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加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48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高度耐久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该柔性减轻了加热线在有人坐下时的载荷应力且防止加热线断开。因为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片状加热元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片状加热元件(10)的基部构件(11)由柔性非织造布制成,所以可以获得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同样,因为基部构件(11)的表面受到砑光处理以硬化该表面,所以可以稳定地获得硬度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因此,可以使得座椅更舒适且获得高度耐久性,以防止加热线(12)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加热的片状加热元件,更具体地涉及安装到车辆 座椅的片状加热元件。
技术介绍
过去,当加热技术用于车辆的座椅时, 一般地通过将片状加热元 件安装到座椅来进行加热。另外,在安装到座椅的这样的片状加热元件中需要基部构件具有 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也需要基部构件具有硬度。这是因为当有人 坐下时由加热线构造的加热器内直接发生载荷应力,因此需要基部构 件的硬度以防止加热线断开。为此原因,披露了通过在与加热线保持 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升起细毛而构造的基部构件(例如,见专利文献l)。图6图示了在以上所述专利文献中披露的已知的片状加热元件。如 在图6中示出,片状加热元件1包括其一个表面具有细毛的基部构件2, 缝合到且因此保持到与基部构件2的细毛表面3相对的表面的加热线4, 和通过缝合操作保持加热线4的缝合丝线5。另外,披露了通过缠绕非织造布的纤维与基布而构造的基部构件, 以允许基布与非织造布一体形成(例如,见专利文献2)。图7图示了在以上所述专利文献内披露的已知的片状加热元件。如 在图7中示出,在片状加热元件6的构造中,通过将非织造布8的纤维与 基布7缠绕而将基部构件9构造为合并构件。专利文献l: JP-A-H03-145089 专利文献2: JP-A-H05-02114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已知构造中,因为基部构件2由于使用了细毛而变得柔软, 所以当基部构件2的厚度不均匀或细毛深度不均匀时,细毛的高度不稳 定,因此不能稳定地获得希望的硬度。其结果是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即,不可能同时获得基部构件2的柔性和硬度,其中柔性用于使得座椅 更舒适,硬度用于当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防止加热线4断开。另外,在另一个已知构造中,因为通过缠绕非织造布8的纤维与基 布7而将基部构件9构造为合并构件,所以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 重复时,与基布7缠绕的非织造布8的纤维逐渐变松。因此,基部构件9 的硬度变弱,从而形成基部构件9的与基布7缠绕的非织造布8的纤维松 弛,使得在基布7和非织造布8之间发生中间层断开。其结果是产生了 这样的问题,即,不可能维持基部构件9的硬度以防止加热线4断开。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以上所述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高度耐久 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适,这减轻了 加热线在有人坐下时的载荷应力,且防止了加热线断开。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提供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片状加热元件,其中, 基部构件的表面构造为通过对非织造布表面进行砑光处理而被硬化。因此,因为片状加热元件的基部构件由柔性非织造布制成,所以 可以获得柔性以使座椅更舒适。同样,因为基部构件的表面构造为通 过砑光处理而被硬化,所以可以稳定地获得硬度,用于防止加热线在 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因此,可以提供可高度耐久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能使得座椅更舒适且防止加热线在有人坐下而 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根据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片状加热元件,可以更稳定地获得柔性以使得 座椅更舒适,且获得硬度以防止加热线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 断开。因此,可以提供可高度耐久的片状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能使 得座椅更舒适且防止加热线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附图说明图l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放大截面图。图3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图示了涉及已知例子的片状加热元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图示了涉及另一个已知例子的片状加热元件的放大截面视图。参考数字和符号10片状加热元件 11基部构件 lla弱砑光表面 lib强砑光表面 12加热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片状加热元件,该片状加热元件包括基 部构件和布置在基部构件上的加热线,其中,基部构件的表面构造为 通过对非织造布的表面进行砑光处理而被硬化。使用这样的构造,可 以稳定地获得柔性以用于使得座椅更舒适,且获得硬度以用于防止加 热线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因此,可以提供可高度耐久 的片状加热元件,该片状加热元件能使得座椅更舒适且防止加热线在 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将比基部构件表面硬度更坚硬的加热线 布置在基部构件的表面硬度强的表面上。使用这样的构造,可以使得 座椅更舒适同时又不破坏基部构件的表面硬度度弱的表面的柔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基部构件的仅一个表面构造为通过进行 砑光处理而被硬化,因此,因为仅一个表面被硬化,所以可以进一步 改进没有被硬化的表面的柔性,因此进一步改进柔性以使得座椅更舒 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基部构件由非织造布制成,该非织造布 通过将具有不同熔点的纤维相互混合而获得。使用这样的构造,可以 通过仅融化具有低熔点的纤维来硬化基部构件的表面。因此,可以更 稳定非织造布的表面硬度。因此,可以更稳定地获得柔性以使得座椅 更舒适,且获得硬度以防止加热线在有人坐下而发生载荷应力时断开。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另外,本专利技术不 限制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l是图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片状加热元件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示出的线A-A截取的放大截面图。在图1中,片状加热元件10包括基部构件11,该基部构件通过硬化 针刺的非织造布的表面而获得,所述的非织造布由例如聚酯纤维或聚 丙烯纤维的化学纤维或例如绵的天然纤维通过进行砑光处理而制成, 所述的片状加热元件10还包括加热线12,该加热线12通过扭曲多个线 获得,所述线具有由聚亚安酯制成的绝缘层,其带有铜和银合金线的 表面,使用布置在基部构件ll上的金属纤维的强化效果,所述片状加热元件10还包括向加热线12供电的电源线13。在此将描述砑光处理。砑光处理指示了一种处理技术,该处理技 术通过使用具有多个重滚的机器来制造具有相同厚度的片,所述重滚 通过机械压力或液压压力相互滚动接触,且该处理技术主要用于精加 工织物。示例性类型包括其中滚的内部分可以被加热或不被加热的类 型、其中所有滚以相同表面速度旋转的类型、和其中抛光的热滚比其他滚更快地旋转的类型。典型的例子包括简单的滚砑光、具有带不平度的热滚的模压砑光,铸印了多个平行细线的Schreiner砑光,软抛光毡 砑光,摩擦砑光等等。然后,将描述使用金属纤维强化效果的铜和银合金。使用金属纤 维强化效果的铜和银合金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通过延伸织物同时 拉铸合金而使得铜固溶体和铜和银共晶分别形成为纤维形状,这通过 交替地对铸造合金进行热处理和冷加工进行,所述铸造合金包括共晶 和初结晶铜固溶体,它们通过将与银混合的铜溶化且随后淬火而获得, 因此改进了抗拉强度或弯曲强度,使其高于已知产品的抗拉强度或弯 曲强度数十倍。因为铜和银合金的抗拉强度或弯曲强度高,所以这样 的铜和银合金可以通过缝纫机缝合到基部构件,且因此使得可以容易 地制造片状加热元件。如在图2中示出,基部构件ll是非织造布,其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具有不同的砑光强度,且基部构件ll的表面分别由具有弱的表面硬度 的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状加热元件,包括: 基部构件;和 布置在所述基部构件上的加热线; 其中,所述基部构件的表面被构造为通过对非织造布的表面进行砑光处理而被硬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朝见直仁藤原羲光永山一巳阿部宪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