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交通的使用频率持续提升,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通车十年以上路段所占比例超过60%,我国道路行业已经从建设阶段向建养护结合阶段转变。随着道路服务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道路病害显现出来。目前,部分地区高速公路横向力系数SFC低于48的路段所占比例超过20%,抗滑性能的下降日益成为高速公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3]薄层罩面技术作为一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原路面的平整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目前常用的热拌薄层罩面技术包括微表处、Novachip、SMA、AC等,然而,这些薄层罩面技术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噪音大、耐久性差等缺陷[虞将苗,杨倪坤,于华洋.道路高性能沥青超薄磨耗层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李宁.路面典型预养护措施的研究与应用概况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上层为多点接触型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层,铺装厚度为1.5
‑
2cm;下层为防水黏结层,材质为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用量为0.4
‑
0.7kg/m2,防水黏结层铺设在原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材料为多点接触型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其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集料:100份;矿粉:5
‑
10份;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10
‑
12份;玄武岩纤维:0.1
‑
0.5份;所述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含有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基质沥青、占基质沥青重量比20.0
‑
40.0%的橡胶粉、占基质沥青重量比5.0
‑
10.0%的热解油、占基质沥青重量比0.1
‑
0.3%的增稳剂、占基质沥青重量比1.0
‑
2.0%的降黏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密度为2.656g/cm3,纤维长度为5
‑
10mm,抗拉强度>2500MPa,弹性模量为90G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如下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接触型薄层降噪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材料为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其各组分的组成为:基质沥青:环氧树脂:乳化剂:固化剂: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宇,刘西胤,马涛,张阳,陈葱琳,陈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