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58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智能气切固定带,包括以下部件:固定座,中部设有气切管通孔,两侧设有连接孔,用于固定气切管。柔性带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孔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柔性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内部或表面,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柔性带体的拉力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智能气切固定带可实现实时监测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并进行提醒,从而智能化检测和监控气切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和创面愈合速度。同时在气切固定带中设有吸渗层,以提升固定带对创面皮肤的保护并吸收渗出液。固定带对创面皮肤的保护并吸收渗出液。固定带对创面皮肤的保护并吸收渗出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及其远程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技术,可用于喉咙部或气管上段病变引起明显呼吸困难、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严重的颅脑外伤、头颈部烧伤、严重胸外伤伴有剧痛、预防性切开等,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气管切开术的广泛应用,气切管的使用量也随之日益增加。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普通无弹性棉布带作为气切管固定带,以棉布两端在气管套管两侧孔上打死结的方式来固定,更换时需两人配合,棉布固定带易污染。每周需更换1

2次,更换频次较高,增加了治疗的成本与感染的风险。另外,传统医用敷料如医用脱脂棉、绷带和纱布等,是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敷料,一般具有纤维网络状结构,其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有一定的液体吸收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伤口,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气管固定带材料。然而,随着人们对伤口愈合及护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传统医用敷料已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如对渗液的吸收能力较弱,无保湿作用,创面易干化,不利于创面愈合;当纱布敷料被渗液或其它液体浸湿后,对细菌的屏蔽作用减弱,增加了创面感染的风险;此外纱布等气切管固定带在吸收渗液后,会紧紧贴在创面,创面肉芽组织容易长入纱布的网孔中,致粘连结痂,更换时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带来二次创伤。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改进传统医用敷料的使用效果和体验,现已有许多方法尝试对传统气切管固定带进行改良,如加入有机硅聚合物、凡士林及润滑油脂等,以避免黏连创面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气管固定带的弹性形变能力。但是,这类以传统敷料为基材的改良敷料,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仍远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如何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又能精准地反馈出气切管的固定松紧程度。
[0004]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显色固定带,包括带体,带体的两端向两侧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与带体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调节带,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带体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连接,拉力传感器与环形固定圈连接;带体相背于颈部皮肤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显色带,显色带沿着显色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带体与颈部皮肤贴合的表面设有一层吸湿层。该固定带中的拉力传感器为数显拉力传感器或指针拉力传感器,需要医护工作人员不定时在现场对病患的固定带固定情况进行查看,因此和传统的气切固定带一样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无法实现远程监控并智能化全自动对病患的情况进行监测。
[0005]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舒适型气管套管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通气孔,且第一固定带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设置有气管套管,且气管套管顶部的两侧皆设置有侧孔,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第一固定带的一端皆贯穿侧孔。该专利技术安装有棉绒布制作而成的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舒适,大大地减少了对颈部皮肤的刺激,降低了对皮肤损害的程
度,提高了舒适度,避免频繁更换引起套管脱出,造成患者痛苦,且第一固定带底部的吸汗棉与内部通气孔的设置,使得装置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患者的汗水,同时,提高了装置的透气性,防止细菌滋生。虽然该固定带通过设置通气孔使病患更加舒适,但该固定带不具备远程监控功能,无法实现智能化监控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
[0006]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气调节型气管切开固定带,改善了纱布系带或普通棉质绳子的原始材质,可实现自由调节固定带的松紧程度,有助于减轻对病人颈部的压迫。但同时该气切管固定带与病人颈部皮肤直接接触,容易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红肿、破损、糜烂。或是吸收周围的渗血或渗液变硬并嵌入创面中,无法实时监测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并进行适当调整。当后续拆除气切固定带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7]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插管抗菌敷料垫,改善了现有多数敷料无法对气管切口进行消毒,抗细菌及真菌感染能力不强,难以缓冲气切管对气管切口处的挤压等问题。该专利中气切固定带有很好的吸渗作用,且具有防水层,可防外界的水和异物的渗透,保持气管切口处于无菌状态,降低创面的感染率。但该气切固定带无法实时监测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并进行提醒,不具备对固定带拉力数值检测与显示的功能,无法实现智能化监控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
[0008]因此,已有的气切固定带在对创面渗液的吸收效果仍有待提升。同时,现有的气切固定带皆不具备实时监测固定带的松紧度并及时提醒医护人员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实现智能化监控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及其远程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包括:固定座、柔性带体和柔性拉力传感器。
[0012]固定座,中部设有气切管通孔,两侧设有连接孔,用于固定气切管;
[0013]柔性带体,两端分别与固定座的连接孔连接,用于固定固定座;
[0014]柔性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柔性带体内部或表面,用于实时监控柔性带体的拉力数值。
[0015]在气管切开术中,气切固定带的松紧度对气切管的固定至关重要,在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经常观察气切管是否固定牢靠。如气切带过松会导致气切管固定不牢,容易脱落,从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固定过紧则会压迫颈部的血液循环,造成不适感,甚至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因此,具有实时监测气切固定带松紧程度,并及时通报医护人员的智能气切固定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气切固定带主要以无弹性的棉质布带或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材质制备而成,皆无法实现对气切固定带松紧度定量分析与智能实时监控。不具备拉力智能化检测特性。因此仅能依赖医护人员的巡检观察气切气管固定带的固定情况,并依据个人的使用经验调整气切气管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因此气切气管固定带在使用上可能存在因固定过松发生脱落但医护人员却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同时对气切气管的固定程度无法实现精确定量,不同医护人员的个人固定松紧偏好可能导致气切气管固定过松或过紧,无统一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以无纺布为主要成分的绷带或纱布所制备的气切气管固定带,虽有一定的渗液吸收能力,
但效果有限,且无保湿作用,使用过程中容易嵌入创面并硬化结痂,不利于创面的高质量愈合。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创新的将具有拉力电容变化传感作用的柔性拉力传感器植入固定带的柔性带体内,拉力引发的固定带形变可引发传感器电信号参数的变化,而柔性拉力传感器可将电信号转化为拉力数值,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拉力数值的变化对气切固定带的松紧度进行监测并及时进行调整。
[0017]同时,相较于传统方法中将拉力传感器与固定带的某一端连接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将拉力传感器整体植入固定带的柔性带体中,可以更加敏感的感知到固定带的弹性伸缩变化情况,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气切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中部设有气切管通孔,两侧设有连接孔,用于固定气切管;柔性带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孔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柔性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内部或表面,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柔性带体的拉力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切固定带,所述柔性拉力传感器为电容式柔性拉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切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气切固定带还包括:吸渗层;所述吸渗层套设于所述柔性带体外,用于贴敷于目标生物组织表面并吸收目标生物组织表面的渗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切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气切固定带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和所述吸渗层之间,用于避免目标生物组织受到感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切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气切固定带还包括:蓝牙应力传感信号发送模块;所述蓝牙应力传感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柔性拉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柔性拉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发送至主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宋意叶子李志斌姜宏王泽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