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889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54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主要涉及工程实体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延长杆、套设在所述延长杆上的检测天线和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地质雷达;所述延长杆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套筒和穿设在所述套筒内的杆体;所述套筒与所述杆体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杆体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一个螺栓孔;所述检测天线与所述杆体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地质雷达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采集数据质量高、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工程实体检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路基挡墙的稳定性受到设计方法、墙型选择、填充材料和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路基挡墙的厚度、强度和密实度等数据,作为墙体稳定性的重要判断依据,十分具有精密测量的必要性。目前,建筑实体的密实度测量工具主要是地质雷达。

2、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技术探测地下物体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发射并接收不同频率段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的实际反射时间和平均反射速度对建筑实体进行探伤探损,从而实现建筑实体密实度检测的功能。天线是地质雷达的电磁波发射端和接收端,为保证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地质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其天线需要与建筑实体检测面保持稳定贴合。然而挡墙的侧面为坡度较大的倾斜平面,地质雷达的天线难以在检测过程中与挡墙的侧面保持稳定贴合,因此测得的实验数据质量不高。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使用常规的地质雷达在对路基挡墙进行密实度检测时,由于天线无法与检测面保持稳定贴合,所以存在实验数据质量不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路基挡墙的密实度检测精度,提高所采集的实验数据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延长杆、套设在所述延长杆上的检测天线和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地质雷达;所述延长杆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套筒和穿设在所述套筒内的杆体;所述套筒与所述杆体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杆体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一个螺栓孔;所述检测天线与所述杆体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地质雷达电性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对本申请其他部分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使本申请能够沿一个方向平行移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延长杆对检测天线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能够调整至与路基挡墙倾斜面平行的位置,使得检测天线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保持与路基挡墙倾斜面的紧密贴附,检测天线能够发射并接受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并将电信号传递至地质雷达,地质雷达能够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记录,延长杆中套筒与杆体的伸缩滑动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本申请不同场景的实用性和非工作状态下的便携性。

5、可选的,杆体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上固定连接的限位块能够对套设在杆体上的检测天线沿杆体轴线方向的相对滑动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能够避免检测天线在调整位置的过程中从杆体上滑脱的现象,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便捷性。

7、可选的,套筒沿垂直于所述套筒轴线的方向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面到所述套筒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检测天线检测面到所述套筒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套筒垂直设置,支撑杆的端面与套筒的轴线平行,因此当支撑杆的端面与路基挡墙侧面贴合时即延长杆与路基挡墙的侧面平行,因此支撑杆的设置能够辅助相关操作人员将延长杆转动至指定位置并且对延长杆提供临时支撑,方便延长杆的位置固定过程。

9、可选的,支撑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滚轴,所述滚轴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远离套筒的端面上转动连接的辊轴能够减小支撑杆与检测平面之间的相对摩擦,提高延长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本申请的数据采集质量和检测精度。

11、可选的,套筒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底座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上的固定杆能够在套筒转动到指定位置后对套筒提供稳固支撑,使套筒、固定杆和底座三者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延长杆的稳定性。

13、可选的,底座包括支撑板、多个设在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定向轮、设在所述支撑板一侧的推杆和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配重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其他部分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和连接作用,定向轮能够使本申请沿着平行于路基挡墙的方向移动,推杆能够方便相关操作人员通过推拉等方式移动本申请,配重块能够增加本申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发生侧翻的情况。

15、可选的,配重块与所述支撑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与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配重块的力臂长度,提高配重块提升装置整体平衡性和稳定性的能力。

17、可选的,检测天线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检测天线均与所述地质雷达电性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天线设置为多个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本申请单次移动的检测面积,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往复移动次数,提高本申请的使用效率。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申请中的底座对本申请其他部分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使本申请能够沿一个方向平行移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延长杆对检测天线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能够调整至与路基挡墙倾斜面平行的位置,使得检测天线能够在检测过程中保持与路基挡墙倾斜面的紧密贴附,检测天线能够发射并接受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并将电信号传递至地质雷达,地质雷达能够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记录,延长杆中套筒与杆体的伸缩滑动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本申请不同场景的实用性和非工作状态下的便携性;

21、2.本申请中的杆体上固定连接的限位块能够对套设在杆体上的检测天线沿杆体轴线方向的相对滑动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能够避免检测天线在调整位置的过程中从杆体上滑脱的现象,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便捷性;

22、3.本申请中的支撑板对其他部分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和连接作用,定向轮能够使本申请沿着平行于路基挡墙的方向移动,推杆能够方便相关操作人员通过推拉等方式移动本申请,配重块能够增加本申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发生侧翻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延长杆(2)、套设在所述延长杆(2)上的检测天线(3)和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地质雷达(4);所述延长杆(2)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套筒(21)和穿设在所述套筒(21)内的杆体(22);所述套筒(21)与所述杆体(22)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杆体(22)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套筒(21)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一个螺栓孔;所述检测天线(3)与所述杆体(22)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地质雷达(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2)远离所述套筒(2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沿垂直于所述套筒(21)轴线的方向设有支撑杆(211);所述支撑杆(211)的端面到所述套筒(21)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检测天线(3)检测面到所述套筒(21)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1)远离所述套筒(21)的一端设有滚轴(212),所述滚轴(212)与所述支撑杆(2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13);所述固定杆(213)远离所述套筒(21)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底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支撑板(11)、多个设在所述支撑板(11)下表面的定向轮(12)、设在所述支撑板(11)一侧的推杆(13)和设在所述支撑板(11)上的配重块(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4)与所述支撑板(1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天线(3)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检测天线(3)均与所述地质雷达(4)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延长杆(2)、套设在所述延长杆(2)上的检测天线(3)和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地质雷达(4);所述延长杆(2)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套筒(21)和穿设在所述套筒(21)内的杆体(22);所述套筒(21)与所述杆体(22)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杆体(22)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套筒(21)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沿垂直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一个螺栓孔;所述检测天线(3)与所述杆体(22)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地质雷达(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2)远离所述套筒(2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挡墙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沿垂直于所述套筒(21)轴线的方向设有支撑杆(211);所述支撑杆(211)的端面到所述套筒(21)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检测天线(3)检测面到所述套筒(21)之间的垂直距离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震刘晓甲刘金坤李铮孙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