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81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内腔开设有空腔,所述三通接头靠近安装座的顶部连通有与空腔配合使用的雾化玻璃毛细管,所述雾化玻璃毛细管远离安装座的头端罩设有玻璃雾化罩,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设置有与雾化玻璃毛细管配合使用的均流结构。通过设置均流结构,先扩大雾化玻璃毛细管的雾化排出面积,利于雾化玻璃毛细管对样品雾化液的充分排出工作,再扩大样品雾化液在玻璃雾化罩内的流动空间和排出面积,使玻璃雾化罩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均匀排出,提高样品雾化液的排出均匀性,同时对玻璃雾化罩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旋转均流处理。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旋转均流处理。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旋转均流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原子吸收光谱仪用雾化器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原子吸收光谱仪可进行多种元素分析,是目前比较可靠的元素分析方法,其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进行元素检测时,需要借助雾化器对检测元素样品进行雾化处理,而目前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的雾化器,不具有均流雾化功能,导致雾化器内时常出现堵塞现象,需要频繁对雾化器内堵塞部位进行疏通清理,另外由于雾化效率低,造成试剂的消耗较大,不利于节能环保,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有均流雾化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内腔开设有空腔,所述三通接头的底端连通有与空腔配合使用的进样细管,所述三通接头远离进样细管的一端连通有与空腔配合使用的进气嘴,所述三通接头靠近安装座的顶部连通有与空腔配合使用的雾化玻璃毛细管,所述雾化玻璃毛细管远离安装座的头端罩设有玻璃雾化罩,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设置有与雾化玻璃毛细管配合使用的均流结构,所述玻璃雾化罩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玻璃支臂,所述玻璃支臂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与玻璃雾化罩出口配合使用的玻璃撞击球。
[0006]优选的,所述均流结构包括辅助出口,所述辅助出口开设在雾化玻璃毛细管远离安装座的四周,所述雾化玻璃毛细管的出口一体成型有扩展端部,所述玻璃雾化罩的出口开设有与玻璃撞击球配合使用的雾化端部,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腔靠近雾化端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进孔,所述玻璃雾化罩靠近雾化端部外侧的四周均开设有与进孔连通配合的出孔且出孔位于玻璃撞击球侧面的四周,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腔靠近雾化玻璃毛细管的一侧开设有大槽,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腔靠近进孔的一侧开设有与大槽连通配合的小槽,所述大槽内腔靠近雾化玻璃毛细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均流网,所述均流网靠近雾化玻璃毛细管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微型排气扇。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出口沿雾化玻璃毛细管的纵轴线呈圆周状分布,所述扩展端部和雾化端部均采用“喇叭”状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进孔和出孔沿玻璃雾化罩的纵轴线呈向外倾斜状态分布,所述出孔的边缘沿口采用弧形倒角设计。
[0009]优选的,所述大槽和小槽均采用“子弹头”状设计,所述大槽和小槽呈对立状态分布,所述大槽和小槽的连通处采用小口径沿口设计。
[0010]优选的,所述均流网和微型排气扇上均喷涂有耐腐蚀涂料,所述微型排气扇的扇叶采用流线型设计且为塑料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玻璃雾化罩内腔的底部嵌设有与雾化玻璃毛细管配合使用的橡胶卡套,所述进样细管、进气嘴和雾化玻璃毛细管靠近安装座和三通接头的一端均涂设有密封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通过设置均流结构,由辅助出口和扩展端部的配合,扩大雾化玻璃毛细管的雾化排出面积,利于雾化玻璃毛细管对样品雾化液的充分排出工作,以防雾化玻璃毛细管出口过小出现堵塞,由雾化端部、进孔、出孔、大槽和小槽的配合,扩大样品雾化液在玻璃雾化罩内的流动空间和排出面积,使玻璃雾化罩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均匀排出,提高样品雾化液的排出均匀性,再由均流网和微型排气扇的配合,对玻璃雾化罩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旋转均流处理,以防样品雾化液在玻璃雾化罩内出现气流紊乱和气流淤堵现象,进一步提高样品雾化液的排出均匀性和防堵塞性能。
