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86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模具,包括固定模座、设置在固定模座上的模组、牵引组件,模组包括第一滚压模与第二滚压模,第一滚压模包括自转的第一模体和第一模头,第一模体与第一模头连接并带动其转动;第二滚压模包括自转的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和万向节,万向节与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均转动连接,三者同轴时第二模体转动通过万向节带动第二模头转动,第一模体、第二模体之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使第一模体带动第二模体转动;牵引组件与第二模头连接带动第二模头移动,使第二模头通过万向节的摆动在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头的方向上移动与第一模头合模或开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修,在提升良品率的同时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在提升良品率的同时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在提升良品率的同时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罐盖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罐或者盖的实际生产中,完整的生产流程包括多个生产环节,例如预压成型、卷线、滚筋线、滚螺纹、冲孔、折边等等,在不同的工位对应不同的生产模具,每一道工艺均由各自专用的模具进行加工生产。其中大部分模具是通过冲压的方式完成模压,即两个模头在产品的上下靠近实现模压,而对于滚筋线、滚螺纹的工位而言,两者的模具是通过滚压的方式完成模压,即两个模头在产品的侧边的内外贴近后,两个模头同步转动,使得产品的侧边在两个模头之间转动至少一周。
[0003]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通常对两个模头分别进行位置和转动的控制,虽然两个模头分开操控会较为容易实现,但这种方式十分容易造成两个模头转动的不同步,会影响滚压的最终效果,但若想采用传动结构同步两个模头的转动,则通过何种结构实现开模、合模未能有好的实现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模具,用于罐或盖生产中的滚压工艺,可以实现两个模头同步转动,并能顺利实现开模、合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模具,用于滚压罐、盖的卷边,其包括固定模座、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模座上的模组,所述的模组包括相互配合进行滚压的第一滚压模与第二滚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滚压模包括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模体和第一模头,所述的第一模体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模座上,所述的第一模头与所述的第一模体连接,所述的第一模体带动所述的第一模头转动;所述的第二滚压模包括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和万向节,所述的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模头转动连接,当所述的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和万向节三者同轴时,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通过所述的万向节带动所述的第二模头转动,所述的第一模体、第二模体之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使所述的第一模体带动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所述的滚压模具还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的牵引组件与所述的第二模头连接带动所述的第二模头移动,使所述的第二模头通过所述的万向节的摆动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第一模头的方向上移动与所述的第一模头合模或开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二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所述的牵引杆可在垂直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轴线的平面内移动,所述的牵引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的第二模头上,所述的第二模头可相对所述的牵引杆的一端绕自身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组件还包括牵引座,所述的牵引座相对所述的固定模座固定设置,所述的牵引座上开设有沿直线延伸的滑槽,所述的牵引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自身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杰邵娜孔桢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源中鲈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