据使用者所设定的亮度,决定其所输出的脉宽信号PWM 的宽度。调光电路107在脉宽信号P丽处于高电位时导通,而在脉宽信号PWM处于 低电位时关闭。透过调整脉宽信号PWM的宽度,就能控制调光电路107的导通状态, 以进一步地控制发光二极管串101是否流过电流。如此,当设定亮度较亮时,脉宽信号PWM呈现高电位的时间较长,使调光电 路107的导通时间较长,因而发光二极管串101的亮度也较亮。反之,当设定亮度 较暗时,脉宽信号PWM呈现高电位的时间较短,使调光电路107的导通时间较短, 因而发光二极管串101的亮度也较暗。然而,当脉宽信号P丽处于低电位时,调光电路107被关闭(即发光二极管串101的阴极与共同电位GND之间的电性路径不导通),此时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器 103所供应的直流电源电压的压降全部落在调光电路107上。当发光二极管串101 串联很多的发光二极管102时,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器103所供应的直流电源电压 的电压值将会很高。于此情况下,若调光电路107的耐压不够,将会导致调光电路107被直流转 直流电源转换器103所供应的直流电源电压所击穿,导致调光电路107损毁。另外, 也可能因此需要使用耐压较高的调光电路107,然而,耐压较高的调光电路107势 必需要较大的体积以及较高的价位,除了可能增加整体电路的体积之外,更增加了 电路的成本,也因此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降低调光电路所承受的电 压,以防止调光电路被过高的电压所损坏,进而延长光源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减低光源驱动电路内部元 件的成本,以达到增加产品竞争力。依照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第一发光元 件,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一端耦接第一电压。此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调光电路、 电源供应电路、以及反馈电路。其中第一调光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脉宽 信号输入端,其第一端耦接第一发光元件的另一端,其脉宽信号输入端接收脉宽信 号,且第一调光电路依据脉宽信号的逻辑状态,决定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之间的导 通状态。电源供应电路具有输出端与反馈端,其输出端耦接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 用以供应第二电压给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且电源供应电路依据其反馈端所接收 的反馈信号决定第二电压之值,其中第二电压小于第一电压。反馈电路耦接于第一 调光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之间,用以依据第一调光电路的导通状 态而决定反馈信号之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光源驱动电路,上述的反馈电路包括侦测电 路与反馈电压控制电路。其中侦测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与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共同电位,用以依据侦测电路的第一端与 侦测电路的第二端之间的阻抗决定侦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电位。反馈电压控制 电路的输入端耦接侦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输出反馈信号,用以依据侦测电路 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电位,控制反馈信号的电压值。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上述侦测电路包括第一阻抗 元件与第二阻抗元件。其中第一阻抗元件的其中一端为侦测电路的第一端,而另一 端为侦测电路的输出端。第二阻抗元件的其中一端耦接第一阻抗元件的另一端,而 另一端为侦测电路的第二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上述反馈电压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其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tr入端以及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侦测电路的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参考电压,其输出端耦接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 在实施例中,反馈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与第三阻抗元件。其中第一二极 管的阴极耦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其阳极耦接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第三阻抗 元件耦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上述反馈电路还包括输出电 压反馈电路。输出电压反馈电路稱接于电源供应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供应电路的反 馈端之间,用以依据第二电压决定反馈信号的电压值。在实施例中,输出电压反馈 电路包括第四阻抗元件与第五阻抗元件。其中第四阻抗元件的其中一端耦接电源供 应电路的输出端,其另一端耦接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第五阻抗元件的其中一端 耦接第四阻抗元件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耦接共同电位。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时 序控制电路耦接第一调光电路的脉宽信号输入端,用以将使用者所输入的亮度设 定,转换为脉宽信号。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还包括电平提升电路。电 平提升电路耦接于时序控制电路与第一调光电路的脉宽信号输入端之间,用以接收 时序控制电路所输出的脉宽信号,并在将脉宽信号的电平提升之后输出。本专利技术的光源驱动电路为将其调光电路的第二端(即接地端)接收一电源电 压,并通过调光电路的导通状态而适应性地调整电源电压的电平,以降低调光电路 所承受的电压,使得调光电路避免被过高的电压所击穿,因此可以防止光源驱动电路内部元件损坏,延长光源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并且也使得光源驱动电路不必采 用高耐压的调光电路,减低了光源驱动电路内部元件的成本,达到增加产品竞争力。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架构图。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3、图4、图5、图6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2,此光源驱 动电路用以驱动发光元件201,发光元件201的其中一端耦接第一电压VLED。发光 元件201可以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如图2的202所示,也可以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 202串接而成的发光二极管串,或是其他型式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串。此光源驱 动电路包括调光电路203、电源供应电路204、以及反馈电路。调光电路20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驱动电路,用以驱动一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其中一端耦接一第一电压,此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调光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脉宽信号输入端,其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另一端,其脉宽信号输入端接收一脉宽信号,且该第 一调光电路依据该脉宽信号的逻辑状态,决定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之间的导通状态;一电源供应电路,具有输出端与反馈端,其输出端耦接该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用以供应一第二电压给该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二端,且该电源供应电路依据其反馈端所接收的一反馈 信号决定该第二电压之值,其中该第二电压小于该第一电压;以及一反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调光电路的第一端与该电源供应电路的反馈端之间,用以依据该第一调光电路的导通状态而决定该反馈信号之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弼先赵翰楀林信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