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9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设置于多孔基体上的发热体,多孔基体包括毛细导液通道层,毛细导液通道层包括毛细导液通道,毛细导液通道与吸液面相连通;毛细导液通道与发热体间隔设置,并且通过多孔基体的毛细孔导液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毛细导液通道层的毛细导液通道将雾化液导至多孔基体内,提高多孔基体的导油速率;发热体与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间隔设置,通过多孔基体的毛细孔将毛细导液通道中的雾化液导至发热体,从而减少雾化过程中剩余雾化液的热影响,进而保证雾化液的新鲜度,提高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多为陶瓷雾化芯,陶瓷雾化芯由多孔陶瓷与发热膜组成,在多孔陶瓷中微通孔的毛细力作用下,雾化液逐渐由储液仓传输至发热膜处,完成雾化。通常储存在多孔陶瓷中的雾化液量远大于一次雾化所需的雾化液量,当发热膜工作时,大量热量被传递至还未雾化的雾化液处,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同时雾化液通常由不同沸点组分配制而成,雾化过程热影响会使低沸点成分挥发和/或部分成分氧化影响雾化液的新鲜度。
[0003]基于此,相关技术中还出现一些直立式的薄片状雾化芯,该薄片状雾化芯通过减少发热膜与雾化液的接触横截面,来提升能量利用率以及减少雾化过程对于剩余雾化液的影响。当薄片状雾化芯的横截面减少时,如何保障导液是该类型雾化芯的难点,否则容易出现缺雾化液而干烧从而出现糊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上的至少一个发热体,所述多孔基体包括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包括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相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间隔设置,并且通过所述多孔基体的毛细孔导液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呈平直的毛细导液通道,所述平直的毛细导液通道各处的径向尺寸均相等。
[0007]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一毛细导液通道以及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毛细导液通道,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交织在一起,且相互导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相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包括多个吸液面,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吸液面中相应的吸液面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相垂直。
[0010]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的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的径向尺寸相等。
[0012]优选地,所述多孔基体呈薄片状,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包括多个毛细导液通道层,所述多个毛细导液通道层沿着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3]优选地,所述多个毛细导液通道层相互平行。
[0014]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的两相对外表面的至少一面上,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位于所述多孔基体的所述两相对外表面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多孔基体的两相对外表面的至少一面为平整的表面。
[0016]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内。
[0017]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的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相平行。
[0018]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通过厚膜丝印工艺形成于所述多孔基体上的发热膜。
[0019]优选地,所述多孔基体的所述毛细孔的径向尺寸为20um至50um,所述毛细孔之间的孔喉的径向尺寸为10um至20um。
[0020]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的径向尺寸为50

200um。
[0021]本技术还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及收容所述雾化芯的装配组件。
[0022]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所述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电源组件。
[0023]实施本技术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的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将雾化液导至多孔基体内,提高多孔基体的导油速率;发热体与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间隔设置,通过多孔基体的毛细孔将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中的雾化液导至发热体,从而减少雾化过程中剩余雾化液的热影响,进而保证雾化液的新鲜度,提高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6]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多孔基体的毛细导液通道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多孔基体的制作材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所示雾化芯呈直立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10.雾化芯,1.多孔基体,11.侧面,12.上底面,14.吸液面,15. 流延基片,16.模板材料,2.发热体,3.毛细导液通道层,31.毛细导液通道, 311.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2.第二毛细导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还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芯,该雾化芯10包括多孔基体1以及设置于多孔基体1上的发热体2,多孔基体1包括吸液面14,多孔基体1通过吸液面14吸取雾化液并提供给发热体2从而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
[0035]该多孔基体1包括毛细导液通道层3,毛细导液通道层3包括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该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与吸液面14相连通,从而通过该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将雾化液导至多孔基体1中,提高多孔基体1的导油速率。该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与发热体2间隔设置,并且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1)上的至少一个发热体(2),所述多孔基体(1)包括至少一个吸液面(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1)包括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3),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3)包括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与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14)相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体(2)间隔设置,并且通过所述多孔基体(1)的毛细孔导液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呈平直的毛细导液通道(31),所述平直的毛细导液通道(31)各处的径向尺寸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3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以及多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分别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交织在一起,且相互导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与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1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吸液面(14)包括多个吸液面(14),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吸液面(14)中相应的吸液面(1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导液通道层(3)的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与所述第二毛细导液通道(312)位于同一平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导液通道(311)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蛟邹凌芳韩达周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