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01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墙体、警报组件和活动组件,墙体前侧框板前侧设置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包含有装饰板、密封板和第三弹簧,框板正前方设置有装饰板,装饰板后侧呈矩形阵列分布有横轴,横轴正后侧隔板后侧呈矩形阵列分布有空心轴,框板上侧设置有警报组件,警报组件包含有挤压开关和第一竖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组件,防止了装饰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与隔板之间撞击,进而避免了装饰板和隔板因直接撞击而收缩,以及警报组件不仅对装饰板回到初始位置有促进作用,且具有警报功能,进而提升了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的功能性。生态建筑外墙的功能性。生态建筑外墙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

技术介绍

[0002]房屋是供人们居住的一种建筑物,其中,被动式节能屋属于建筑房屋的范畴,被动式节能屋,又可名为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被动式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而被动式房屋包含有多个建筑外墙。
[0003]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建筑外墙包括平行设置的装饰板和中空的板体,所述隔板设置于板体的室外的一侧,所述板体内部设有多个第一调压组件,所述板体外部设有多个第二调压组件,所述第二调压组件包括第二活塞件和一端闭合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用于限制第二活塞件与板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本技术通过设置中空的板体和与其连通的第一调压组件和第二调压组件来实现抗风振的目的,利用阻尼件来实现建筑外墙的变形恢复。
[0004]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5]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中通过设置的滑轨和第一调压组件的配合,使得装饰板的位置能够因风力的影响而移动,但在装饰板和隔板之间无任何防护部件,进而造成装饰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隔板产生撞击,甚至造成装饰板和隔板受损;
[0006]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调压组件使得装饰板回到初始位置上,但由于第二调压组件构造的单一,进而造成第二调压组件功能性单一。
[0007]因此,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通过设置活动组件和警报组件,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无法减缓装饰板和隔板之间的撞击,以及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本技术为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包括墙体、警报组件和活动组件,墙体前侧框板前侧设置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包含有装饰板、密封板和第三弹簧,框板正前方设置有装饰板,装饰板后侧呈矩形阵列分布有横轴,横轴正后侧隔板后侧呈矩形阵
列分布有空心轴,空心轴后侧呈矩形阵列连接在隔板正后侧密封塞前侧,横轴后侧贯穿空心轴和密封塞与框板内侧密封板前侧接触,横轴上侧套接的第三弹簧前后两侧分别与装饰板后侧和隔板前侧接触,框板上侧设置有警报组件,警报组件包含有挤压开关和第一竖轴,框板上侧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竖轴,第一竖轴上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一竖轴上第一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母下侧和框板上侧连接,框板上侧U形架下侧挤压开关与第一螺母位置对应,U形架上侧连接有警报器,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的活动组件,防止了装饰板和隔板因撞击而受损,进而提升了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中的装饰板和隔板的使用寿命,以及通过设置的警报组件,使得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具有警报功能,进而提升了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的功能性,进而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4191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抗风振建筑外墙无法减缓装饰板和隔板之间的撞击,以及功能性单一的问题;其中,在隔板靠近装饰板的端面可以选择贴合设置其他建筑保温层、防火层、遮阳系统等荷载较小部件,以满足绿色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功能要求。
[0011]进一步地,装饰板后侧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孔槽,横轴后侧连接有第一外螺纹轴,第一外螺纹轴与内螺纹孔槽螺纹连接,具体地,内螺纹孔槽的存在,便于使用者确定装饰板和第一外螺纹轴之间的位置,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装饰板和横轴之间的组装,且通过内螺纹孔槽和第一外螺纹轴的配合,使得装饰板和横轴之间可拆式连接。
[0012]进一步地,密封塞前侧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板前侧上,具体地,挡板的存在,限定了密封塞在框板内部的位置,进而防止了密封塞在框板内部移动。
[0013]进一步地,横轴外周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第三U形凹槽,空心轴内周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三凸杆,第三凸杆与第三U形凹槽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三凸杆的存在,限定了第三U形凹槽的移动轨迹,进而限定了横轴的移动轨迹,且防止了横轴转动。
[0014]进一步地,横轴后侧连接有第二外螺纹轴,第二外螺纹轴后侧贯穿密封板,第二外螺纹轴后侧第三螺母与密封板接触,具体地,通过第二外螺纹轴和第三螺母的配合,使得横轴和密封板锁定连接,进而使得密封板随着横轴的移动而移动。
[0015]进一步地,框板上侧中部通孔内周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二凸杆,第一竖轴外周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一U形凹槽,第一U形凹槽与第二凸杆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二凸杆的存在,限定了第一U形凹槽的移动轨迹,进而限定了第一竖轴的移动轨迹,且防止了第一竖轴转动。
[0016]进一步地,框板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竖轴,框板上侧左右通孔内周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一凸杆,第二竖轴外周侧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二U形凹槽与第一凸杆滑动连接,第二竖轴上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竖轴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螺母下侧和框板上侧连接,具体地,第一凸杆的存在,限定了第二U形凹槽的移动轨迹,进而限定了第二竖轴的移动轨迹,且防止了第二竖轴转动,第二螺母和第二弹簧的存在,限定了第二竖轴在框板上的位置。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组件,使得装饰板受到风力影响向靠近框板内部后侧方向移动时,使得第三弹簧收缩,进而防止了装饰板在向靠近框板的方向移动时的速度过大与隔板产生撞击,进而对装饰板和隔板进行了防护,进而提升了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
筑外墙中的装饰板和隔板的使用寿命。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警报组件,使得装饰板受到的风力过大时,使得警报组件工作,进而提醒人们此时的风力过大,以便人们技术做出相应的措施,且提升了该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框板和活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3为框板和警报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包括墙体(1)、警报组件(3)和活动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前侧框板(2)前侧设置有所述活动组件(5),所述活动组件(5)包含有装饰板(51)、密封板(53)和第三弹簧(57);所述框板(2)正前方设置有装饰板(51),所述装饰板(51)后侧呈矩形阵列分布有横轴(56),所述横轴(56)正后侧隔板(55)后侧呈矩形阵列分布有空心轴(52),所述空心轴(52)后侧呈矩形阵列连接在所述隔板(55)正后侧密封塞(54)前侧,所述横轴(56)后侧贯穿空心轴(52)和密封塞(54)与所述框板(2)内侧所述密封板(53)前侧接触,所述横轴(56)上侧套接的所述第三弹簧(57)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装饰板(51)后侧和隔板(55)前侧接触;所述框板(2)上侧设置有所述警报组件(3),所述警报组件(3)包含有挤压开关(31)和第一竖轴(35);所述框板(2)上侧中部贯穿连接有所述第一竖轴(35),所述第一竖轴(35)上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4),所述第一竖轴(35)上第一弹簧(37)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母(34)下侧和所述框板(2)上侧连接,所述框板(2)上侧U形架(33)下侧所述挤压开关(31)与所述第一螺母(34)位置对应,所述U形架(33)上侧连接有警报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被动式节能生态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51)后侧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内螺纹孔槽(58),所述横轴(56)后侧连接有第一外螺纹轴(59),所述第一外螺纹轴(59)与所述内螺纹孔槽(58)螺纹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伟温军樊轶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