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98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内侧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延伸至鞋口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软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脚后跟得到柔软的支撑,并且可拆卸的结构使支撑软垫3可以进行更换或是清洗,相较于背景技术能够多次的使用,也不易掉落,并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较长的使用寿命。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

技术介绍

[0002]脚后跟磨损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其诱发原因多为新鞋不合脚、足部畸形促使足部负荷不平衡或是行走或姿势不当,导致脚后跟受力过大、过度磨损,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通过购买鞋后跟贴对鞋后跟或脚后跟处进行粘贴,但胶性粘黏的方式难免会在鞋上留下印记,并且部分受众的皮肤对胶体有过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使穿戴者的脚后跟在行走或站立时得到柔软的支撑,并且无需通过胶性材料进行粘黏固定。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内侧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延伸至鞋口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软垫。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软垫上设有带圆毛的压紧带,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外侧设有带刺毛的配合面,所述压紧带贴合在带刺毛的配合面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软垫用于贴合脚后跟的面上设有若干半球形的凸起。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软垫通过柔性材料制成。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软垫使脚后跟在站立或行走时能够得到柔软的支撑,设置压紧带与勾面能够调节支撑软垫伸入鞋内的深度,将支撑软垫安装在容置槽内,避免采用胶性材料对鞋或皮肤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支撑软垫示意图。
[0011]附图标号:1、鞋底;2、鞋面;3、支撑软垫;4、压紧带;5、配合面;6、凸起;7、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3]参照图1

2所示,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包括鞋底1、鞋面2,所述鞋面2靠近脚后跟的内侧位置设有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延伸至鞋口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置槽7内设有支撑软垫3,该支撑软垫3安装在容置槽7内且延伸出容置槽7,安装在容置槽内的支撑软垫3自身带有弹性,使其不易掉出容置槽,所述支撑软垫3上设有带圆毛的压紧带4,所述鞋面2靠近脚后跟的外侧设有带刺毛的配合面5,所述压紧带4贴合在带刺毛的配合面5上,设置压紧带4
与配合面5可以调节支撑软垫3伸入鞋内的深度,同时也能够防止脚在伸入鞋内时带动支撑软垫3导致其变形脱出容置槽7,所述支撑软垫3用于贴合脚后跟的面上设有若干半球形的凸起6,设置半球形的凸起6,使支撑软垫3能够充分地贴合在脚后跟上,由于支撑软垫3为可拆卸的结构,在实际应用当中可根据自身脚感对支撑脚垫进行替换或储备多个支撑软垫3轮换使用,本产品的支撑软垫3通过柔性材料制成,可选择硅胶、EVA材料进行制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脚后跟得到柔软的支撑,并且可拆卸的结构使支撑软垫3可以进行更换或是清洗,相较于
技术介绍
能够多次的使用,也不易掉落,并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压紧带4的设置使支撑软垫3更加方便地取出,也便于支撑软垫3在清洗过后的钩挂晾晒。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刮脚后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内侧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延伸至鞋口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软垫;所述支撑软垫上设有带圆毛的压紧带,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外侧设有带刺毛的配合面,所述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卓诗尼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