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14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包括: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端框(2)、隔框(3)、气密门(4)、复合材料内装饰(5)、铝合金地板(6)、塑胶地板(7)、生活物品柜(8)、马桶(9)、药品/医疗设备架(10)、座椅(11)、垃圾桶(12)、双层床(13)、医疗设备(14)、患者座椅(15)、小桌(16)、医护上翻2人座椅(17)、排风机(18);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上设置有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隔框(3)设置在两个端框(2)之间,隔成医疗区、过渡区和休息区;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上均设置有气密门(4);形成了一套独立、封闭的医学隔离单元系统。封闭的医学隔离单元系统。封闭的医学隔离单元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
,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大规模高致命传染性疫情的蔓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高效控制疫情和治疗运输患者是每个医护人员、航空人员的责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实现高效控制疫情和治疗运输患者。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包括: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端框2、隔框3、气密门4、复合材料内装饰5、铝合金地板6、塑胶地板7、生活物品柜8、马桶9、药品/医疗设备架10、座椅11、垃圾桶12、双层床13、医疗设备14、患者座椅15、小桌16、医护上翻2人座椅17、排风机18、排风机机架19、氧气瓶20、氧气瓶机架21、系留装置22、锁装置23;
[0005]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包括:蒙皮、型材、接头;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底部通过锁装置23固定在飞机地板上,顶部的系留装置22通过斜拉钢索与飞机地板上的配套系留装置连接;
[0006]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上设置有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两个隔框3设置在两个端框2之间,将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隔成医疗区、过渡区和休息区;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上均设置有气密门4;
[0007]排风机机架19和氧气瓶机架21设置在位于航向后方的端框2的外侧;排风机18固定设置在排风机机架19上,氧气瓶20固定设置在氧气瓶机架21上;
[0008]医疗区内设置有一个马桶9、一个垃圾桶12、两张双层床13、6套医疗设5备14、2个患者座椅15、医护上翻2人座椅17;
[0009]过渡区内设置有2个大小不同的药品/医疗设备架10、一个座椅11和一个垃圾桶12;
[0010]休息区内设置有生活物品柜8、一个马桶9、一个座椅11、一个小桌16、一个垃圾桶12,垃圾桶12在座椅11下面。
[0011]可选的,两张双层床13和2个患者座椅15对称布置在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两侧,中间形成过道;
[0012]6套医疗设备14分别设置在两张双层床13和2个患者座椅15的相邻侧壁上;
[0013]医疗区内的马桶9四周布置有可移动的布帘;
[0014]双层床13的每层病床厚度为50mm,每张双层床13的一侧均布置有楼梯;
[0015]双层床13固定连接在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地板和侧壁上。
[0016]可选的,双层床13的每层病床上均设置有安全带。
[0017]可选的,医疗设备14为生命检测系统。
[0018]可选的,2个药品/医疗设备架10大小不同,且布置在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两侧,药品/医疗设备架10下层内布置一个垃圾桶12和多块电源应急蓄电池。
[0019]可选的,休息区、过渡区和医疗区内均还设置有视频语音系统。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形成了一套独立、封闭的医学隔离单元系统,该医学隔离单元系统搭载于运输飞机中,能够运输和治疗携带6名高传染性患者,能够将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安全中继运输至指定医疗机构,避免病毒扩散。整个系统可以被快速净化,反复使用。本技术能起到运输、治疗、隔离的作用,避免高致命传染性疫情的传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布置主视图;
[0022]图2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布置俯视图;
[0023]图3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进舱示意图;
[0024]图4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侧向固定系留示意图;
[0025]图5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出舱示意图;
[0026]图6为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主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2.前后端框;3.隔框;4.气密门;5.复合材料内装饰;6.铝合金地板;7.塑胶地板;8.生活物品柜;9.马桶10.药品/医疗设备架;11.座椅;12.垃圾桶;13.双层床;14.医疗设备;15.患者座椅;16.小桌;17.医护上翻2人座椅;18.排风机;19.排风机机架;20.氧气瓶;21.氧气瓶机架;22.系留装置;23.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进行解释说明。
[003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包括: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端框2、隔框3、气密门4、复合材料内装饰5、铝合金地板6、塑胶地板7、生活物品柜8、马桶9、药品/医疗设备架10、座椅11、垃圾桶12、双层床13、医疗设备14、患者座椅15、小桌16、医护上翻2人座椅17、排风机18、排风机机架19、氧气瓶20、氧气瓶机架21、系留装置22、锁装置23。
[0031]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具体实施分为四步。
[0032]第一步一个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设计制作。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符合航标及相关适航标准;符合飞机货运系统装卸设备的性能、功能、使用要求;符合集装货运系统的传输装置、限动锁定设备要求。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主材料采用钢材和铝材,内装饰采用复合材料。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包括:蒙皮、型材、接头等,见图6。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外形尺寸记为a(长)
×
b(宽)
×
c(高)。
[0033]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底部通过两侧各7把锁装置23固定在飞机地板上,锁装置23与飞机地板上配套使用的装置连接;顶部两侧各有6个系留装置22通过斜拉钢索与飞机地板上配套使用的系留装置连接。锁装置23和系留装置22限制固定航空医学隔离单
元气密结构1向前、向后、向上、侧向的过载。
[0034]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上设置有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两个隔框3设置在两个端框2之间,将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隔成医疗区(z)、过渡区(y)和休息区(x)三个独立的气密空间;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上均设置有气密门4,气密门4共4个。
[0035]其中,休息区的长度为d,过渡区的长度为e。
[0036]气密门4的尺寸记为f(宽)
×
u(高)
×
w(厚),便于医患的进出。
[0037]医疗区外侧布置有排风机18、排风机机架19、氧气瓶20、氧气瓶机架21,其中,氧气瓶机架21外形尺寸为g(长)
×
h(宽)
×
i(高),形成一个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其具有隔音、保温、气密和隔离的作用。
[0038]第二步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内部布置及功能实现:
[0039]内部布置有3个房间,一个容纳6名病患和4名护理人员的患者医疗区;一个配备必要医疗设备药品和可安全穿脱防护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端框(2)、隔框(3)、气密门(4)、复合材料内装饰(5)、铝合金地板(6)、塑胶地板(7)、生活物品柜(8)、马桶(9)、药品/医疗设备架(10)、座椅(11)、垃圾桶(12)、双层床(13)、医疗设备(14)、患者座椅(15)、小桌(16)、医护上翻2人座椅(17)、排风机(18)、排风机机架(19)、氧气瓶(20)、氧气瓶机架(21)、系留装置(22)、锁装置(23);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包括:蒙皮、型材、接头;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的底部通过锁装置(23)固定在飞机地板上,顶部的系留装置(22)通过斜拉钢索与飞机地板上的配套系留装置连接;航空医学隔离单元气密结构(1)上设置有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两个隔框(3)设置在两个端框(2)之间,将航空医学隔离单元装置隔成医疗区、过渡区和休息区;两个端框(2),两个隔框(3)上均设置有气密门(4);排风机机架(19)和氧气瓶机架(21)设置在位于航向后方的端框(2)的外侧;排风机(18)固定设置在排风机机架(19)上,氧气瓶(20)固定设置在氧气瓶机架(21)上;医疗区内设置有一个马桶(9)、一个垃圾桶(12)、两张双层床(13)、6套医疗设备(14)、2个患者座椅(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进吴燕萍方天正谢瑞朋谷贺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