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86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由旋铆头(1)、固定部分和底座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块(5),固定块(5)上设有导柱(4),导柱(4)连接压板(3),在压板(3)上设有用于穿过旋铆头(1)的第三让位孔(14),在固定块(5)上设有用于穿过旋铆头(1)的第五让位孔(21);底座部分:包括底座(7),底座(7)上设有定位柱(8),在底座(7)侧面设有锁紧螺钉(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付旋铆设备,一道控制程序变完成了对磁路部分两个铆装部位的旋铆,操作简单且铆装质量一致性好;旋铆完成后,只需把固定部分的标准螺钉松开,把垫块推出,取出压板,便能把磁路部分取出,取件方便。取件方便。取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接触器磁路部分铆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接触器中,经常需要对磁路部分的线圈进行铆装,磁路部分的三维图如图1所示,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磁路部分27由导磁体部分28、线圈(29)、极靴(30)和4个支撑柱31组成,分别对线圈29两端进行旋铆,使线圈中金属部分的材料涨开,从而达到线圈29与导磁体部分28、极靴30固定在一起。
[0003]线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线圈会变肥变大,高度一致性差,在旋铆之前,很难把导磁体部分和极靴装配到位,在装配不到位的情况下若直接进行旋铆,则会导致导磁体部分和极靴与线圈之间有缝隙,无法达到磁路部分装配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由于线圈生产过程中会变肥变大,高度尺寸一致性差,从而造成旋铆后无法达到磁路部分装配工艺要求的问题,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铆之前先把导磁体部分、极靴与线圈固定到位,而后再利用旋铆头把线圈中的金属部分材料涨开的装置。/>[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旋铆头(1)、固定部分和底座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包括固定块(5),固定块(5)上设有导柱(4),导柱(4)连接压板(3),在压板(3)上设有用于穿过旋铆头(1)的第三让位孔(14),在固定块(5)上设有用于穿过旋铆头(1)的第五让位孔(21);底座部分:包括底座(7),底座(7)上设有定位柱(8),在底座(7)侧面设有锁紧螺钉(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铆头(1)的大端端面为球头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铆磁路部分的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上设有第二配合孔(17)、第一螺纹孔(18)、第四让位孔(19)、第一定位孔(20)和第五让位孔(21),所述两个导柱(4)的第二连接段(16)垂直压入固定块(5)的第二配合孔(17)中;所述压板(3)通过第一配合孔(11)与导柱(4)的第一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周朱正伟何云山姚茂吉周敬杨帆邵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