[0014]该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通过橡胶卡套,便于实验人员将玻璃雾化罩紧密卡在雾化玻璃毛细管的预定位置,实现玻璃雾化罩和雾化玻璃毛细管之间的快速拆装效果,通过密封胶,对进样细管、进气嘴和雾化玻璃毛细管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进样细管、进气嘴和雾化玻璃毛细管连接位置出现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的结构仰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玻璃雾化罩的结构局部剖视分解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座;2、三通接头;3、空腔;4、进样细管;5、进气嘴;6、雾化玻璃毛细管;7、玻璃雾化罩;8、均流结构;81、辅助出口;82、扩展端部;83、雾化端部;84、进孔;85、出孔;86、大槽;87、小槽;88、均流网;89、微型排气扇;9、玻璃支臂;10、玻璃撞击球;11、橡胶卡套;12、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

4,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2,三通接头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3,三通接头2的底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样细管4,三通接头2远离进样细管4的一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气嘴5,三通接头2靠近安装座1的顶部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雾化玻璃毛细管6,雾化玻璃毛细管6远离安装座1的头端罩设有玻璃雾化罩7,玻璃雾化罩7内设置有与雾化玻璃毛细管6配
合使用的均流结构8,通过设置均流结构8,由辅助出口81和扩展端部82的配合,扩大雾化玻璃毛细管6的雾化排出面积,利于雾化玻璃毛细管6对样品雾化液的充分排出工作,以防雾化玻璃毛细管6出口过小出现堵塞,由雾化端部83、进孔84、出孔85、大槽86和小槽87的配合,扩大样品雾化液在玻璃雾化罩7内的流动空间和排出面积,使玻璃雾化罩7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均匀排出,提高样品雾化液的排出均匀性,再由均流网88和微型排气扇89的配合,对玻璃雾化罩7内的样品雾化液进行旋转均流处理,以防样品雾化液在玻璃雾化罩7内出现气流紊乱和气流淤堵现象,进一步提高样品雾化液的排出均匀性和防堵塞性能,玻璃雾化罩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玻璃支臂9,玻璃支臂9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与玻璃雾化罩7出口配合使用的玻璃撞击球10。
[0023]实施例二
[002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2,三通接头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3,三通接头2的底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样细管4,三通接头2远离进样细管4的一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气嘴5,三通接头2靠近安装座1的顶部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雾化玻璃毛细管6,进样细管4、进气嘴5和雾化玻璃毛细管6靠近安装座1和三通接头2的一端均涂设有密封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2),所述三通接头(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3),所述三通接头(2)的底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样细管(4),所述三通接头(2)远离进样细管(4)的一端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进气嘴(5),所述三通接头(2)靠近安装座(1)的顶部连通有与空腔(3)配合使用的雾化玻璃毛细管(6),所述雾化玻璃毛细管(6)远离安装座(1)的头端罩设有玻璃雾化罩(7),所述玻璃雾化罩(7)内设置有与雾化玻璃毛细管(6)配合使用的均流结构(8),所述玻璃雾化罩(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玻璃支臂(9),所述玻璃支臂(9)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与玻璃雾化罩(7)出口配合使用的玻璃撞击球(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结构(8)包括辅助出口(81),所述辅助出口(81)开设在雾化玻璃毛细管(6)远离安装座(1)的四周,所述雾化玻璃毛细管(6)的出口一体成型有扩展端部(82),所述玻璃雾化罩(7)的出口开设有与玻璃撞击球(10)配合使用的雾化端部(83),所述玻璃雾化罩(7)内腔靠近雾化端部(83)的四周均开设有进孔(84),所述玻璃雾化罩(7)靠近雾化端部(83)外侧的四周均开设有与进孔(84)连通配合的出孔(85)且出孔(85)位于玻璃撞击球(10)侧面的四周,所述玻璃雾化罩(7)内腔靠近雾化玻璃毛细管(6)的一侧开设有大槽(86),所述玻璃雾化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赵茜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泰富石油石化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