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及具有其的机车车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及具有其的机车车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辆领域中,特别是针对轨道交通车辆而言,其制动的主要手段是空气制动,通过压力输入单元尤其是其中设置的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而后利用此部分压缩空气驱动抱闸,达到制动的效果。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压力输入单元,以包含螺杆式压缩机为例,通常要求最低运转率为30%。但是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对于工程货运列车而言,其运送货物时为满载运行,返程时为空载运行,那么运转率就难以达到最低要求从而导致润滑油乳化,进而使得压力输入单元的气量下降,出现噪音和转子卡死等故障,影响列车运行。
[0003]常见做法是配置压力输入单元来避免多线并行,以及增大干燥器耗风量,但无法进行推广应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空气调整装置,甚至会出现储风缸充气效率降低的问题,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润滑油乳化和噪音等问题,反而还造成压缩空气输送(充气、排气)故障,使得车辆或试验台难以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输入单元、泄放单元、储风缸;所述压力输入单元、所述泄放单元和所述储风缸构成三条气路支路,相互连接后接入用风设备;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配置为,根据条件判据可选地导通所述泄放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储风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储风缸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且所述压力输入单元的运行时间小于预设时长时,导通所述泄放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于所述储风缸和排气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壳体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电磁阀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壁面的第一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配置为杆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电磁阀,另一端贯穿所述电磁阀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串联的球阀、溢流阀、限流部和消音器至少其中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壳体和第二紧固件,所述泄放单元包括所述溢流阀,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溢流阀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壁面的第二位置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调整装置还包括管帽,所述管帽贴近所述壳体的工艺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树森,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