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58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涉及岩相分析的领域,工具包括控制板、多个铰接在控制板上的用于将控制板支撑在细磨机上的支腿、滑移连接在控制板上的升降柱、固设在升降柱一端的水平板、设置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的玻璃片、设置在玻璃片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岩石薄片、设置在控制板与升降柱之间用于带动升降柱移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板上用于夹持玻璃片的夹持机构、以及设置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用于给予玻璃片一个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力的压紧机构;多个所述支腿均与细磨机抵接,所述控制板位于细磨机的磨盘的上方。本申请具有使岩石薄片较易满足鉴定标准,同时不易使实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效果。使实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效果。使实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岩相分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岩相分析是指利用各种测试手段,观察和分析岩石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通过岩相分析,可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制品性能。岩相分析包括材料制品的相组成鉴定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两部分内容。
[0003]目前,在岩相分析的显微结构特征研究中需要首先磨制岩石薄片,现有的岩石薄片磨制工具主要包括粗磨机、细磨机及人工打磨,首先将岩石薄片粘附在玻璃片上,然后将玻璃片固定至粗磨机上的玻璃卡槽内,对岩石薄片进行初步打磨,接着使用细磨机或人工打磨将岩石薄片打磨至标准厚度;但是,在使用细磨机时,常常需要实验人员人为手动按压玻璃片来使细磨机打磨岩石薄片,磨出的岩石薄片很难薄厚均匀,在显微镜下可明显看出薄厚差异,不满足鉴定标准,同时,打磨过程中需要人工实时按压玻璃片,对实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使岩石薄片较易满足鉴定标准,同时不易使实验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包括控制板、多个铰接在控制板上的用于将控制板支撑在细磨机上的支腿、滑移连接在控制板上的升降柱、固设在升降柱一端的水平板、设置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的玻璃片、设置在玻璃片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岩石薄片、设置在控制板与升降柱之间用于带动升降柱移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板上用于夹持玻璃片的夹持机构、以及设置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用于给予玻璃片一个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力的压紧机构;多个所述支腿均与细磨机抵接,所述控制板位于细磨机的磨盘的上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对岩石薄片进行细磨时,首先将支腿与细磨机抵接,使控制板位于细磨机的磨盘的上方,然后将设置有岩石薄片的玻璃片通过夹持机构设置在水平板靠近细磨机一侧,接着操作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柱向靠近细磨机一侧移动,使岩石薄片与细磨机的磨盘抵接,同时压紧机构给予玻璃片一个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力,玻璃片给予岩石薄片一个靠近细磨机的力,使得岩石薄片与细磨机的磨盘抵接紧密,最后启动细磨机对岩石薄片进行打磨即可,无需实验人员人为手动按压玻璃片来使细磨机打磨岩石薄片,使实验人员具有较小的安全隐患,同时压紧机构使得岩石薄片与细磨机均匀抵接,使岩石薄片的厚度较为均匀,较易满足鉴定标准。
[0008]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板上方的第一套筒、固设在控制板下方的第二套筒、以及固设在第二套筒内侧壁上卡条;
[0009]所述第一套筒与控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升降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
筒与升降柱滑移连接,所述升降柱上开设有与卡条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条位于卡槽内滑移。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操作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柱移动时,首先转动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带动升降柱移动,同时由于卡条位于卡槽内移动,卡条具有使升降柱不易转动的效果,从而使升降柱位于第二套筒内上下移动,进而升降柱可带动水平板向靠近细磨机一侧移动即可,实验人员只需根据需要转动第一套筒,从而实现带动升降柱移动的效果,具有使实验人员操作便捷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控制板一侧固设有限位环,所述控制板内开设有与限位环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转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转动,具有不易使第一套筒脱离控制板的效果,提高了第一套筒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设在水平板两侧的侧板、固设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固定板、滑移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夹板、两个分别固设在夹板两端的滑移块、以及设置在夹板与固定板之间用于带动夹板移动的夹紧组件;
