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9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涉及到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抱紧单元,实现对建筑梁柱其中两侧夹持支撑,同时通过设置伸缩单元,实现对建筑梁柱另外两侧进行夹持支撑,通过对四面模板的夹持支撑,提高模板的固定效果,采用夹持固定支撑方式,代替了现有铁钉固定方式,不对模板产生破坏,提高模板使用性能,且便于多次重复使用,通过抱紧单元和伸缩单元配合使用,方便对模板进行固定,提高支撑效果,同时可调节夹持支撑力,方便针对不同尺寸梁柱使用。方便针对不同尺寸梁柱使用。方便针对不同尺寸梁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梁柱的制造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定型,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现有的,在安装建筑模板的过程中,通常是使用铁钉将相邻的支护板垂直固定,从而将至少四块支护板围合成建筑模板,通过铁钉将多块支护板围合成建筑模板的过程较为繁琐,通过铁钉连接,易使得模板造成较严重的损伤,使得模板不能多次重复,影响模板围合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大多采用卡接结构对模板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模板用支撑结构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21465881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梁柱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两用于抱合建筑模板的紧固架,每一所述紧固架均包括伸缩臂以及两分别垂直固定于伸缩臂一侧两端的抱紧臂,所述伸缩臂上安装有可调节伸缩臂长度的调节件,两所述紧固架上分别位置对应的两抱紧臂通过锁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便于建筑模板的围合的效果。
[0005]上述模板支撑结构虽然提高了模板围合的效果,但是使用锁定组件对抱紧臂进行锁紧连接,不方便调节,影响对模板的固定,且在使用该支撑结构对模板进行支撑固定时,需要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带动两个螺纹杆转动,同时带动两个伸缩臂伸缩才能实现夹持固定效果,不方便使用,当两个转盘转动圈数不同,两个伸缩臂伸缩长度不同时,不能很好的对模板形成支撑,影响对模板的固定,实用性较低,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杆,且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模板进行支撑的抱紧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模板进行支撑的伸缩单元;
[0008]所述抱紧单元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抵触,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抵触,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均插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插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上均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一齿板与所述第一棘轮上的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板与所述第二棘轮上的齿槽啮合连接;
[0009]所述伸缩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一螺纹杆,且所述第一螺纹杆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套,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套内,所述第四连接杆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贯通开设有阶梯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阶梯孔内,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对应所述阶梯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四连接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套内。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齿条插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齿条插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
[0014]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和所述顶板的数量均为八个。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设置抱紧单元,实现对建筑梁柱其中两侧夹持支撑,同时通过设置伸缩单元,实现对建筑梁柱另外两侧进行夹持支撑,通过对四面模板的夹持支撑,提高模板的固定效果,采用夹持固定支撑方式,代替了现有铁钉固定方式,不对模板产生破坏,提高模板使用性能,且便于多次重复使用,同时,通过抱紧单元和伸缩单元配合使用,方便对模板进行固定,提高支撑效果,同时可调节夹持支撑力,方便针对不同尺寸梁柱使用,实用性高。
[0017]2、在使用抱紧单元对建筑梁柱其中两侧模板进行固定支撑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对齐,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对齐,然后同时推动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带动第二齿条插入第二滑槽内,同时第一齿条插入第一滑槽内,随和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插入,通过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转动连接处均安装有复位弹簧,随着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在复位弹簧的配合下,第一棘轮不断地与第一齿轮上的齿啮合和分离,同时第二棘轮不断地与第二齿轮上的齿啮合和分离,可防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直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侧面紧贴其中两个模板,如此,实现插入卡接的目的,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向模板两侧靠近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杆
和顶板的配合,提供一个反向抵触力,保证对模板的固定支撑效果,防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牙过大,影响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限位效果,进一步提高对对模板的固定支撑效果,实用性高。
[0018]3、在使用抱紧单元对建筑梁柱另外两侧模板进行固定支撑时,首先通过第一手轮带动第一螺纹套转动,进而在第一螺纹杆的配合下,使得第二连接杆向第一连接杆靠近,同时在抱紧单元的作用下,使得第三连接杆向第四连接杆靠近,直到对模板另外另外两侧实现夹持,然后转动第二手轮,带动第二螺纹套转动,同时限位块为可阻止第二螺纹杆绕轴线自转的非圆柱结构,随着第二螺纹套的转动,在第二螺纹杆的配合下,使得限位块向阶梯孔内移动,直到移动到阶梯孔阶梯位置处,在阶梯孔的限制下,使得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三连接杆向第四连接杆靠近,直到完成对模板的固定支撑,如此实现对建筑梁柱另外两侧模板进行固定支撑目的,通过伸缩单元的设置,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梁柱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3)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杆(3)一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杆(4),且所述第四连接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2)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模板进行支撑的抱紧单元(5),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杆(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模板进行支撑的伸缩单元(6);所述抱紧单元(5)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上的第一齿条(7),所述第三连接杆(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8),所述第三连接杆(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与所述第一齿条(7)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与所述第二齿条(8)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11),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12),所述第一棘轮(11)与所述第一齿轮(9)相抵触,所述第二棘轮(12)与所述第二齿轮(10)相抵触,所述第三连接杆(3)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上均插接有第一齿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上均插接有第二齿板(14),所述第一棘轮(11)和所述第二棘轮(12)上均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一齿板(13)与所述第一棘轮(11)上的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板(14)与所述第二棘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杨文龙姚玉峰房建贾伟东刘洪萍张鸣宇何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四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