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45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安装有锁合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I和单向轴承II,单向轴承I安装于输入轴与齿圈转子之间,单向轴承II安装于输入轴和中心转子之间;齿圈转子背部贴有永磁体I,与上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外表面贴有永磁体II,与下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和齿圈转子之间设置有行星轮,风扇转轴上安装散热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能够通过行星传动以及两个单向轴承相反方向的锁合作用将输入轴的双向旋转运动转换为中心转子和齿圈转子的单向旋转运动,实现了两组定转子结构单方向的连续切割发电,可提高发电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往复直线运动是很常见的运动,例如机械生产中的刨床、磨床运动,插齿机中插齿刀的往复直线运动,生产线运输带的往复运动,电梯的升降运动等,收集往复直线运动能量的主要有直线发电机和旋转发电机,直线发电机的定子结构与往复运动的长度相关,总体尺寸相对较大,而旋转发电机可以通过滚珠丝杠或连杆机构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以旋转机械能的形式输入到发电机中进行发电,使得发电装置本身的结构更为紧凑。盘式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和轴向尺寸小等特点,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和风力发电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大多数盘式发电机都是由单转子单定子、双定子中间转子或双转子中间定子组成的结构,只能实现单方向的机械能转换电能,机械能利用率不高。此外,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发电机大多采用水冷系统进行散热,通常需要在端盖,机壳或轴承等部位设计水冷管道,水冷工艺复杂,且不易加工,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设计一种能够收集双向旋转运动且自带散热的发电装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散热性好,发电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的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能够通过行星传动以及两个单向轴承相反方向的锁合作用将输入轴的双向旋转运动转换为中心转子和齿圈转子的单向旋转运动,实现了两组定转子结构单方向的连续切割发电,可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风扇转轴也单向旋转,带动散热风扇转动进行散热,解决了散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由输入轴,风扇转轴,单向轴承I,单向轴承II,齿圈转子,上盘式定子,中心转子,下盘式定子,行星轮以及散热风扇组成;输入轴上安装有锁合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I和单向轴承II,单向轴承I安装于输入轴与齿圈转子之间,单向轴承II安装于输入轴和中心转子之间;齿圈转子背部贴有永磁体I,与上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外表面贴有永磁体II,与下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和齿圈转子之间设置有行星轮,可以将运动传递到风扇转轴,从而带动散热风扇转动,起到散热作用。
[0005]上述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所述风扇转轴与中心转子相连。
[0006]上述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风扇转轴上。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传动平稳,通过行星传动以及两个单向轴承相反方向的锁合作用将输入轴的双向旋转运动转换为中心转子和齿圈转子的单向旋转运动,实现了两组定转子结构单方向的连续切割发电,可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风扇转轴也
单向旋转,带动散热风扇转动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08]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转矩传递回路图
[0012]图中:
[0013]1、输入轴
ꢀꢀꢀꢀꢀꢀꢀꢀꢀꢀꢀꢀꢀꢀꢀꢀꢀꢀꢀꢀꢀꢀꢀꢀꢀꢀꢀꢀ
2、上盘式定子
[0014]3、齿圈转子
ꢀꢀꢀꢀꢀꢀꢀꢀꢀꢀꢀꢀꢀꢀꢀꢀꢀꢀꢀꢀꢀꢀꢀꢀꢀꢀ
4、永磁体I
[0015]5、单向轴承I
ꢀꢀꢀꢀꢀꢀꢀꢀꢀꢀꢀꢀꢀꢀꢀꢀꢀꢀꢀꢀꢀꢀꢀꢀꢀ
6、行星轮
[0016]7、中心转子
ꢀꢀꢀꢀꢀꢀꢀꢀꢀꢀꢀꢀꢀꢀꢀꢀꢀꢀꢀꢀꢀꢀꢀꢀꢀꢀ
8、永磁体II
[0017]9、单向轴承II
ꢀꢀꢀꢀꢀꢀꢀꢀꢀꢀꢀꢀꢀꢀꢀꢀꢀꢀꢀꢀꢀꢀꢀꢀ
10、下盘式定子
[0018]11、风扇转轴
ꢀꢀꢀꢀꢀꢀꢀꢀꢀꢀꢀꢀꢀꢀꢀꢀꢀꢀꢀꢀꢀꢀꢀꢀꢀ
12、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
[0020]如图1所示,专利技术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包括输入轴1,风扇转轴11,单向轴承I5,单向轴承II9,齿圈转子3,上盘式定子2,中心转子7,下盘式定子10,行星轮6以及散热风扇12。所述风扇转轴11与中心转子7相连;所述输入轴1上安装有锁合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I5和单向轴承II9,单向轴承I5安装于输入轴1和齿圈转子3之间,单向轴承II9安装于输入轴1和中心转子7之间;齿圈转子3背部贴有永磁体I4,与上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7外表面贴有永磁体II8,与下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发电;中心转子7和齿圈转子3之间设置有行星轮6,可以将运动传递到风扇转轴11,从而带动散热风扇12转动,起到散热作用。
[0021]如图2所示,工作原理如下:输入轴1的双向旋转运动输入到该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中,通过两个单向轴承的契合或脱开转换为中心转子7和齿圈转子3的单向旋转运动,其中齿圈转子3上的永磁体I4与上盘式定子2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切割发电,再通过行星传动,中心转子7上的永磁体II8与下盘式定子10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切割发电,实现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同时风扇转轴11也单向旋转,带动散热风扇12转动散热。
[0022]结合图2图3进一步说明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的发电过程:当输入轴1顺时针(约定图3中向右为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时,单向轴承I5内外圈锁止契合,单向轴承II9内外圈脱开空转,此时单向轴承I5起单向作用传递转矩,带动齿圈转子3顺时针旋转,与上盘式定子2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进行切割发电,齿圈转子3顺时针旋转的同时也把转矩通过行星轮6传递给中心转子7实现逆时针旋转,并与下盘式定子10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进行切割发电,由于单向轴承II9此时内外圈空转不起单向作用,所以转矩直接通过中心转子7传递给风扇转轴11实现逆时针旋转,并带动散热风扇12逆时针转动起到散热作用。(如图3实线所示的传递回路)
[0023]当输入轴1逆时针旋转时,单向轴承I5内外圈脱开空转,此时单向轴承I5不起单向
作用,单向轴承II9内外圈锁止契合,此时单向轴承II9起单向作用传递转矩,带动中心转子7逆时针旋转,与下盘式定子10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进行切割发电,中心转子7旋转的同时也把转矩通过行星轮6传递给齿圈转子3实现顺时针旋转,并与上盘式定子2上的绕组产生相对运动进行切割发电,同时带动风扇转轴11实现逆时针旋转,并带动散热风扇12转动起到散热作用。(如图3虚线所示的传递回路)
[002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凡依本专利技术范围所作的变化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定子盘式行星发电装置由输入轴,风扇转轴,单向轴承I,单向轴承II,齿圈转子,上盘式定子,中心转子,下盘式定子,行星轮以及散热风扇组成;输入轴上安装有锁合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I和单向轴承II,单向轴承I安装于输入轴与齿圈转子之间,单向轴承II安装于输入轴和中心转子之间;齿圈转子背部贴有永磁体I,与上盘式定子绕组产生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