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外支撑体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14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4
本申请公开一种轮胎外支撑体,轮胎外支撑体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和承压部,沿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安装部和承压部相对设置;支撑部连接安装部和承压部,承压部的直径大于安装部的直径;承压部包括刚性层和柔性层,刚性层与支撑部连接,柔性层沿轮胎外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于刚性层的周面以形成承压部的承压面;其中,安装部被配置为与车轮同轴设置地连接于车辆的车轴上,且沿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承压部凸出于车轮,以在车轮上的轮胎泄气后,承压面能与地面接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轮胎外支撑体的安全性低、重量大以及对路面造成损伤的问题。造成损伤的问题。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外支撑体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走形轮安全轮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外支撑体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目前安全轮胎在轨道交通的应用逐渐普及,由于安全轮胎内支撑体安装相对麻烦,一些规格较小的轮胎,且对安装后外观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安全轮胎外支撑体无疑时最好的选择。于内支撑体而言,安全轮胎外支撑体具备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安装更便捷等优点。
[0003]但由于目前市面常见的轮胎外支撑体多为金属制造,具有金属腐蚀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金属外支撑体接地使用的过程中,噪声较大,且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的损伤,以致增加后期不必要的路面维护成本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外支撑体和车辆,能够解决现有的轮胎外支撑体的安全性低、重量大以及对路面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外支撑体,所述轮胎外支撑体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和承压部,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所述承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部的直径;
[0006]所述承压部包括刚性层和柔性层,所述刚性层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柔性层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刚性层的周面以形成所述承压部的承压面;
[0007]其中,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与车轮同轴设置地连接于车辆的车轴上,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所述承压部凸出于所述车轮,以在所述车轮上的轮胎泄气后,所述承压面能与地面接触。r/>[0008]上述方案中,当车辆在行驶时遇爆胎或者轮胎失去胎压而无法支撑车辆时,由于设置有轮胎外支撑体,故可在承压部的支撑下继续行驶,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承压部的外周面,即承压面有柔性层构成,故其能够如同轮胎地与地面发生软接触,有效降低噪音且降低对地面造成的损伤;同时由于承压部具有质地软密度小的柔性层,故重量小。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纵截面呈喇叭状;
[0010]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面向所述承压部的端面连接;
[0011]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延伸;
[0012]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环状,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与所述承压部的内圈连接。
[0013]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轮胎外支撑体的纵截面设置呈喇叭状,使得轮胎外支撑体的中部中空,以有效地降低轮胎外支撑体的重量,降低因安装轮胎外支撑体而对车辆的载重造成的影响;同时,由于第二部分沿径向延伸,故当承压面支撑于地面时,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面对轮胎外支撑体施加的沿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的反作用力,使得轮胎外支撑体具有较强的支撑效果,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承压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或者所述承压部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
[0015]上述方案中,承压部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承压部的横截面的形状可看作哑铃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以具备较高的刚性和强度,保证对车辆的支撑效果;当承压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时,可以指第二部分处于承压部的中部以使得轮胎外支撑体受力均匀,提高支撑效果;当承压部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时,可以指第二部分不处于承压部的中部。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h,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满足0.3≤h/w≤0.6。
[0017]上述方案中,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以为承压部的高度尺寸,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上的尺寸可以为承压部的宽度尺寸,当0.3>h/w时,会使得承压部较薄,其强度会降低,易破损而无法支撑车辆,当h/w>0.6时,即高宽比太大,轮胎外支撑体在支撑时稳定性会较差,且因轮胎外支撑体在使用时有一定的侧倾角度,会导致第二部分受到的剪切力更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整体加大高宽数据,那重量也会增加;为此本申请中,将h/w限定为0.3

0.6,使得承压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及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保证轮胎外支撑体对车辆的支撑效果。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刚性层为一体式压铸成型。
[0019]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刚性层均呈刚性结构,三者通过一体式压铸成型以使得轮胎外支撑体具有较高的刚度,保证对车辆的支撑效果。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刚性层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
[0021]上述方案中,刚性层采用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制得,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低的密度,其材料比重低于1.5,不足钢材比重的1/5,能够有效地降低轮胎外支撑体的重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层的材料可以为钢材。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层包括周面区域和侧面区域,所述侧面区域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面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周面区域的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的相对两端;
[0023]所述周面区域设置于所述刚性层的周面,其中一个所述侧面区域延伸至所述刚性层的面向所述安装部的端面,另一个所述侧面区域延伸至所述刚性层的远离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面。
[0024]上述方案中,柔性层不仅有效覆盖了刚性层的周面,还对刚性层的两个端面进行了局部覆盖,以有效降低刚性层与地面或者路基上的台阶接触的风险,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降低对地面的损伤。
[002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柔性层或聚氨酯柔性层,所述柔性层的材料比重在1.0~2.0之间;
[0026]所述柔性层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L,满足1mm≤L≤5mm。
[0027]上述方案中,柔性层可以由热塑性聚氨酯或聚氨酯制得,其具有较好的抗压缩能力,且具备阻燃功能、耐腐蚀等,保证支撑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02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通过所述粘接层粘接;
[0029]所述粘接层为高粘结强度AB胶,所述粘接层的黏合强度为P1,所述承压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接触压为P2,满足0.6≤P1/P2≤1.2。
[0030]上述方案中,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通过粘接层粘接,以保证柔性层能够有效地附着在刚性层上;同时,合理的黏合强度可保证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的黏合可靠性,适度提高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的刚性,提高柔性层的耐磨性;但若黏合强度过高,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黏合强度过低,无法保证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的黏合可靠性,承压部的耐磨性无法保证,为此,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基于实际中承压部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支撑体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和承压部,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所述承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部的直径;所述承压部包括刚性层和柔性层,所述刚性层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柔性层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刚性层的周面以形成所述承压部的承压面;其中,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与车轮同轴设置地连接于车辆的车轴上,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所述承压部凸出于所述车轮,以在所述车轮上的轮胎泄气后,所述承压面能与地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纵截面呈喇叭状;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面向所述承压部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延伸;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环状,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与所述承压部的内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承压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或者所述承压部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h,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禹董代强蒋中凯李正江胡龙罗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