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编码识别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编码识别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纤通信网络中,通常会设置有多个光纤编码,每个光纤编码与光纤编码识别装置之间的距离存在不同。由于光纤编码存在设置距离远近差异,这就会造成近处的光纤编码反射识别光波后产生的反射光波光强过大,在光谱上呈现出光纤编码的各光栅反射光波强度一致过高,无法区分开来进行解析;而远处的光纤编码反射识别光波后产生的反射光波光强过弱,在光谱上呈现出光纤编码的部分光栅反射光波能量缺失,因此识别不了光纤编码的部分光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纤编码识别系统,解决了当前光纤编码识别装置对于远近设置距离不同的光纤编码难以识别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编码识别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包括: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光源模块,用于输出不同波长的脉冲光波;脉冲光源控制模块,与所述脉冲光源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冲光源模块输出脉冲光波的时长和光强大小;环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脉冲光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用于连接光纤编码;光电处理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光电处理模块用于将光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信号调节模块,与所述光电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光电处理模块输出实现不同距离光纤编码识别的数字信号;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脉冲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光电处理模块、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处理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光波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模数转换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包括电压可调供电单元,所述电压可调供电单元具有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可调供电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工作灵敏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模块还包括信号放大单元,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具有第二控制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将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进行比例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时钟芯片,所述高速时钟芯片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高速时钟芯片用于调节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采样频率。6.一种光纤编码识别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其1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脉冲光源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脉冲光源模块输出目标时长、目标强度及目标波长的脉冲光波至环形器,并通过所述环形器传输至目标距离光纤编码;所述环形器接收所述目标距离光纤编码所反射的反射光波并传输至所述光电处理模块;所述信号调节模块调节所述光电处理模块的工作,以使得所述光电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射光波进行处理并输出实现所述目标距离光纤编码识别的数字信号;所述主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君,薛鹏,毛志松,邬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