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86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第一面的面积为S1,第二面的面积为S2,第三面的面积为S3,其中,S1>S2,S1>S3,第一面与壳体底面平行设置。与传统的动力电池包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内的电池单体其面积最大的一面与壳体底部平行设置,通过电池包壳体的实际高度来调整电池单体的层数,从而充分利用了电池包壳体的底盘空间,进而提高了电池单体与电池包壳体的空间匹配性。单体与电池包壳体的空间匹配性。单体与电池包壳体的空间匹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出行的交通工具,市面上穿梭着各种品牌,样式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池包,其里面的单体电池竖放,电极端子朝上,排列组合进行串并联连接,但这种结构的电池包并不适用某些车型,不能充分发挥车底盘空间,导致电池包能量密度降低。
[0003]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是车企重新选择尺寸更适合的电池企业,或者电池厂家重新设计新的电池单体,调整对应的长、宽、高来匹配底盘空间的需求,但新的单体电池意味着需要重新开模,重新定制产线工装夹具,包括设备的改造及新工艺的调整,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延长了项目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技术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面的面积为S2,所述第三面的面积为S3,其中,S1>S2,S1>S3,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壳体底面平行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一边以及第二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边的长度为W1,所述壳体底面包括长边以及宽边,所述宽边的长度为L2,当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宽边平行设置时,沿所述壳体底面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n个电池单体,其中,0.1<(L2

L1
×
n)/L1<1.0。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第一面的壁厚大于所述电池单体第二面的壁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第一面的壁厚为1.0mm~2.5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设置有第一电极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同端引出。
[00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N层,其中N≥1。
[0011]进一步地,当N≥2时,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形成有间隙。
[0012]进一步地,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或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隔热层,且所述隔热层设置在两个电池单体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气凝胶、云母片、硅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a个增强梁,a个所述增强梁依次排列设置,且a个所述增强梁将所述壳体内腔分割成(a+1)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单
体,a≥1。
[001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4个电池单体,4个所述电池单体依次排列形成两排,两排所述电池单体端子朝着相反方向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沿同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绝缘支架,且所述绝缘支架和所述增强梁相互垂直。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流构件,所述集流构件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冗余部,所述冗余部的长度为U,其中,U满足0.1h≤U≤h,其中,h为单体电池在壳体高度方向上的厚度。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覆盖所述壳体的敞开口,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加强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呈条形状或网格状。
[002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与所述盖体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面的面积为S2,所述第三面的面积为S3,其中,S1>S2,S1>S3,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壳体底面平行设置。与传统的动力电池包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内的电池单体其面积最大的一面与壳体底部平行设置,通过电池包壳体的实际高度来调整电池单体的层数,从而充分利用了电池包壳体的底盘空间,进而提高了电池单体与电池包壳体的空间匹配性。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通过调整电池单体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壁厚关系,即调整电池单体大面壁厚和侧面壁厚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电池单体大面的抗膨胀能力,进一步改善电池单体采用平躺方式容易导致箱体顶盖变形的状况。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内设置有a个增强梁,a个增强梁依次排列设置,且a个增强梁将壳体内腔分割成(a+1)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放置若干个电池单体。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方便连接电极端子以及线路的排布,其在一个放置腔内的两排电池单体其电极端子朝向相反方向设置,这样设计可以将电极端子的连接和走线与增强梁或者边框结合,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当电池单体的防爆阀与端子的一面同侧设置时,避免一颗电池单体热失控造成对面的电池单体跟着热失控,进而引起连锁反应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盖体的俯视图,该盖体具有呈网格状排布,且向外凸出的加强部;
[0032]图7为图6所对应的盖体的主视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盖体的俯视图,该盖体具有呈网格状排布,且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
[0034]图9为图8所对应的盖体的主视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盖体的俯视图,该盖体具有呈条型状分布的加强部;
[0036]图11为图10所对应的盖体的主视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具有中空结构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图12所对应的盖体的主视图。
[0039]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0]1、壳体;11、长边;12、宽边;2、电池单体;2a、外壳;21、第一面;211、第一边;212、第二边;22、第二面;23、第三面;3、增强梁;4、绝缘支架;5、集流构件;51、本体部;52、冗余部;6、盖体;61、加强部;X、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Y、壳体的宽度方向;Z、壳体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2),所述电池单体(2)包括第一面(21)、第二面(22)以及第三面(23),所述第一面(21)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面(22)的面积为S2,所述第三面(23)的面积为S3,其中,S1>S2,S1>S3,所述第一面(21)与所述壳体(1)底面平行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21)包括第一边(211)以及第二边(212),所述第一边(211)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边(212)的长度为W1,所述壳体(1)底面包括长边(11)以及宽边(12),所述宽边(12)的长度为L2,当所述第一边(211)与所述宽边(12)平行设置时,沿所述壳体(1)底面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n个电池单体(2),其中,0.1<(L2

L1
×
n)/L1<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2)的第一面(21)的壁厚大于所述电池单体(2)的第二面(22)的壁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2)的第一面(21)的壁厚为1.0mm~2.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2)设置有第一电极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同端引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2)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N层,其中N≥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当N≥2时,在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之间形成有间隙。8.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灿城潘秋花张揽潘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准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