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设备及叠片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91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叠片设备及叠片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叠片设备包括负极输送机构、隔离膜输送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正极输送机构。负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负极极片。隔离膜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隔离膜,以使隔离膜附接于负极极片。第一加热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第一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加热。正极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加热机构的下游,正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正极极片,以使正极极片附接于隔离膜。该叠片设备不需要PET膜参与输送,简化了整个叠片设备的结构,还缩短了热量经过的路径,对隔离膜上的胶的软化能力较强,提高连接质量。提高连接质量。提高连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片设备及叠片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片设备及叠片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叠片电芯相对卷绕电芯存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因此,叠片电芯制作电池得以普遍使用。
[0003]叠片设备在负极极片的两侧附接隔离膜,再在隔离膜背离负极极片的一侧附接正极极片,最后通过叠片平台将附接的负极极片、隔离膜和正极极片往复叠置,以形成叠片电芯。其中,在负极极片、隔离膜和正极极片附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使得整个叠片设备的结构复杂和材料浪费严重,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0004]因此,如何简化叠片设备的结构和材料浪费成为电池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叠片设备及叠片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以简化叠片设备的结构和减少材料浪费。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叠片设备,包括负极输送机构、隔离膜输送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正极输送机构。所述负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负极极片。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隔离膜,以使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所述第一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所述第一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离膜加热。所述正极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的下游,所述正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正极极片,以使所述正极极片附接于所述隔离膜。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第一加热机构用于对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加热,用于向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正极极片的正极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加热机构的下游,则第一加热机构能够在正极极片附接于隔离膜之前对层叠设置的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加热,以使隔离膜表面的胶或粘接剂软化,从而使隔离膜具有粘接性能,则正极极片可以直接粘接在隔离膜上并随着隔离膜输送至下一工位,不需要设置PET膜供料装置提供PET膜(Polyester Film)并通过PET膜固定正极极片,以使正极极片相对PET膜静置,使得PET膜输送过程中,正极极片不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正极极片在PET膜的驱动下传输至下一工位。简化了整个叠片设备的结构,降低了叠片电极组件的生产成本增加。且未设置PET膜,还缩短了热量经过的路径,对隔离膜上的胶或粘接剂的软化能力较强,提高附接质量。
[000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分别用于对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的所述隔离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加热。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两个第一加热组件分别在负极极片的两侧对负极极片的两侧的隔离膜进行加热,以使两个隔离膜均被充分加热,从而使两个隔离膜上的表面的胶或粘接剂被充分软化,以具有较强的粘接性能。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在两个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之前对两个所述隔离膜加热。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加热机构用于在隔离膜附接于负极极片之前对隔离膜加热,以使隔离膜上的胶或粘接剂软化,从而使隔离膜在附接于负极极片之前具有粘接性能,使得隔离膜能够粘接在负极极片上被传送至第一加热机构处,有利于后续正极极片附接于负极极片。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分别被配置为对两个所述隔离膜加热。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负极极片的两侧均需附接隔离膜,则具有两个隔离膜,第二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加热组件,两个第二加热组件分别对两个隔离膜加热,能够使得隔离膜表面的胶或粘接剂被充分软化和提高两个隔离膜加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隔离膜与负极极片的附接质量。
[001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隔离膜用于与所述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加热。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加热组件对隔离膜用于与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进行加热,以使隔离膜用于与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能够被充分加热,以使隔离膜用于与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的胶能够被充分软化,从而使隔离膜用于与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具有较强的粘接性能。
[00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压辊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的下游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的上游,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隔离膜压紧于所述负极极片,以使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前把负极极片与隔离膜粘接,避免负极极片在切断后因瞬间张力丢失造成偏摆现象。且位于负极极片两侧的隔离膜通过第一压辊组件压紧于负极极片,使得隔离膜和负极极片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提高隔离膜和负极极片的附接质量。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加热机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正极极片附接于所述隔离膜之前对所述正极极片加热。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加热机构用于在正极极片附接于隔离膜之前对正极极片进行加热,以使正极极片表面的胶或粘接剂被软化,从而使得正极极片也具有粘接能力,以便于正极极片附接于隔离膜。此外,以使正极极片附接时具有热量,能够补偿隔离膜向要与之附接的正极极片处传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少隔离膜的热量损失,以使隔离膜上的胶或粘接剂保持软化状态,有利于提高隔离膜用于与正极极片附接的表面具有较强的粘接性能,提高正极极片附接于隔离膜的附接质量。
[002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三加热组件分别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加热。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负极极片的两侧均附接有隔离膜,每个隔离膜背离负极极片的一侧附接有正极极片,第三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加热组件,两个第三加热组件分别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正极极片加热,以使每个正极极片均能够被充分加热,隔离膜表面的胶或粘接剂被充分软化。每个正极极片在与对应的隔离膜附接时均具有较高的热量,补偿隔离膜向要与之附接的正极极片处传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以使隔离膜上的胶或粘接剂保持软化状态,使得隔离膜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
[002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的两侧加热。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正极极片的两侧加热,使得每个正极极片能够在正极极片的厚度方向上充分加热,使得正极极片上的胶或粘接剂被软化,具有粘接能力。对正极极片加热还能使正极极片具有较高的热量,有效补偿对应的隔离膜的热量损失。
[002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送机构还包括正极裁切机构,所述正极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加热机构的下游,所述正极裁切机构被配置为裁切所述正极极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输送负极极片;隔离膜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隔离膜,以使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第一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所述第一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离膜加热;以及正极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的下游,所述正极输送机构被配置为向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输送正极极片,以使所述正极极片附接于所述隔离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分别用于对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的所述隔离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在两个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之前对两个所述隔离膜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分别被配置为对两个所述隔离膜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隔离膜用于与所述负极极片附接的一侧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压辊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的下游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的上游,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隔离膜压紧于所述负极极片,以使所述隔离膜附接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加热机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正极极片附接于所述隔离膜之前对所述正极极片加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加热组件,两个所述第三加热组件分别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加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对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的两侧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如虎曾钢吴志阳王建磊戴亚文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