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子设备通常采用常规的电池供电形式。在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下,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普遍存在续航焦虑。例如在野外活动、外地出差等情况下,一旦电子设备出现电量枯竭,则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0003]为了解决续航能力,用户普遍为电子设备配置移动电源(例如充电宝),但是,在此种情况下,用户还需要额外携带移动电源,这会给用户带来携带的烦恼,进而不方便用户的使用。另外,移动电源也存在电量耗尽的情况,进而无法较好地解决电子设备的续航问题。
[0004]与此同时,相关技术涉及的电子设备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存在续航能力不佳及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子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旋转件(200)、配重件(300)和线圈(400);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线圈(400)均设于所述壳体(100),所述配重件(300)活动地设于所述旋转件(200)上;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振动模式下,所述配重件(300)可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与所述旋转件(200)形成偏重结构,所述线圈(400)处于通电状态,且驱使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配重件(300)转动,以产生振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发电模式下,所述旋转件(200)相对于所述线圈(400)转动,以使所述线圈(400)产生感应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所述发电模式,且所述发电模式为第一发电模式下,所述配重件(300)可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且与所述旋转件(200)形成偏重结构,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可驱使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配重件(300)相对于所述线圈(400)转动,以使所述线圈(400)产生所述感应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动机构(500),所述传动机构(500)设于所述壳体(100);所述配重件(300)可相对于所述旋转件(200)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所述发电模式,且所述发电模式为第二发电模式下,所述配重件(300)可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与所述旋转件(200)形成非偏重结构,所述传动机构(500)与所述旋转件(200)相连,所述传动机构(500)驱动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配重件(300)转动,以使所述线圈(400)产生所述感应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200)开设有导向空间,或者,所述旋转件(200)设有导向件(700),所述导向件(700)设有导向空间,其中:所述配重件(30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旋转件(200)包括永磁体(210),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所述振动模式下,处于通电状态的所述线圈(400)驱使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配重件(300)以第一转速转动,所述永磁体(210)与所述配重件(300)相吸,以使所述配重件(300)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处在所述第二发电模式下,所述旋转件(200)和所述配重件(300)以第二转速转动,以使所述配重件(3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维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第二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200)为环状结构件,所述导向件(700)的第一端部延伸至所述旋转件(200)围成的空间之内,且悬空;所述导向件(700)的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旋转件(200)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重件(300)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重件(300)位于所述导向空间的邻近所述导向件(700)的第一端部的位置,且与所述导向件(700)在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限位接触;在所述配重件(300)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重件(300)位于所述导向空间的邻近所述导向件(700)的第二端部的位置,且与所述导向件(700)在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限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300)为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