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轮边驱动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45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22
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上同轴装配有甩油组件,所述甩油组件内设有进油槽和甩油通道。一种轮边驱动齿轮箱,所述轮边驱动齿轮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壁设有滴油尖,所述滴油尖正对齿轮本体的齿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轮边驱动齿轮箱,两者配合能够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甩出至齿轮箱体的上方内壁上,然后通过重力自然下落至未在润滑油浸没范围内的齿轮本体部分上,以使齿轮本体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分的润滑。分的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轮边驱动齿轮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轮边驱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使用该齿轮结构的轮边驱动齿轮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逐渐深入,其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也逐渐由单一动力源的集中式驱动向多动力源的分散式驱动发展,与集中式驱动相比,分散式驱动省去了变速器、传动轴、机械差速器、半轴等部件,把电机移动到车轮侧,使其传动结构变得更为简单。目前分散式驱动中较为常见的是轮边驱动,该驱动形式是将驱动电机布局在车轮旁边,通过减速机构直接驱动车轮行驶。采用轮边驱动可以使车辆驱动系统及整车结构更加简洁、紧凑,容易实现低地板及站立面积和载客数的增加。同时,还能使整车重心降低,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
[0003]轮边驱动通常需要装配一个轮边驱动齿轮箱,其内部添加有润滑油。由于齿轮箱里的齿轮在运转过程中要产生热量,润滑油受热后会膨胀,若将齿轮箱内注满润滑油,则润滑油会泛溢到齿轮箱外面,不仅浪费润滑油,而且会弄脏周围环境,因而其齿轮箱内润滑油都是不注满的。
[0004]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其上方的齿轮往往有相当一部分露在润滑油液面上,该部分齿轮的润滑主要是利用齿轮外侧边的凹凸部位带动润滑油飞溅,并飞溅在齿轮箱顶部内壁上,然后落下落到齿轮位于润滑油外的位置上进行润滑,但其量少,且自然下落过程中分布不均匀,使其润滑效果不佳,影响其使用寿命。
[0005]因此,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情况,本申请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轮边驱动齿轮箱,能够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甩出至齿轮箱体的上方内壁上,然后通过重力自然下落至未在润滑油浸没范围内的齿轮本体部分上,以使齿轮本体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8]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包括齿轮本体和对应装配的齿轮装配轴。所述齿轮本体上同轴装配有甩油组件,所述甩油组件内设有进油槽和甩油通道,所述进油槽沿齿轮本体轴向设置并连通外部,所述甩油通道沿齿轮本体径向设置,所述甩油通道的进油口与进油槽连通,所述甩油通道的出油口设置在靠近齿轮本体轮齿的一侧。所述甩油组件能够将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甩出至齿轮箱体的上方内壁上,然后通过重力下落至未在润滑油浸没范围内的齿轮本体部分上,以使齿轮本体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
[0009]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通道倾斜设置,所述甩油通道的轴线与齿轮本体端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1
°
~5
°
。使得润滑油的甩出方向位于齿轮本体的齿厚范围内,保证
甩出的润滑能够尽量落在齿轮本体的齿面上。
[00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通道包括设置在进油口一端的主油道和与主油道连通的设置在出油口一端的若干分油道,所述分油道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口径小于与主油道连接处一端的口径。所述分油道能够提高润滑油甩出时的初速,保证稳定持续的出油。
[0011]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油槽靠近甩油通道一端的槽深大于远离甩油通道一端的槽深,保证进油口位置的润滑油充足。
[001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组件包括甩油装配座和进油环,所述进油槽设置在进油环上,所述甩油通道设置在甩油装配座内。所述进油环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甩油装配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进油环和甩油装配座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槽装配固定。装配简单可靠,转动阻力较小,适用于齿轮本体尺寸较大或对齿轮装配轴转矩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001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组件包括甩油环座,所述甩油环座通过键连接与齿轮装配轴装配固定,所述甩油通道设置在甩油环座内,所述进油槽设置在齿轮装配轴上。装配简单可靠,转动阻力较小,适用于齿轮本体尺寸较小或对齿轮装配轴转矩强度要求较小的场合。
[0014]一种轮边驱动齿轮箱,内部装设有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和过渡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和过渡齿轮的齿轮结构为上述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所述轮边驱动齿轮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壁设有滴油尖,所述滴油尖正对齿轮本体的齿面。所述滴油尖有利于被甩至壳体内壁上的润滑油汇聚并下滴至齿轮本体端面上。
[0015]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滴油尖为四棱锥型,所述滴油尖的最长的对角线长度大于齿轮本体的齿厚。以使壳体内壁上的润滑油尽可能地往滴油尖端部汇聚。
[0016]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罩和过滤座。所述过滤罩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罩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所述过滤座内装配有滤芯,所述过滤座设置在壳体外表面并通过密封圈与装配孔连接密封。所述过滤装置能够将齿轮箱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行沉积收集,以保证润滑油品质。
[0017]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罩内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同轴装配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杆端部装设有堵块,所述过滤罩底部设有与堵块侧表面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过滤座上设有与伸缩杆同轴的顶杆,所述顶杆上端设有限制块,所述堵块底部设有与限制块装配的限制槽。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拧下过滤座进行更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轮边驱动齿轮箱,两者配合能够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甩出至齿轮箱体的上方内壁上,然后通过重力自然下落至未在润滑油浸没范围内的齿轮本体部分上,以使齿轮本体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齿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齿轮结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甩油装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进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齿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轮边驱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轮边驱动齿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8为轮边驱动齿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9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1为过滤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过滤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1]以下为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齿轮本体;2、齿轮装配轴;30、甩油装配座;301、限位槽;31、进油环;311、限位凸起;32、甩油环座;33、进油槽;34、甩油通道;341、主油道;342、分油道;40、壳体;401、滴油尖;41、盖板;50、输入齿轮;51、输入轴;60、过渡齿轮;61、过渡轴;70、输出齿轮;71、输出轴;8、过滤装置;81、过滤罩;811、过滤孔;812、伸缩杆;813、复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包括齿轮本体(1)和对应装配的齿轮装配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本体(1)上同轴装配有甩油组件,所述甩油组件内设有进油槽(33)和甩油通道(34),所述进油槽(33)沿齿轮本体(1)轴向设置并连通外部,所述甩油通道(34)沿齿轮本体(1)径向设置,所述甩油通道(34)的进油口与进油槽(33)连通,所述甩油通道(34)的出油口设置在靠近齿轮本体(1)轮齿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通道(34)倾斜设置,所述甩油通道(34)的轴线与齿轮本体(1)端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1
°
~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通道(34)包括设置在进油口一端的主油道(341)和与主油道(341)连通的设置在出油口一端的若干分油道(342),所述分油道(342)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口径小于与主油道(341)连接处一端的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33)靠近甩油通道(34)一端的槽深大于远离甩油通道(34)一端的槽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组件包括甩油装配座(30)和进油环(31),所述进油槽(33)设置在进油环(31)上,所述甩油通道(34)设置在甩油装配座(30)内;所述进油环(31)上设有限位凸起(311),所述甩油装配座(30)上设有限位槽(301),所述进油环(31)和甩油装配座(30)通过限位凸起(311)和限位槽(301)装配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组件包括甩油环座(32),所述甩油环座(32)通过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敏何元春费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