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569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托盘上的第一排适配器;当适配器装填或配平完成时,托盘旋转180度,且第一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试管至托盘上第二排适配器上,第二机械手夹取装填或配平完成的第一排适配器至离心机;启动离心机;判断托盘内存在离心完成的试管时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道上的空持座内;否则第二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第二排适配器;当离心完成时,第二机械手夹取第一排适配器至托盘,并搬运第二排适配器至离心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以实现两个机械手联动,每次装夹两个试管,减少机械手的等待时长,提高离心工作效率。高离心工作效率。高离心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检测样本数量增加及对检测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在医院普及率越来越高,并且,为了减少了人为参与出错的概率,降低生物危害性,样本在检验科内朝着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处理的趋势发展。
[0003]目前,使用的离心模块通常为单机械手机构,样品试管的上管放管都由一个机械手完成操作,且适配器托盘位置固定,轨道也只有单一轨道,因此只能按既定方式单一运行;并且转移试管时间较长不能将机械手工作效率最大化,此外,离心模块内部存在等空持座现象,等待时间也延长离心模块运行时间,这样一来导致离心模块效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水线离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离心模块运行模式单一,且离心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流水线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托盘上的第一排适配器;当第一排适配器装填完成或配平时,托盘旋转180度,第一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托盘上的第二排适配器上,第二机械手夹取装填或配平完成的第一排适配器至离心机;启动离心机;判断托盘内是否存在离心完成的试管;若是,则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道上的空持座内;若否,则第二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托盘上的第二排适配器;当离心完成时,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第一排适配器至托盘中,并搬运装填或配平完成的第二排适配器至离心机中;执行启动离心机的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离心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判断托盘中的第二排适配器是否装填或配平完成;若否,则第一机械手和/或第二机械手夹取输入轨道上的待离心试管至托盘上的第二排适配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离心完成时,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第一排适配器至托盘中,并搬运装填或配平完成的第二排适配器至离心机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托盘中的第三排适配器是否装填或配平完成,若是,则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上的空持座内;若否,则第一机械手夹取输入轨中的待离心试管装填到托盘上的第三排适配器内,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上的空持座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上的空持座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持座上的RFID卡信息;读取试管上的条码,获取试管的相关信息;将试管的相关信息与持座上的RFID卡信息绑定;其中,试管的相关信息包括测试信息和样本信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夹取输入轨中的待离心试管装填到托盘上的第三排适配器内,第二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上的空持座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第一机械手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处于未工作状态,则第一机械手夹取离心完成的试管至输出轨上的空持座内。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线离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急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凯曹素以
申请(专利权)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