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980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在待发列车需要进入的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为解锁状态时,办理列车的进站作业,并在列车停靠在目标站台后,若确定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转辙机均处在解锁状态,且待发列车的前一列车驶出所述目标折入进路对应的折出进路的起始点,则控制每个转辙机在反位锁闭状态,并通知列车驶入目标折入进路,并在经过每个转辙机后,控制转辙机进行解锁,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单独控制道岔中的转辙机的方式,在列车折返作业时使得列车经过每个转辙机后能够进行解锁,缩短了列车之间的折返行车间隔。缩短了列车之间的折返行车间隔。缩短了列车之间的折返行车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铁线路客流量日益增长,地铁运营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不断增长的运营压力,各地铁运营单位对提高列车运行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线路运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线路的发车频率。目前列车在达到终点站进行换线时会受系统折返能力的影响,成为阻碍压缩发车间隔的制约因素。
[0003]目前,列车在达到终点站进行折返时会通过包含道岔的折入进路,渡线上两个道岔的转辙机采用双动控制的方式,即同时在定位状态,或同时在反位状态,那么只有在上一列车完全驶入折入进路后的折返轨后,才能办理下一列车的进站接车进路,这样列车在达到终点站进行折返时会受系统折返能力限制,导致列车折返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联锁系统,能够通过单独控制道岔中的转辙机的方式,缩短了列车之间的行驶间隔,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包括:
[0006]若待发列车需要进入的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当前位置与在所述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定位锁闭状态,并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
[0007]在所述待发列车停靠在目标站台后,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所述定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并在所述待发列车进入目标站台对应的目标折入进路前,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均处于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前一列车驶出所述目标折入进路对应的折出进路的起始点,则分别控制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反位锁闭状态;
[0008]在检测到每个所述转辙机均在反位锁闭状态后,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
[0009]在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所述转辙机后,控制每个所述转辙机由所述反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
[0010]上述方法,能够通过每个道岔的转辙机单独控制的机制,可以使得道岔中的转辙机处在不同的状态,具体来说,在确定列车需要经过的第一个转辙机为解锁状态时,即可办理列车的进站作业,并在列车停靠在目标站台后,确定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转辙机均处在解锁状态后,先控制每个转辙机在反位锁闭状态,并控制列车驶入目标折入进路,并在经过每个转辙机后,控制该转辙机进行解锁,这样只需要列车经过的第一个转辙机为
解锁状态时,即可办理列车进站,同时经过转辙机后,可恢复转辙机进行解锁,这样前面的列车可能还在折入进路上时就可以办理下一个列车的进站,从而缩短了列车之间的行驶间隔,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所述转辙机,包括:
[0012]针对每个所述转辙机,若检测到目标计轴点,则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所述转辙机;其中,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位于所述转辙机之后的计轴点。
[0013]上述方法,能够通过列车轨道上的计轴点确定列车是否经过转辙机,方便检测列车的位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转辙机之间的计轴点;
[0015]或,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之间的计轴点;
[0016]或,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处的计轴点;
[0017]其中,所述目标轨道节点为位于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转辙机之前的轨道节点;或,所述目标轨道节点为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轨道上位于最后一个转辙机之后的轨道节点。
[0018]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两个转辙机之间的计轴点,或者转辙机和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之间的计轴点,或者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上的计轴点,这样能够实现在经过转辙机但未经过下一个转辙机时,检测到经过的转辙机,从而将转辙机转为解锁状态,提高了列车折返效率。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目标计轴点的位置与所述转辙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距离范围。
[0020]上述方法,通过设定目标计轴点与转辙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距离范围,使得目标计轴点距离转辙机比较近,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列车折返效率。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每个转辙机配置一个转辙机控制电路,以通过控制所述转辙机电路控制对应的转辙机的状态改变。
[0022]上述方法,能够通过在每个转辙机配置一个转辙机控制电路,实现了分别控制转辙机的状态改变。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包括:处理器和驱采设备;
[0024]所述处理器,用于若待发列车需要进入的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当前位置与在所述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范围,则发送第一控制信号;
[0025]在所述待发列车停靠在目标站台后,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所述定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并在所述待发列车进入目标站台对应的目标折入进路前,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均处于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前一列车驶出所述目标折入进路对应的折出进路的起始点,则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0026]在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所述转辙机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
[0027]所述驱采设备,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定位锁闭状态,并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
[0028]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反位锁闭状态;
[0029]在检测到每个所述转辙机均在反位锁闭状态后,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
[0030]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每个所述转辙机由所述反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0032]针对每个所述转辙机,若检测到目标计轴点,则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所述转辙机;其中,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位于所述转辙机之后的计轴点。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转辙机之间的计轴点;
[0034]或,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交叉渡线行驶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待发列车需要进入的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为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当前位置与在所述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起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定位锁闭状态,并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目标站台的接车进路;在所述待发列车停靠在目标站台后,控制所述接车进路对应的保护区段的转辙机由所述定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并在所述待发列车进入目标站台对应的目标折入进路前,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均处于解锁状态,且所述待发列车的前一列车驶出所述目标折入进路对应的折出进路的起始点,则分别控制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每个转辙机由解锁状态锁闭在反位锁闭状态;在检测到每个所述转辙机均在反位锁闭状态后,通知所述待发列车驶入所述目标折入进路;在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所述转辙机后,控制每个所述转辙机由所述反位锁闭状态转为所述解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每个所述转辙机,包括:针对每个所述转辙机,若检测到目标计轴点,则确定所述待发列车驶出目标折入进路的道岔中的所述转辙机;其中,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位于所述转辙机之后的计轴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转辙机之间的计轴点;或,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和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之间的计轴点;或,所述目标计轴点为所述转辙机之后的所述待发列车需要行驶的轨道上的目标轨道节点处的计轴点;其中,所述目标轨道节点为位于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转辙机之前的轨道节点;或,所述目标轨道节点为所述待发列车需要经过的轨道上位于最后一个转辙机之后的轨道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目标计轴点的位置与所述转辙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距离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转辙机配置一个转辙机控制电路,以通过控制所述转辙机电路控制对应的转辙机的状态改变。6.一种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驱采设备;所述处理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溢斌邢震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