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6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属于工程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车身、车门、风窗和顶护栏;车身由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焊接或拼接成一个框体,车门固定在左侧围/右侧围上,风窗固定在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中间,顶护栏固定在右侧围、左侧围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置操纵室,更好的管控、扩展车身宽度、结构及不同部件的高低配置与创新性的功能扩展,实现市场用户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操纵室,提高配置拓展性,通过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优化结构,减少重复、不必要的模具费用投入,缩短研发周期。缩短研发周期。缩短研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操纵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属于工程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适应不同作业工况,起重机研发种类越来越多,起重机操纵室车身种类也随之越来越多,加之用户对车身的外观精细化、功能布置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操纵室车身在设计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0003]操纵室开发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车身及配置的拓展性,导致整机高低配选型中,操纵室无法快速适用国内外市场从低到高的配置需求,比如:吊装上视野被顶护栏横栏遮挡,没有不带横栏的顶护栏配置;缺少快速的第二通道需求,比如未配置前窗开启;操纵室侧踏板通道短、通过性差,无长踏板配置等。
[0004]操纵室不同车身宽度、不同车门开启方式、风窗是否带推拉窗、前窗是否开启等配置需要重新设计操纵室和投入大量模具,导致开发成本高和资源浪费。
[0005]以上问题的出现导致操纵室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性配置需求。
[0006]操纵室模具开发完成后,规格既定,无法灵活转变,后续拓展成本高。重新开发操纵室模具,研发成本增加。不同的车身结构、车门、前风窗、侧踏板、前踏板、顶护栏等部件的差异性配置没有兼顾、预留相对应的位置和结构,现有操纵室无法满足多种配置扩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操纵室,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置拓展性差等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包括车身、车门、风窗和顶护栏;车身由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焊接或拼接成一个框体,车门固定在左侧围/右侧围上,风窗固定在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中间,顶护栏固定在右侧围、左侧围的顶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的宽度相同,统一调节前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的宽度能够实现模块化操纵室的车身宽度调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地板的固定方式包括:
[0012]固定点在同一平面,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非俯仰操纵室;
[0013]固定点为不同阶梯高度,且前低后高,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非俯仰操纵室;
[0014]上铰点为高位,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俯仰操纵室;
[0015]上铰点为低位,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俯仰操纵室。
[0016]进一步的,所述后围为无配置电气箱后围/配置电气箱后围,实现模块化操纵室对不同后围的需求;所述电气箱为一体式/分体式。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车门上设置有门风窗,门风窗为固定不带推拉窗/带推拉窗,所述
后围上设置有后风窗,后风窗为固定不带推拉窗/带推拉窗/可上翻开启窗,实现是否带通风透气的配置需求。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车门为推拉门/合页门,实现模块化操纵室不同车门的组装需求。
[0019]进一步的,在前围和顶盖之间安装有前窗,前窗为开启式,实现第二逃生通道、通风和交流的配置需求。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前踏板,前踏板固定于地板前方,为翻转式踏板。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侧踏板,侧踏板固定于地板上安装有车门的一侧,为伸缩结构。
[0022]进一步的,顶护栏为一体式/可拆式,用于满足不同的配置需求。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置操纵室,更好的管控、扩展车身宽度、结构及不同部件的高低配置与创新性的功能扩展,实现市场用户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操纵室,提高配置拓展性,通过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优化结构,减少重复、不必要的模具费用投入,缩短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的模块化部件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的爆炸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车身宽度操纵室组装方案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围组装方案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操纵室固定方式及地板结构组装方案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围组装方案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侧围组装方案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风窗、顶风窗、后风窗组装方案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组装方案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窗组装方案图;
[003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踏板组装方案图;
[0036]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踏板组装方案图;
[0037]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护栏组装方案图;
[0038]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替代方案图;
[0039]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护栏替代方案图。
[0040]图中:1、车身;2/2'、车门;3、风窗;4/4'、侧踏板;5/5'、前踏板;6/6'/6”、顶护栏;11/11'、前围;12/12'、右侧围;13/13'、左侧围;14、顶盖;15/15'、后围;151'、电气箱;152'、电气箱盖板;16/16'/16”/16”'、地板;17、前窗上板;O”/O”'、上铰点;31/31'、前窗;32/32'/32”、右风窗;35/35'/35”、后风窗;36/36'/36”、门风窗;61'/61”、可拆式顶护栏扶手;62'/62”、可拆式顶护栏横栏;111'、前围板;112'、装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包括车身1、车门2、风窗3、侧踏板4、前踏板5、顶护栏6,各模块间通过焊接拼接实现连接。
[0044]如图2所示,车身由前围11、右侧围12、左侧围13、顶盖14、后围15、地板16、前窗上板17焊接或拼接成一个框体,车门2固定在左侧围13上,风窗3固定在前围11、右侧围12、左侧围13、顶盖14中间,顶护栏6固定在右侧围12、左侧围13的顶部。
[0045]如图3所示,右侧围12、左侧围13、车门2可作为通用件,通过改变前围11、顶盖14、后围15、地板16、前窗上板17的宽度尺寸,来实现不同车身宽度的操纵室组装方案,可以实现窄体操纵室、宽体操纵室及其他宽度操纵室,从而降低重复投入右侧围12、左侧围13、车门2大件的模具费,实现操纵室系列家族化的外观造型。
[0046]如图4所示,通过更换前围11与前围11'(其他造型),实现操纵室前脸的视觉显著变化,以满足不同配置的外观模块化配置需求。
[0047]如图5所示,通过更换地板16(非俯仰操纵室,固定点在同一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车门、风窗和顶护栏;车身由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焊接或拼接成一个框体,车门固定在左侧围/右侧围上,风窗固定在前围、右侧围、左侧围、顶盖中间,顶护栏固定在右侧围、左侧围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的宽度相同,统一调节前围、顶盖、后围、地板、前窗上板的宽度能够实现模块化操纵室的车身宽度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点在同一平面,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非俯仰操纵室;固定点为不同阶梯高度,且前低后高,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非俯仰操纵室;上铰点为高位,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俯仰操纵室;上铰点为低位,此时模块化操纵室内为俯仰操纵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操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为无配置电气箱后围/配置电气箱后围,实现模块化操纵室对不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刚许铁巧刘闯冯晓明郑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