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15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液态硅胶制备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由A组份、B组份和纤维聚合物制成,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的含量比为12:8:1~18:7:1,A组份包括甲氧基封端硅油和催化剂;B组份包括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抑制剂、瓷化粉消泡剂和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液态硅胶的配方,在液态硅胶生产时加入增强纤维配合,提高液态硅胶制品在极寒状态下的状态数据,使液态硅胶制品在高寒状态下依然保持较佳的弹性和拉伸强度,防止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脆化、硬化和开裂引起的失效,同时制备的液态硅胶制品还具有极佳的拉断伸长率和抗撕裂性,保证了使用效果。保证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硅胶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液态硅胶即注射成型液体硅橡胶(LSR):全名为注射成型液态硅橡胶,硫化设备为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工艺流程非常简单,产品精确度高,产量高(A/B胶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几秒钟成型),具有节省人力、节约能源、省材料等多项优点,能生产所有高温胶生产的产品,是今后年硅橡胶材料发展的一主流。
[0003]液态硅胶是相对混炼型半固态硅橡胶和常见室温硫化单组分硅胶而言的一类有机硅胶,这类胶具有流动性好,硫化快,可以浇注成型可以注射成型。目前,液态硅胶已经应用在多种产品上,包括婴幼儿用品、医用产品、汽车用品等。
[0004]将液态硅橡胶应用在汽车领域,一般涉及汽车密封圈、轮胎、或线缆包裹层等产品的生产,例如专利号为CN100503223C的中国专利即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密封圈的制造方法,先用挤出机挤出硅橡胶条,然后再经烘烤处理,裁切后围成圆形,在连接处涂上液态硅橡胶,再进行硫化、烘烤处理,使硅橡胶条形成硅橡胶密封圈,且该硅橡胶密封圈是采用同一材料进行连接;该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生产的硅橡胶密封圈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且连接处的强度大于其他位置;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效率较高等优点。
[0005]液态硅橡胶材料的工作温度一般在

50℃~200℃之间,部分材料耐低温可达到

60℃,能够覆盖大多数工作环境,但对于某些极端环境中的应用仍有不足。例如应用在南极区域的科考交通工具上,由于南极区域常年处于低温状态,最低温度能够达到

89℃,使用普通液态硅橡胶材料制成的轮胎、密封圈等产品根本无法适应极寒的工作状态,过低的温度会使产品变硬、脆化、开裂失效,从而造成损坏并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及其制备工艺。
[0008]技术效果:通过改变液态硅胶的配方,在液态硅胶生产时加入增强纤维配合,提高液态硅胶制品在极寒状态下的状态数据,使液态硅胶制品在高寒状态下依然保持较佳的弹性和拉伸强度,防止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脆化、硬化和开裂引起的失效,同时制备的液态硅胶制品还具有极佳的拉断伸长率和抗撕裂性,保证了使用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由A组份、B组份和纤维聚合物制成,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的含量比为12:8:1~18:7:1;
[0010]A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氧基封端硅油80~100份,催化剂2~5份;
[0011]B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50~60份,抑制剂2~6份,瓷化
粉4~8份,消泡剂1~3份,填料12~18份。
[0012]进一步的,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较佳的含量比为14:8:1。
[0013]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纤维聚合物为PPS纤维、PI纤维、PAN纤维、PA6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催化剂为金属镍催化剂、瓷化粉为氢氧化铝、硅灰石、氧化锆、锂瓷石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粉末,粒度为50~120微米。
[0015]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硅和醚接枝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为白炭黑。
[0016]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抑制剂为乙烯基硅氧烷、炔醇、炔酯、2乙烯基异丙酮和苯并三唑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7]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A组份的制备,将甲氧基封端硅油加入搅拌器,加入30份去离子水,在常温下混合搅拌20min,滴加15~20份正硅酸乙酯,升温至85℃反应2h,降温至常温后通过真空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再将定量催化剂加入中间产物中,搅拌15min后升温至90~100℃,反应3h,得到A组份;
[0019]S2,B组份的制备,将定量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置于捏合机中,加入定量瓷化粉以及10~20份去离子水,在170~190℃条件下真空搅拌处理3h,过三辊得到基胶,降温至常温后加入定量消泡剂和填料,得到B组份;
[0020]S3,混合料制备,将A组份加入B组份中,加入定量纤维聚合物,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抑制剂,搅拌均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胶体,对胶体进行研磨处理,压滤包装后得到高耐寒性液态硅胶成品。
[0021]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的制备工艺,步骤S1中,正硅酸乙酯的较佳添加量为18份,升温反应时较佳温度为98℃。
[0022]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的制备工艺,步骤S2中,去离子水的较佳添加量为14份,真空搅拌处理的较佳温度为185℃。
[0023]前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的制备工艺,步骤S3中,热处理的温度维持在158~162℃,在真空条件下混合200min。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中,加入适量的纤维聚合物后,能够增加橡胶分子柔性,降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分子链段易于运动,并且加入适量纤维聚合物后,能够增快液态硅胶的硫化速度,降低了硫化后的滞后损失,增加了蠕变速率,因此可以减小液态橡胶中的分子间作用力,提升耐寒性;
[0026](2)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纤维聚合物后,能够提升液态硅胶在高寒状态下的机械性能,虽然会降低一些液态硅胶的粘度,但能够大大提升高寒状态下材料的拉升强度、拉断伸长率,并优化材料的硬度,提升液态硅胶制品在高寒状态下的使用寿命和状态;
[0027](3)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了纤维聚合物后的液态硅橡胶材料,在常规使用温度下的弹性和耐压性都有极大增强,能够应用在更多的场合中,同时生产成本低,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0028](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液态硅胶的配方,在液态硅胶生产时加入增强纤维配合,
提高液态硅胶制品在极寒状态下的状态数据,使液态硅胶制品在高寒状态下依然保持较佳的弹性和拉伸强度,防止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脆化、硬化和开裂引起的失效,同时制备的液态硅胶制品还具有极佳的拉断伸长率和抗撕裂性,保证了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主要由A组份、B组份和纤维聚合物制成,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的含量比在12:8:1~18:7:1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较佳的含量比为14:8:1。
[0030]其中,A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氧基封端硅油80~100份,催化剂2~5份;
[0031]B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50~60份,抑制剂2~6份,瓷化粉4~8份,消泡剂1~3份,填料12~18份。
[0032]在现有的液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由A组份、B组份和纤维聚合物制成,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的含量比为12:8:1~18:7:1;A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氧基封端硅油80~100份,催化剂2~5份;B组份包括按重量组份计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50~60份,抑制剂2~6份,瓷化粉4~8份,消泡剂1~3份,填料12~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B组份与纤维聚合物之间较佳的含量比为14: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聚合物为PPS纤维、PI纤维、PAN纤维、PA6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金属镍催化剂、瓷化粉为氢氧化铝、硅灰石、氧化锆、锂瓷石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粉末,粒度为50~12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硅和醚接枝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为白炭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寒性液态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乙烯基硅氧烷、炔醇、炔酯、2乙烯基异丙酮和苯并三唑的一种或多种组合。7.一种高耐寒性液态硅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加水钟伟朱蔚铭兰发钦
申请(专利权)人:万新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