[0014]所述固定板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滑移块相适配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块位于滑移孔内滑移。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操作夹持机构将玻璃片设置在水平板下方时,两个侧板和固定板以及夹板共同形成一个可夹持玻璃片的空腔,实验人员首先操作夹紧组件带动夹板向远离固定板一侧移动,接着将玻璃片一侧与固定板抵接,然后再次操作夹紧组件将玻璃片夹持在两个侧板和固定板以及夹板共同形成的空腔内,使玻璃片不易脱离夹板,固定板和两个侧板以及夹板对玻璃片具有限制位移的效果,使得玻璃片不易发生相对移动,同时具有对玻璃片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侧板内部的控制杆、以及设置在滑移块与侧板之间的夹紧弹簧;所述控制杆与滑移块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始终给予滑移块一个靠近固定板一侧的力。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人员在操作夹紧组件带动夹板移动时,首先向靠近夹板一侧按压控制杆,控制杆带动夹板移动,同时夹紧弹簧进一步被拉伸,待实验人员将玻璃片放置于两个侧板之间后松开控制杆,由于夹紧弹簧的弹力作用,夹板自动向靠近固定板一侧移动,即可实现夹板将玻璃片夹持在固定板与夹板之间;夹紧弹簧始终给予夹板一个靠近固定板的力,具有不易使玻璃片脱离夹板的效果,同时实验人员无需实时操作玻璃片即可实现对岩石薄片的打磨。
[0018]可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的压紧柱、固设在压紧柱一端的压紧板、设置在压紧板与水平板之间的压紧弹簧、以及设置在压紧板与水平板之间用于对压紧板的移动起限位和导向作用的限位组件;
[0019]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与压紧柱相适配的第一压紧槽,所述升降柱一端开设有与压紧柱相适配的第二压紧槽,所述第一压紧槽与第二压紧槽连通,所述压紧柱一端贯穿第一压紧槽位于第二压紧槽内滑移,所述压紧弹簧一端与压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始终给予压紧板一个远离水平板的力。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机构在给予玻璃片一个靠近细磨机一侧的力时,实
验人员首先将玻璃片设置在水平板远离升降柱一侧,同时玻璃片会与压紧板抵接,压紧板会向靠近升降柱一侧移动,压紧弹簧进一步被压缩,使玻璃片被压紧至细磨机与压紧板之间,由于压紧板与玻璃片紧密抵接,压紧板给予玻璃片一个均匀靠近细磨机的力,从而使岩石薄片与细磨机均匀抵接,不易出现岩石薄片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使岩石薄片较易满足鉴定标准。
[002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固设在压紧板靠近水平板一侧的导向杆、以及固设在导向杆远离压紧板一端的限位盘;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滑移,所述限位盘位于水平板的上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一方面不易使压紧板发生转动,提高了压紧板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盘可与水平板抵接,具有不易使导向杆向远离水平板一侧移动距离过大的效果,进而不易使压紧板移动距离过大脱离水平板。
[0023]可选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1)、多个铰接在控制板(1)上的用于将控制板(1)支撑在细磨机(2)上的支腿(3)、滑移连接在控制板(1)上的升降柱(4)、固设在升降柱(4)一端的水平板(5)、设置在水平板(5)远离升降柱(4)一侧的玻璃片(6)、设置在玻璃片(6)靠近细磨机(2)一侧的岩石薄片、设置在控制板(1)与升降柱(4)之间用于带动升降柱(4)移动的升降机构(7)、设置在水平板(5)上用于夹持玻璃片(6)的夹持机构(8)、以及设置在水平板(5)远离升降柱(4)一侧用于给予玻璃片(6)一个靠近细磨机(2)一侧的力的压紧机构(9);多个所述支腿(3)均与细磨机(2)抵接,所述控制板(1)位于细磨机(2)的磨盘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设置在控制板(1)上方的第一套筒(71)、固设在控制板(1)下方的第二套筒(73)、以及固设在第二套筒(73)内侧壁上卡条(74);所述第一套筒(71)与控制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71)与升降柱(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3)与升降柱(4)滑移连接,所述升降柱(4)上开设有与卡条(74)相适配的卡槽(41),所述卡条(74)位于卡槽(41)内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71)靠近控制板(1)一侧固设有限位环(72),所述控制板(1)内开设有与限位环(72)相适配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环(72)位于限位槽(11)内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薄片制作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两个分别固设在水平板(5)两侧的侧板(81)、固设在两个侧板(81)之间的固定板(82)、滑移连接在两个侧板(81)之间的夹板(83)、两个分别固设在夹板(83)两端的滑移块(84)、以及设置在夹板(83)与固定板(82)之间用于带动夹板(83)移动的夹紧组件(85);所述固定板(82)与水平板(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81)上开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奕朋屠海峰李海余学鹏田云程黄伟孙德易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