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和秸秆深埋还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08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和秸秆深埋还田机,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铡切装置、开沟灌注装置、输送装置、归行装置、传动装置、悬挂装置,开沟灌注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犁桶、竖翼、深松铲、连接梁和横翼,连接梁竖面与犁桶前内侧焊接,两个横翼焊接到犁桶侧壁上,两个竖翼焊接到左右两个横翼上。开沟灌注装置布置在机架的最下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犁桶设置在深松铲的上方,深松铲开沟后能够及时将秸秆物料输送至深沟内,深埋还田的效果好,犁桶一边将物料输送至底部,一边通过上方的横翼和竖翼将土壤覆盖在秸秆的上方,设置在开沟灌注装置中的横翼和竖翼可以对犁桶两侧的土壤进行切割破碎,两侧的土壤结构在经过破土后落体到沟内,实现自动覆土功能。覆土功能。覆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和秸秆深埋还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和秸秆深埋还田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的粮食生产供应提供了稳定保障,在保证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逐年提高的同时,大量的农业种植副产品秸秆随之产生,为避免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烟尘和粉尘,以及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毁灭性打击,提高秸秆的经济附加值,秸秆深埋还田技术被进一步推广,将粉碎后的秸秆埋入30厘米以下的土层,可有效加速秸秆的腐质化程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秸秆深埋还田可较大程度改良土壤,促进生土熟化,改善土壤性状,打破土壤犁底层,提高土壤松软程度,蓄水保墒,增产效果明显。
[0003]目前东北地区的秸秆还田机具比较单一,大部分秸秆还田机功能都是浅层混埋或将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但耕作层混入大量秸秆,碎秸秆会增加土壤的空隙度,使播种后的种子密封不严,增加冷风侵袭种子的风险,不利于玉米种子的发芽和扎根,通过秸秆深埋还田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现有的一些秸秆深埋还田机,通过设置开沟犁,开沟犁后方设置粉碎装置,粉碎装置后方设置覆土装置,为水平方向排列,但是,当开沟犁开深沟后,由于土壤被松土后,若不能同步及时将秸秆碎传输到深沟的底部,深沟顶部和开沟犁四周的土壤还是会有一部分涌到中间,将开的深沟覆盖住,导致不能将秸秆埋至预设的深度,深埋还田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和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灌注和覆土装置在竖向排列设置,实现自动覆土功能,取消了传统安装在机器上的覆土板,使结构简单化,并且能减少动力消耗,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将秸秆埋到预定的深度。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0007]犁桶,其顶部与机架固定连接;
[0008]深松铲,设置在犁桶的下方,通过连接梁与犁桶的内侧前方固定连接;
[0009]两个横翼,对称设置在犁桶的两侧,与犁桶的桶身外壁固定连接;
[0010]两个竖翼,对应设置在横翼远离犁桶一端的上侧,与横翼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犁桶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柳叶型,且其尖端朝前。
[0012]优选的,所述竖翼设置在横翼靠外侧三分之二处,并且两者相互成90
°
角,竖翼形状为直角梯形。
[0013]一种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开沟灌注装置,所述机架上开沟灌注装置的前方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位于犁桶的上方,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铡切装置,输送装置的前方设置有归行装置,机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其输入端与还田机动力源的输出端固
定连接,其输出端用于将动力分别传动至归行装置、输送装置、铡切装置的输入端。
[0014]优选的,所述归行装置包括两组刀具,设置在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每组刀具包括:刀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机架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刀盘,设置在刀轴的下端,与刀轴固定连接;多个刀片,均布设置在每个刀盘的周向,与刀盘固定连接,刀片的前段设置有刃口,刃口面朝上;每组刀具中的上下两个刀盘交错排布,上下相邻刀片之间的角度为15
°‑
25
°
,两组刀具相向转动。
[0015]优选的,所述刀盘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3
°‑5°

[0016]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其与机架固定连接,其前侧开设有入料口,后侧开设有出料口;多个传动辊,转动架设在壳体内部靠近入料口的一侧,传动辊上套设有传送带,其中一个传动辊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铲斗,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与壳体的固定连接,用于将秸秆从入料口导料至传送带上。
[0017]优选的,所述铡切装置包括:铡刀轴,转动架设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传送带的后方,其轴向垂直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通过动力输入轴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铡刀,均布设置在铡刀轴的周向,且其刀刃方向朝向铡刀轴的切线方向,铡刀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与铡刀轴固定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秸秆深埋还田机,其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将犁桶设置在深松铲的上方,深松铲开沟后能够及时将秸秆物料输送至深沟内,深埋还田的效果好,犁桶一边将物料输送至底部,一边通过上方的横翼和竖翼将土壤覆盖在秸秆的上方,设置在开沟灌注装置中的横翼和竖翼可以对犁桶两侧的土壤进行切割破碎,两侧的土壤结构在经过破土后落体到沟内,实现自动覆土功能,由于可以自动覆土,取消了传统安装在机器上的覆土板,使结构简单化,并且能减少动力消耗,节约成本。
[0020]2、本专利技术开沟灌注装置中具有深松铲,可在秸秆深埋还田的同时对土壤进行深松作业,完美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的蓄水储水能力,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的单产水平。
[0021]3、本专利技术从前到后的布置依次为归行装置、传动装置、输送装置、铡切装置和开沟灌注装置,可实现作业过程中,对秸秆进行两次粉碎,粉碎程度非常高,可加速秸秆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秸秆转化成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周期短,降低肥料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0022]4、本专利技术壳体可以防止铡刀伤到人并有效防止经过粉碎后的秸秆飞溅出去,使碎秸秆完全灌入犁桶内。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秸秆深埋还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铡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沟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归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开沟灌注装置的右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机架;2、铡切装置;21、动力输入轴;22、铡刀轴;23、铡刀;24、连接柱;3、开沟灌注装置;31、犁桶;32、竖翼;33、深松铲;34、连接梁;35、横翼;4、输送装置;41、铲斗;42、传动辊;43、传送带;44、壳体;5、连接丝杠;6、归行装置;61、刀轴;62、刀盘;63、刀片;7、传动装置;71、第一带轮;72、第一皮带、73、第二带轮;74、第三带轮;75、第二皮带;76、第四带轮;77、第五带轮;78、第三皮带;79、第六带轮;8、变速箱;9、悬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图3、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犁桶31、竖翼32、深松铲33、连接梁34和横翼35,连接梁34竖面与犁桶31前内侧焊接,上端开设三个螺孔采用螺栓/螺母与机架1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犁桶(31),其顶部与机架(1)固定连接;深松铲(33),设置在犁桶(31)的下方,通过连接梁(34)与犁桶(31)的内侧前方固定连接;两个横翼(35),对称设置在犁桶(31)的两侧,与犁桶(31)的桶身外壁固定连接;两个竖翼(32),对应设置在横翼(35)远离犁桶(31)一端的上侧,与横翼(35)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桶(3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柳叶型,且其尖端朝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沟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翼(32)设置在横翼(35)靠外侧三分之二处,并且两者相互成90
°
角,竖翼(3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4.一种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开沟灌注装置,所述机架(1)上开沟灌注装置的前方设置有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的出料口位于犁桶(31)的上方,输送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铡切装置(2),输送装置(4)的前方设置有归行装置(6),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装置(7),其输入端与还田机动力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其输出端用于将动力分别传动至归行装置(6)、输送装置(4)、铡切装置(2)的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归行装置(6)包括两组刀具,设置在机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每组刀具包括:刀轴(61),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机架(1)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传动装置(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刀盘(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丽李帅魏利华李邻邦曲梦成王晓东刘博张旭尤晓东高占文班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