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48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包括选取高纯无杂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与清水进行1:1调混稀释,随后备用;选取1吨甲醛,将甲醛与350公斤的化肥以及主料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入辅料聚乙烯醇继续混匀处理,取步骤一稀释的氢氧化钠1.56KG投入混合,所述聚乙烯醇的使用比例与氢氧化钠为0.4:0.125,调制PH值为7.5;将步骤二中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处理,且升温至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缠绕复合管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缠绕复合管材是国家十一个部委联合发文指导应用推广的、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的革命性产品。
[0003]竹缠绕复合管在加工期间,其管壁内衬和外衬需要进行固化处理,现缺乏能够为缠绕复合管提供防水性高,防腐性好,使用强度稳定的竹缠绕复合管用树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材料制备:清水、甲醛、主料、化肥、三聚氰胺、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高纯无杂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与清水进行1:1调混稀释,随后备用;步骤二:选取1吨甲醛,将甲醛与350公斤的化肥以及主料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入辅料聚乙烯醇继续混匀处理,取步骤一稀释的氢氧化钠1.56KG投入混合,所述聚乙烯醇的使用比例与氢氧化钠为0.4:0.125,调制PH值为7.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处理,且升温至85℃

90℃后,保温30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加温后的混合物通过甲酸进行调制,调制PH值4.8

4.6之间,随后进行60分钟的升温处理,使其温度到达95℃

98℃;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升温的化合物观察,待其起大雾后,加入适量15℃的清水、氢氧化钠,混合后,且PH值达到7.5

7.8备用;步骤六:对步骤五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投入一百公斤的三聚氰胺,随后混合,得到胶水;步骤七:对步骤六得到的胶水持续加热60分钟

90分钟后,将胶水冷却至25℃,用流速杯测流速,21秒流完即可;步骤八:对步骤七得到的胶水中投入50公斤的化肥,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水调制PH值8.5以上,用水冷循环冷却,且温度到达60℃后即可,得到竹缠绕复合管道用树脂,随后放置于备用料桶中,等待竹缠绕复合管道加工使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升温处理期间,温度高于95℃须进行冷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八得到的树脂的要求为:外观:无杂质、沉淀;25℃下的黏度/
(mPa
·
s):30~100;固体含量/%:≥50;pH值:8.0~9.0;游离甲醛含量/%:≤0.8;储存稳定性测试/d:≥30;拉伸强度/MPa:≥5。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料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树脂等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料的要求为:25℃下的黏度/(mPa
·
s):400~800;固体含量/%:≥55;25℃时的凝胶时间/(min):10~60;拉伸强度/MPa:≥60;断裂伸长率/%:≥3.0。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料与氢氧化钠的使用比例为1:0.4。
[0011]进一步地,所述化肥为碳酰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清水、甲醛、主料、化肥、三聚氰胺、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组成粘度大,固体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抗拉伸性高的竹缠绕复合管道用树脂,可有效保证竹缠绕复合管道表面的耐腐强度,保证管道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1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材料制备:清水、甲醛、主料、化肥、三聚氰胺、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高纯无杂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与清水进行1:1调混稀释,随后备用;步骤二:选取1吨甲醛,将甲醛与350公斤的化肥以及主料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入辅料聚乙烯醇继续混匀处理,取步骤一稀释的氢氧化钠1.56KG投入混合,所述聚乙烯醇的使用比例与氢氧化钠为0.4:0.125,调制PH值为7.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处理,且升温至85℃后,保温30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加温后的混合物通过甲酸进行调制,调制PH值4.8,随后进行60分钟的升温处理,使其温度到达95℃;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升温的化合物观察,待其起大雾后,加入适量15℃的清水、氢氧化钠,混合后,且PH值达到7.5备用;步骤六:对步骤五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投入一百公斤的三聚氰胺,随后混合,得到胶水;步骤七:对步骤六得到的胶水持续加热60分钟后,将胶水冷却至25℃,用流速杯测流速,21秒流完即可;步骤八:对步骤七得到的胶水中投入50公斤的化肥,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水调制PH值8.5以上,用水冷循环冷却,且温度到达60℃后即可,得到竹缠绕复合管道用树脂,随后放置于备用料桶中,等待竹缠绕复合管道加工使用。
[0015]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升温处理期间,温度高于95℃须进行冷却。
[0016]其中,所述步骤八得到的树脂的要求为:外观:无杂质、沉淀;25℃下的黏度/(mPa
·
s):30;固体含量/%:≥50;pH值:8.0;游离甲醛含量/%:≤0.8;储存稳定性测试/d:≥30;拉伸强度/MPa:≥5。
[0017]其中,所述主料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8]其中,所述主料的要求为:25℃下的黏度/(mPa
·
s):400;固体含量/%:≥55;25℃时的凝胶时间/(min):10;拉伸强度/MPa:≥60;断裂伸长率/%:≥3.0。
[0019]其中,所述主料与氢氧化钠的使用比例为1:0.4。
[0020]其中,所述化肥为碳酰胺。
[0021]实施例2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材料制备:清水、甲醛、主料、化肥、三聚氰胺、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高纯无杂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与清水进行1:1调混稀释,随后备用;步骤二:选取1吨甲醛,将甲醛与350公斤的化肥以及主料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入辅料聚乙烯醇继续混匀处理,取步骤一稀释的氢氧化钠1.56KG投入混合,所述聚乙烯醇的使用比例与氢氧化钠为0.4:0.125,调制PH值为7.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处理,且升温至87℃后,保温30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加温后的混合物通过甲酸进行调制,调制PH值4.7,随后进行60分钟的升温处理,使其温度到达97℃;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升温的化合物观察,待其起大雾后,加入适量15℃的清水、氢氧化钠,混合后,且PH值达到7.6备用;步骤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树脂生产工艺及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材料制备:清水、甲醛、主料、化肥、三聚氰胺、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高纯无杂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与清水进行1:1调混稀释,随后备用;步骤二:选取1吨甲醛,将甲醛与350公斤的化肥以及主料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入辅料聚乙烯醇继续混匀处理,取步骤一稀释的氢氧化钠1.56KG投入混合,所述聚乙烯醇的使用比例与氢氧化钠为0.4:0.125,调制PH值为7.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处理,且升温至85℃

90℃后,保温30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加温后的混合物通过甲酸进行调制,调制PH值4.8

4.6之间,随后进行60分钟的升温处理,使其温度到达95℃

98℃;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升温的化合物观察,待其起大雾后,加入适量15℃的清水、氢氧化钠,混合后,且PH值达到7.5

7.8备用;步骤六:对步骤五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投入一百公斤的三聚氰胺,随后混合,得到胶水;步骤七:对步骤六得到的胶水持续加热60分钟

90分钟后,将胶水冷却至25℃,用流速杯测流速,21秒流完即可;步骤八:对步骤七得到的胶水中投入50公斤的化肥,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水调制PH值8.5以上,用水冷循环冷却,且温度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卫翔李伟王宁于广通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