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补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781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船舶领域的一种船舶用补板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补板的尺寸,使补板能较好的贴合在贯穿孔内部,与传统的补板相比,避免了搭接焊接造成的浪费,节省了钢材的用量,减轻了船体的重量,提高了船舶的载货量,又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能将补板较好的固定在贯穿孔的内部,方便了补板的焊接,在焊接时,焊接产生的热量可使热胀液汽化并膨胀,起将空心驱动板内部的磁流体挤压至被动弹力膜的内侧,则被动弹力膜即可削弱被动弹力膜对纵板的吸附力,此时固定装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纵板,利用了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使固定装置脱离纵板,避免了焊接结束后需要将固定装置从纵板上拆除,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补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补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设计时,会在船体上安装纵向板以及横向板,横向板与纵向板的安装结构为,在纵向板上开设贯穿孔,横向板穿在贯穿孔的内部,为保证强度,需要在贯穿孔处焊接补板,按照相关要求其与板材的搭接距离要不小于50mm。
[0003]为了方便焊接,通常这些补板的尺寸都大于贯穿孔的尺寸,并以搭接的形式放在纵板上进行焊接,而补板与纵板的搭接处,就造成了重叠浪费,若使用与贯穿孔尺寸相同的补板,则补板不便于固定,增加了焊接时的难度。
[0004]若能将与贯穿孔尺寸相同的补板较好的固定在贯穿孔处,就可在不增加施工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钢材的使用,这样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还可减轻船体的自身重量,提高船舶的载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为:在不影响施工难度的前提下,使用与贯穿孔尺寸相同的补板焊接在贯穿孔的内部,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用补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船体和补板,船体上焊接有纵板和横板,纵板的侧壁开设有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补板,包括船体(1)和补板(5),所述船体(1)上焊接有纵板(2)和横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板(2)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3)且横板(4)贯穿贯穿孔(3),所述横板(4)一侧的侧壁与贯穿孔(3)焊接,所述补板(5)的形状与贯穿孔(3)和横板(4)的形状相匹配且补板(5)可嵌入贯穿孔(3)的内部,所述补板(5)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条(501),所述补板(5)远离卡条(501)的边缘处设置斜坡状,所述补板(5)靠近卡条(50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6);一种船舶用补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放料:将补板(5)塞入贯穿孔(3)的内侧,并将补板(5)卡在贯穿孔(3)的内部;S2、固定:将固定装置(6)贴在补板(5)靠近卡条(501)一侧的侧面上,将补板(5)固定在贯穿孔(3)的内部;S3、焊接:施工人员手持焊枪,沿着补板(5)边缘的斜坡将补板(5)焊接在贯穿孔(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磁块(601)和压板(603),所述磁块(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空心变力框(602),所述磁块(601)和压板(60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6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03)的一侧设置有空心驱动板(604),所述空心驱动板(604)与压板(603)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606),所述空心驱动板(604)到压板(603)之间的距离大于磁块(601)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611)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空心变力框(602)和空心驱动板(60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勋何建军何华雷陈海晶刘国庆丁苏明李萼祥顾泽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