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00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所述纤维的原料由竹炭牛奶聚酯母粒、普通聚酯母粒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竹炭粉预处理、制备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制备竹炭牛奶聚酯母粒、共混纺丝。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持久抗菌性能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为9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涤纶纤维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涤纶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成涤纶纤维,其具有断裂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耐热、耐光、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好等特性,其织物的可穿性、挺括性、抗褶皱性能优异,因此自从涤纶纤维问世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
[0003]为了使涤纶纤维获得抗菌性能,现有技术中将粒径微小的竹炭粉添加至涤纶中,制备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竹炭粉含有的钾、镁、钙、铬、锆、锰等多种金属元素,可以使纤维获得抗紫外线、抑菌、除臭的功能,另外由于竹炭微观结构中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配合其他具有杀菌功能的物质,比如HMO,使其获得更持久的抑菌效果,在服装、家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4]竹炭粉在涤纶中的添加量一般在3%左右,最高不超过7%,竹炭在涤纶纤维中均匀分布后,可以在纤维的纵向上形成多条黑色斑纹,纤维的截面则显示出独特的凹凸蜂窝状微孔结构,可以使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抑菌性能,同时可以作为吸附负载HMO的载体,进一步提高纤维的抗菌能力。
[0005]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大部分组成,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如果将牛奶组分添加至纤维中,则可以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
[0006]HMO是乳汁中的一种固体成分,属于低聚糖,具有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一般作为高档奶粉中的添加成分,在体外实验中,HMO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以及其他菌种的粘附有抑制作用,将牛奶蛋白、HMO与竹炭粉配合添加,可以达到最好的抗菌效果。
[0007]试验中发现,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回弹性能较差,回弹性能仅为普通涤纶纤维的80%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纤维在收到拉伸后,两种纤维内部氢键断裂程度不同造成的,由于竹炭粉均匀分布在涤纶中,竹炭粉与涤纶结合的界面面积较大,在拉伸后氢键断裂较多,造成回弹性能较差,最终制成的纺织品不能很好的回弹。
[0008]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向涤纶中添加竹炭粉,制成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可以使涤纶纤维获得功能性,特别是抗菌性能的提升较大,但是竹炭粉的添加会造成纤维的回弹性能较差,最终制成的纺织品不能很好的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对竹炭粉进行特殊处理,并制备竹炭粉聚酯母粒,然后与涤纶共混纺丝,制备成纤维,实现提升纤维抗菌性能的同时,提升纤维的回弹性能。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所述纤维的原料由竹炭牛奶聚酯母粒、普通聚酯母粒组成,其质量比为10:85

95。
[0011]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竹炭粉预处理、制备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制备竹炭牛奶聚酯母粒、共混纺丝;所述竹炭粉预处理的方法为,将[(2

氯乙氧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亚硝酸钠、二甲基亚砜、浓硫酸混合,控制温度为0℃,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70

80min,搅拌后加入竹炭粉,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0

200min,搅拌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的竹炭粉。
[0012]所述[(2

氯乙氧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亚硝酸钠、二甲基亚砜、浓硫酸、竹炭粉的质量比为45

55:14

16:45

55:50

70:14

18;所述竹炭粉的粒径为13

18μm,碳含量为91.7

92.4wt%,灰分含量为6.51

6.58wt%。
[0013]所述制备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的方法为,将预处理的竹炭粉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加入HMO,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5

65min,搅拌后加入κ

卡拉胶二糖醇,继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0

30min,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负载HMO的竹炭粉备用,将牛奶脱脂,脱脂后在32

36℃下进行浓缩,浓缩至原来体积的45

55%,得到浓缩牛奶,将负载HMO的竹炭粉浸渍至浓缩牛奶中,然后控制温度为32

36℃,进行低温蒸发,蒸发至含水量为0%,得到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
[0014]所述预处理的竹炭粉、去离子水、HMO、κ

卡拉胶二糖醇的质量比为20

30:75

125:6

8:1.8

2.2;所述负载HMO的竹炭粉与浓缩牛奶的质量比为2:30

40;所述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4

2.6g/100mL。
[0015]所述制备竹炭牛奶聚酯母粒的方法为,将负载HMO的竹炭粉、普通聚酯母粒、单硬脂酸甘油酯、羟乙基纤维素均匀混合后,投入混炼机,控制温度为250

260℃,进行混炼,混炼时间为30

40min,混炼后挤出得到竹炭牛奶聚酯母粒。
[0016]所述负载HMO的竹炭粉、普通聚酯母粒、单硬脂酸甘油酯、羟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2

28:40

50:1.8

2.2:0.8

1.2。
[0017]所述共混纺丝的方法为,将竹炭牛奶聚酯母粒、普通聚酯母粒均匀混合后,投入混炼机,控制温度为250

260℃,进行混炼,混炼时间为40

50min,混炼后得到纺丝母料,控制纺丝温度为280

290℃,纺丝速度为1850

2150m/min,进行纺丝,再经冷却后得到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持久抗菌性能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为99.5

99.8%,大肠杆菌抑制率为99.5

99.6%,白色念珠菌抑制率为91.1

91.4%,洗涤50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为94.3

95.1%,洗涤50次后大肠杆菌抑制率为93.8

94.3%,洗涤50次后白色念珠菌抑制率为90.5

90.7%;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回弹性能好,使用YG001型电子式纤维强力仪测试纤维的弹性回复率,弹性回复率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原料由竹炭粉聚酯母粒、普通聚酯母粒组成,其质量比为10:85

95。2.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竹炭粉预处理、制备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制备竹炭牛奶聚酯母粒、共混纺丝;所述竹炭粉预处理的方法为,将[(2

氯乙氧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亚硝酸钠、二甲基亚砜、浓硫酸混合,控制温度为0℃,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70

80min,搅拌后加入竹炭粉,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在冰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0

200min,搅拌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的竹炭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

氯乙氧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亚硝酸钠、二甲基亚砜、浓硫酸、竹炭粉的质量比为45

55:14

16:45

55:50

70:14

18;所述竹炭粉的粒径为13

18μm,碳含量为91.7

92.4wt%,灰分含量为6.51

6.58wt%。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奶涤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负载牛奶组分的竹炭粉的方法为,将预处理的竹炭粉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加入HMO,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5

65min,搅拌后加入κ

卡拉胶二糖醇,继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0

30min,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负载HMO的竹炭粉备用,将牛奶脱脂,脱脂后在32

36℃下进行浓缩,浓缩至原来体积的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华甄丽池姗黄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