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73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涉及橡胶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每个组分对绝缘电阻的影响的优选,筛选出不易吸水导致电阻下降的片层状填料滑石粉、煅烧高岭土;经过煅烧去除导电杂质的煅烧高岭土;同时将配方中酸性组分和易吸水组分(白炭黑)进行了改性,使其不易吸水和避免了未改性用机械混合导致的架桥剂吸附和分散不良(引起不熟、流痕、爆边);将表面电阻率做到3.24*e+14Ω/sq数量级,突破了三元乙丙橡胶原有电阻数量级的上限,同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硅胶,拉力达到10MPA以上,这使三元乙丙橡胶替代部分绝缘硅胶应用的150℃以下、中高电阻的需求场景。中高电阻的需求场景。中高电阻的需求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而可传输50kv以上的电力的线缆则可称为特高压线缆,特高压线缆一般作为大型输电系统中的中枢纽带,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高压线缆,主要用于远距离的电力传输,特别是风力发电系统。
[0003]在电网建设中采用大量的变压器,互感器,绝缘子,以保证电能的安全输送,而这些电力设备都在户外工作,要承受风吹、雨淋、长期暴晒。这就要求点电力设施必须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长期工作而仍然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因此就有了高压电绝缘子硅橡胶这种材料的产生。
[0004]例如专利号为CN206097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橡胶高温高压线缆,包括由若干导体单元和绝缘层构成的缆芯,在缆芯的外周依次套接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和护套;每个导体单元包括金属导体层,在金属导体层外涂有锡层,绝缘层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材质,其设置在锡层与绝缘屏蔽层之间。
[0005]该线缆能耐臭氧、电晕、火焰、绝缘性能好,耐高低温性、而且耐电晕和耐电弧性非常好,但是硅橡胶价格长期处于高位,物理机械性能不高,限制了硅胶在一些领域的普及;而普通三元乙丙橡胶生产成本更低,但是其表面电阻率普遍在10*e10Ω以内,经过配方调整可以到10*e12Ω,要想电阻值更高的话,就要损失物性和加工性,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流痕、不熟等异常,且多数只能达到10*e13Ω级别,无法应用在中高电阻需求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
[0008]技术效果:使得生产的绝缘电阻保护套,其电阻性能能够接近或达到硅橡胶的水准,能代替硅橡胶长时间应用在户外、高热状态等中高电阻场景下,同时相较于硅橡胶,其生产成本更低,且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了绝缘电阻保护套在中高电阻场景下的使用,此外绝缘电阻保护套的耐季候性、耐热性要求更高。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组分的物质制备而成:
[0010][0011]进一步的,预处理粉体由白炭黑、滑石粉、高岭土、硅烷偶联剂组成。
[0012]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预处理粉体中各物质按重量组分计如下:
[0013][0014][0015]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硅烷偶联剂为SI69或KH550中的一种。
[0016]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预处理粉体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一,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10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并搅拌30min,使硅烷偶联剂在乙醇中均匀分散;
[0018]步骤二,加入已配比好的由白炭黑、滑石粉和高岭土混合制备的粉体,搅拌2h,使粉体充分分散,接枝耦合;
[0019]步骤三,待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固液相分层,倾倒除去上层乙醇,静置至乙醇溶液干燥后,在烘箱60℃下进一步干燥,制得预处理粉体备用。
[0020]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高岭土在混合前需经高温煅烧,以去除杂质及降低吸水率。
[0021]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三元乙丙橡胶内的乙烯含量为60%以上,炭黑为天然气半补强炭黑。
[0022]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流动助剂为PE蜡,硫化剂为DCP,助硫
化剂为TAIC,石蜡油为高闪点特种石蜡油。
[0023]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取三元乙丙橡胶、氧化锌、硬脂酸、流动助剂、预处理粉体、炭黑和石蜡油按预定配比取得原料并投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混炼均匀后得到混料;
[0025]S2,在上述混料中加入硫化剂与助硫化剂,投入密炼机或开炼机进行二段混炼,混料均匀得到二段混料;
[0026]S3,二段混料成型为绝缘电阻保护套制品,包括绝缘线缆保护套和EPDM线缆扎带。
[0027]前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混炼温度为145℃,混炼时间为13~18min;
[0028]步骤S2中,使用密炼机进行二段混炼时,卸料温度控制在90℃以下;步骤S2开始后,胶料不能与水接触;
[0029]步骤S3中,制得二段混料凉料后,静置3天后按制品需要的规格预成型成相应的形状,将预成型好的胶料在160
±
5℃的条件下模压成型。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每个组分对绝缘电阻的影响的优选,筛选出不易吸水导致电阻下降的片层状填料滑石粉、煅烧高岭土;经过煅烧去除导电杂质的煅烧高岭土;同时将配方中酸性组分和易吸水组分(白炭黑)进行了改性,使其不易吸水和避免了未改性用机械混合导致的架桥剂吸附和分散不良(引起不熟、流痕、爆边);将表面电阻率做到3.24*e+14Ω/sq数量级,突破了三元乙丙橡胶原有电阻数量级的上限,同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硅胶,拉力达到10MPA以上,这使三元乙丙橡胶替代部分绝缘硅胶应用的150℃以下、中高电阻需求场景,又比绝缘硅胶更适用于同时需求高强度的情况成为可能;同时成本17元/KG,较绝缘硅胶(35元/KG)降低了50%;
[003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三元乙丙橡胶中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选用吸水性小、煅烧掉金属杂质的高岭土等方式对材料进行改性,使表面电阻率达到3.24*e+14Ω/sq,拉伸强度10.2MPA,满足此产品包裹保护或捆扎线缆的绝缘要求、耐候耐热要求、拉伸性能使用要求;
[0033](3)本专利技术中,生产制得的绝缘线缆保护套和EPDM线缆扎带生产成本低,整体机械性能好,加工性良好,性能接近硅橡胶,可以作为硅橡胶的良好替代,应用在中高强度、成本较低、非高温(150℃以上)高绝缘(>10*e14Ω数量级以上)环境下的应用场景,并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硅胶产品价格偏高、物理机械性能偏低的现状;
[0034](4)本专利技术中,使得生产的绝缘电阻保护套,其电阻性能能够接近或达到硅橡胶的水准,能代替硅橡胶长时间应用在户外、高热状态等中高电阻场景下,同时相较于硅橡胶,其生产成本更低,且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了绝缘电阻保护套在中高电阻场景下的使用,此外绝缘电阻保护套的耐季候性、耐热性要求更高。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实施例1中绝缘线缆保护套的结构图;
[0036]图2为实施例2中线缆扎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组分的物质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粉体由白炭黑、滑石粉、高岭土、硅烷偶联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粉体中各物质按重量组分计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SI69或KH550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粉体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10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并搅拌30min,使硅烷偶联剂在乙醇中均匀分散;步骤二,加入已配比好的由白炭黑、滑石粉和高岭土混合制备的粉体,搅拌2h,使粉体充分分散,接枝耦合;步骤三,待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固液相分层,倾倒除去上层乙醇,静置至乙醇溶液干燥后,在烘箱60℃下进一步干燥,制得预处理粉体备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在
混合前需经高温煅烧,以去除杂质及降低吸水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电阻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加水朱蔚铭钟伟丁旋
申请(专利权)人:万新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