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964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污管和第一出水管;使用时,污水先穿过过滤板过滤,再进入混合管内与絮凝剂混合,而后至分离罐内发生絮凝现象,沉淀杂质处于分离罐内污水的底部,漂浮杂质处于分离罐内污水的顶部,可通过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控制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第三排污管和第二出水管的流动,而对过滤罐内杂质、沉淀杂质、漂浮杂质和干净水进行流出,有效实现了污水中杂质分离出的方便性,减小了工作量,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现有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在对污水内垃圾进行初步处理时,常采用多个功能单一的处理池进行,依次对大颗粒垃圾、漂浮垃圾和沉淀垃圾进行分别处理,杂质打捞不方便,且工作量大,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中杂质打捞不方便,且工作量大,耗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0006]过滤罐,所述过滤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污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一排污管的第一阀门;
[0007]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底部、顶部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污管、第三排污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二排污管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排污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三排污管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二出水管的第四阀门;
[0008]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管和分离罐密封连通;
[0009]污水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罐体内过滤板下方输入污水;
[0010]絮凝剂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混合管内添加絮凝剂。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集污箱,所述集污箱分别与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第三排污管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套设在混合管的外部,所述加热套筒用于对混合管进行加热。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罐体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罐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分离罐的顶部为上小下大的漏斗状。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分离罐一侧的中部。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混合管的内壁设置有凸头。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泵机,所述第一泵机的出水端与罐体连通,所述第一泵机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外部污
水源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絮凝剂输送装置包括储存箱和第二泵机,所述储存箱用于存放絮凝剂,所述第二泵机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储存箱和混合管连通。
[0019]所述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控制第一阀门关闭第一排污管、控制第二阀门关闭第二排污管、控制第四阀门关闭第二出水管以及控制第三阀门打开第三排污管;
[0021]步骤、启动污水输送装置向罐体内过滤板的下方输入污水,污水穿过过滤板沿第一出水管进入混合管,大于滤板滤孔尺寸的杂质留在过滤板下方;
[0022]步骤、启动絮凝剂输送装置向混合管内添加絮凝剂,絮凝剂与混合管内的污水结合而形成混合物;
[0023]步骤、等待混合物流至分离罐内直至达到分离罐的顶部,控制第三阀门关闭第三排污管,并控制第四阀门打开第二出水管,期间混合物会发生絮凝,产生沉淀杂质和漂浮杂质,干净的水由第二出水管排出;
[0024]步骤、控制第一阀门打开第一排污管能够对滤板下方杂质进行排出;控制第二阀门打开第二排污管能够对分离罐内沉淀杂质进行排出;控制第三阀门打开第三排污管能够对分离罐内漂浮杂质进行排出。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启动污水输送装置向罐体内过滤板的下方输入污水,污水穿过过滤板沿第一出水管进入混合管,大于滤板滤孔尺寸的杂质留在过滤板下方,启动絮凝剂输送装置向混合管内添加絮凝剂,絮凝剂与混合管内的污水结合而形成混合物后流至分离罐内,并会发生絮凝现象,产生沉淀杂质和漂浮杂质,沉淀杂质处于分离罐内污水的底部,漂浮杂质处于分离罐内污水的顶部,可通过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控制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第三排污管和第二出水管的流动,而对过滤罐内杂质、沉淀杂质、漂浮杂质和干净水进行流出,有效实现了污水中杂质分离出的方便性,有效减小了工作量,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混合管和絮凝剂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集污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过滤罐、101

罐体、102

过滤板、103

第一排污管、104

第一出水管、105

第一阀门、2

分离罐、201

第二排污管、202

第三排污管、203

第二出水管、204

第二阀门、205

第三阀门、206

第四阀门、3

混合管、301

凸头、4

污水输送装置、401

第一水泵、402

进水管、5

絮凝剂输送装置、501

储存箱、502

第二泵机、6

集污箱、7

加热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
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

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0034]参考图2所示,过滤罐1,过滤罐1包括罐体101,罐体101能够对污水进行承载,罐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02,过滤板102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能够穿过过滤板102上的滤孔进行流动,而污水中大于滤孔尺寸的杂质则不能穿过过滤板102,而留在过滤板102下方,罐体10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03和第一出水管104,第一排污管103能够对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1),所述过滤罐(1)包括罐体(101),所述罐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02),所述罐体(10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03)和第一出水管(104),所述第一排污管(103)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一排污管(103)的第一阀门(105);分离罐(2),所述分离罐(2)的底部、顶部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污管(201)、第三排污管(202)和第二出水管(203),所述第二排污管(201)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二排污管(201)的第二阀门(204),所述第三排污管(202)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三排污管(202)的第三阀门(205),所述第二出水管(203)上设置有用于开关第二出水管(203)的第四阀门(206);混合管(3),所述混合管(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管(104)和分离罐(2)密封连通;污水输送装置(4),用于向所述罐体(101)内过滤板(102)下方输入污水;絮凝剂输送装置(5),用于向所述混合管(3)内添加絮凝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污箱(6),所述集污箱(6)分别与第一排污管(103)、第二排污管(201)和第三排污管(20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套筒(7),所述加热套筒(7)套设在混合管(3)的外部,所述加热套筒(7)用于对混合管(3)进行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1)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2)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分离罐(2)的顶部为上小下大的漏斗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203)设置在分离罐(2)一侧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3)的内壁设置有凸头(30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普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奥昆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