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40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生黄芪、红参、制附子、生地黄、三七和补骨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临床上安全有效。临床上安全有效。临床上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SSS)是临床难治性重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窦发病年龄在20

90岁,发病率在0.17%左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年存活率62%

65%,栓塞发生率为15%;美国预计每年新患病窦人数将从2012年的78000人增长至2060年的172000人。据统计,每600个65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中就有1个病窦患者,全球每年50%以上的外科起搏器植入术是因为病窦。病窦由于发病率高、致残及致死率高、治疗费用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0003]西医目前缺乏理想药物治疗,一般应用麻黄素、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可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心脑缺血等症的发生,但长期应用或严重的病例疗效不够理想。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当前治疗病窦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植入部位囊袋出血、感染、导丝断裂脱落、心肌穿孔、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起搏器综合征、电池寿命有限等问题,且糖尿病、消瘦、血管畸形等属禁忌症,而安装起搏器并不能降低死亡率。
[000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属“迟脉证”范畴,多数医家治疗以益气、养阴、温阳、散寒等为主要治则进行辨证论治。方药多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四逆汤、保元汤、姜附归桂参甘汤、右归饮等基础上加减。这些方药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多数以益气温阳为主,未重视肾虚在此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对迟脉证患者心率提高方面以及对窦房结电生理、形态结构和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面没有研究。开发改善上述问题和指标的中药对有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生黄芪、红参、制附子、生地黄、三七和补骨脂。
[0009]优选的,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10

50份、红参5

30份、制附子3

15份、生地黄10

50份、三七1

20份和补骨脂1

15份。
[0010]专利技术人团队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认为病窦以心肾阳虚
为病理基础、血瘀阳郁为病机关键,属虚实夹杂之证,在温阳补虚的同时,还兼顾血瘀阳郁的病机关键,提出“阳无取乎补,宣而通之”及阳气“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的观点,只有保证阳气“运行不息、贯通无阻”,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临证之时常“温通并举、心肾同治”,故通过多年不断地调整优化处方,并经过临床试验的验证最终确定了上述中药组方。
[0011]在本专利技术处方中,黄芪、红参为君药,生黄芪益气补肾养心,红参大补元气、益气摄血,两者合用补肾益气以温阳,补而不燥。生地黄、制附子为臣药,生地黄大补肾阴、益精填髓以峻补阴血,为滋补之要药,取“阴中求阳”之意,并助生黄芪补肾益气之功;附子辛温扶阳,通行十二经脉,“可升可降、无所不至”,补心肾一身之阳,温通兼顾,与红参合用,具有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运肾阳以益火,中助脾土以健运之功,附子亦可助地黄以阴中化阳,起到阴中求阳之功。三七、补骨脂为佐药,三七活血养活,与红参、附子合用,使补而不雍塞,以通阳活血;补骨脂味辛、微苦,归肾、脾经,补肾健脾,加强生黄芪、附子补肾之功。全方配伍精炼巧妙,诸药相合,虚实兼顾、阴阳并补、温通并举、气血同益,温阳而无辛燥之虞,活血而无出血之弊,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使五脏得养,心脉充盈。从“心肾同治”入手,共奏补肾通阳、活血复脉之功,用于治疗心肾阳虚、血瘀阳郁型病窦患者,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0012]示例性的,所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10

30份、红参5

20份、制附子3

10份、生地黄10

30份、三七1

10份和补骨脂1

12份。
[0013]示例性的,所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30份、红参9份、制附子6份、生地黄15份、三七3份和补骨脂10份。
[0014]示例性的,所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20份、红参6份、制附子3份、生地黄20份、三七1.5份和补骨脂9份。
[0015]示例性的,所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15份、红参6份、制附子6份、生地黄30份、三七3份和补骨脂6份。
[0016]本专利技术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组成基本方,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临床症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整,以达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改善某些特殊临床症状的目的,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适应性,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方所做的这些调整方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17]示例性的,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加强益气之功;阳虚明显者,加桂枝、细辛温阳;肾虚明显者,加黄精、桑葚增强补肾之功;血瘀明显者,加当归以活血养血。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按配方量取生黄芪、红参、制附子、生地黄、三七和补骨脂,加水煎煮两次,滤过,合并滤液,即得;
[0020]为了便于储存,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滤液浓缩为清膏,及干燥的步骤。
[0021]进一步的,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每次加水量为原料药总质量的10

15倍;所述煎煮的时间为第一次保持微沸1

2小时,第二次保持微沸0.5

1小时;所述清膏为60℃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30

1.35的清膏。干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干燥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5

195℃,出风温度:80

105℃。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药物,该药物
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0023]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药物还可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制剂,如煎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肾同治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生黄芪、红参、制附子、生地黄、三七和补骨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10

50份、红参5

30份、制附子3

15份、生地黄10

50份、三七1

20份和补骨脂1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10

30份、红参5

20份、制附子3

10份、生地黄10

30份、三七1

10份和补骨脂1

1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生黄芪30份、红参9份、制附子6份、生地黄15份、三七3份和补骨脂10份。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秀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