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83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醋酸钠酯化反应,随后向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和乙二醇锑搅拌反应,经水冷造粒得到PET改性切片;取1/2PET改性切片加入2,2,6,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为疏水性合成纤维,其吸湿性能低、比电阻很高,涤棉织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会因摩擦引起静电现象,较轻的静电现象会使衣服吸附尘土,或者和人体发生静电反应,降低了穿着的舒适性。在某些特殊场合,静电会产生火花,纺织品一旦遇火很快会燃烧起来,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常常会因为疏忽造成纺织品燃烧引起火灾,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含卤聚合物或与含卤阻燃剂组合而成的阻燃混合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曾作为阻燃材料被广泛应用。但是,火灾发生时,这类含卤阻燃材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卤化氢气体,造成二次危害。无卤阻燃材料是在材料中加入无卤阻燃剂,这种材料燃烧时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卤阻燃剂主要以磷系化合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主,另外还有硅系阻燃剂及氮系阻燃剂等,这些阻燃剂被称为无公害阻燃剂,近来得到广泛应用。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在防静电、阻燃织物研究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一是对棉或涤/棉等材料的织物采用防静电剂和阻燃剂进行后整理,由于有机防静电剂和有机阻燃剂的相互作用,往往使其防静电、阻燃性能劣化,并使织物强度大为降低、手感粗糙发硬,同时这种织物的耐洗涤性能甚差,难以达到实用化的程度。二是对织物采用防静电、阻燃涂层处理,即在织物表面均匀地形成一层防静电与阻燃的膜状覆盖物。此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织物双防性能的耐久性,强度也有所改善,但涂层易老化、防静电阻燃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制备阻燃防静电涤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PET改性、接枝的方法,通过将不同改性产物高速纺丝,经编制后制得具备优良阻燃防静电的涤纶,且耐久性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120

140份对苯二甲酸、80

100份乙二醇和2

4份醋酸钠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90

220℃下酯化反应100

130min,得酯化产物;将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干燥,得干态氧化石墨烯;取15

25份干态氧化石墨烯和2

6份乙二醇锑加入上述酯化产物中,升温至250

270℃,在0.2

0.5MPa下搅拌反应2

4h,经水冷造粒得到PET改性切片;S2:将1/2步骤S1所述PET改性切片加入2

5份9

硼双环[3.3.1]壬烷,在温度40

60℃,反应2

4h;S3:将步骤S2所得产物、5

8份2

氨基嘧啶和60

80份无水乙醇混合,在60

90℃下反应2

4 h;加入8

12份植酸,继续反应2

4h,冷却到室温,得产物A;S4:将剩余1/2步骤S1所述PET改性切片、10

14份聚丙烯腈、3

6份硅烷偶联剂KH550和80

120份乙二醇混合,在温度65

85℃下反应3

5h;随后加入10

20份1mol/L NaOH
溶液中反应1

2h;经离心分离后加入3

6份氯化镁和6

8份氯化锌溶液,在温度50

60℃下继续反应2

4h,得产物B;S5:将步骤S3所得产物A和步骤S4所得产物B进行高速纺丝,经编制后即可得阻燃防静电涤纶。
[0005]优选的,步骤S1中通过雾化干燥法将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微球,其中,雾化温度为130℃,氧化石墨烯片的尺寸为10

15微米,碳氧比为3.5。
[0006]优选的,步骤S1中取130份对苯二甲酸、90份乙二醇和3份醋酸钠加入到反应釜中,在210℃下酯化反应120min,得酯化产物;取20份干态氧化石墨烯和3份乙二醇锑加入上述酯化产物中,升温至265℃,在0.35MPa下搅拌反应3.5h。
[0007]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PET改性切片加入4份2,2,6,6

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30份漆酶,在温度55℃,PH6.5条件下反应3h。
[0008]优选的,步骤S3具体为将步骤S2所得产物、7份2

氨基嘧啶和70份无水乙醇混合,在80℃下反应3.5 h;再加入10份植酸,继续反应2.5h。
[0009]优选的,步骤S4具体为将剩余二分之一步骤S1所述PET改性切片、12份聚丙烯腈和100份无水乙醇混合,共混并在温度75℃下反应4.5h,得中间产物;随后加入5份氯化镁和7份氯化锌溶液,在温度55℃下反应2h。
[0010]优选的,步骤S5具体为所述熔体温度为280

320℃,连续纺丝速度为3000

4000米/分钟,牵伸倍数为5

7倍。
[0011]根据上述任意一条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阻燃防静电涤纶。
[0012]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先以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PET,酯化完成后加入的干态氧化石墨烯微球,可逐步展开、解离为单层片状氧化石墨烯,分散性能更好,有效抑制氧化石墨烯的团聚和集聚;在PET聚合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和羧基与体系中的PET分子发生缩聚反应,使石墨烯接枝于PET表面,以提高PET的防静电性能。
[0013]2. 为了提高PET的阻燃性能,一方面,通过加入2,2,6,6

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漆酶,对改性PET所接枝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羧基进行还原成醛基,利用醛基与含磷植酸和含氮的2

氨基嘧啶反应,有效提高成炭率和阻燃性能;另一方面,改性PET所接枝氧化石墨烯表面负载具有螯合功能基团的有机大分子,在皂化条件下,腈基转化为羧基和酰胺键以络合难燃元素;与前者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阻燃效果、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且初始分解温度较高,减少滴熔现象。
[0014]3. 将改性后的PET进行高速连续化纺丝,编制混纺后的制品成炭率高、阻燃性好,防静电性能优;同时具有较好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经反复洗涤、暴晒、揉搓后仍可保持高性能,耐久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1S1:取120g对苯二甲酸、80g乙二醇和2g醋酸钠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90℃下酯化反
应100min,得酯化产物;将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防静电涤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120

140份对苯二甲酸、80

100份乙二醇和2

4份醋酸钠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90

220℃下酯化反应100

130min,得酯化产物;将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干燥,得干态氧化石墨烯;取15

25份干态氧化石墨烯和2

6份乙二醇锑加入上述酯化产物中,升温至250

270℃,在0.2

0.5MPa下搅拌反应2

4h,经水冷造粒得到PET改性切片;S2:将1/2步骤S1所述PET改性切片加入2

5份9

硼双环[3.3.1]壬烷,在温度40

60℃条件下反应2

4h;S3:将步骤S2所得产物、5

8份2

氨基嘧啶和60

80份无水乙醇混合,在60

90℃下反应2

4 h;再加入8

12份植酸,继续反应2

4h,冷却到室温,得产物A;S4:将剩余1/2步骤S1所述PET改性切片、10

14份聚丙烯腈、3

6份硅烷偶联剂KH550和80

120份乙二醇混合,在温度65

85℃下反应3

5h;随后加入10

20份1mol/L NaOH溶液中反应1

2h;经离心分离后加入3

6份氯化镁和6

8份氯化锌溶液,在温度50

60℃下继续反应2

4h,得产物B;S5:将步骤S3所得产物A和步骤S4所得产物B进行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泽魏竹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海伊丝特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