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饮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721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包括:主体部(110),内部具有敞开端的容纳腔(111),活动部(120),所述活动部(120)可枢转地适配在所述容纳腔(111)内,且能够在顶出所述容纳腔(111)的顶出位置和收缩于所述容纳腔(111)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所述活动部(120)上放置有流体球(200),所述流体球(200)内部为饮用水或者流质高能食物,其外部为可食性薄膜;盖体部(130),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载饮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载饮食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战斗机上使用的机载饮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层分为外溢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而飞机主要在对流层和平流层飞行,对流层是最低的一层,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且对飞行安全影响最大的一层。飞行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都出现在对流层,如大气川流,雪,雨,低云幕等。平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平流层的优点是气流稳定,相对安全,缺点是氧气稀薄,飞机一般在平流层飞行。而氧气、温度和压强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变化,所以,战斗机飞行员会穿上抗荷服,戴上吸氧装置,加之战斗机内部结构空间狭小,高空飞行时气压低、振动颠簸大,导致其饮食和饮水较为困难。
[0003]现阶段,战斗机上驾驶员,主要通过携带飞行远航食品和瓶装矿泉水分别解决饮食和饮水问题,然而驾驶员在高空飞行时,由于气压相对较低,需要佩戴氧气面罩,同时机舱空间狭小,打开食品包装和或拧开瓶装矿泉水,过程较为复杂,耗时长。因此,驾驶员进餐时,需要把飞机降低飞行高度,从平流层降到对流层,摘下面罩,进行进餐。然而这种饮食保障方式对飞行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10),内部具有敞开端的容纳腔(111),活动部(120),所述活动部(120)可枢转地适配在所述容纳腔(111)内,且能够在顶出所述容纳腔(111)的顶出位置和收缩于所述容纳腔(111)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其中,所述活动部(120)上放置有流体球(200),所述流体球(200)内部为饮用水或者流质高能食物,其外部为可食性薄膜;盖体部(130),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与所述主体部(110)之间可拆卸地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内形成有多个凹槽(1211),所述流体球(200)适配在所述凹槽(12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部(140),所述挡板部(140)配置在所述主体部(110)的敞开端,所述挡板部(140)上配置有通孔(141),所述通孔(141)的数量与所述流体球(200)的数量相对应,当所述活动部(120)旋转使得所述流体球(200)与所述通孔(141)一一对应时,所述活动部(120)运动至顶出位置使得所述流体球(200)适配在所述通孔(14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包括:本体盒(121);按压块(123),配置在所述本体盒(121)的下端;连接轴(122),穿设所述主体部(110)上贯穿其底壁的连接孔(112),且联接所述本体盒(121)与所述按压块(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饮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还包括:弹性件(124),一端与所述活动部(120)相联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10)相联接,配置为当所述活动部(120)处于所述顶出位置时,使得所述活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超李峰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