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7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心音通道、心电通道模数转换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心音通道由多道心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顺序连接而成,心电通道由心电电极,前级浮置放大器和灵敏度控制器构成,两路信号同送A/D转换器,经微机处理后存贮、显示、打印,具有图形清晰、升降有序、便于记录、分析的优点,是一种为研究心音提供可靠依据、使用方便的新型医疗检测装置。(*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心音检测装置,特别是能够准确记录心音包迹曲线图像的录制显示装置。心音检测是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传统检查方法。自1816年法国医师兰尼克在医疗实践中首先创造了木质单筒听诊器以来,至今将近200年,对心音检测的器具虽有不少改进,但在心音记录方面至今仍以传统心音图为主要手段。这种图形是在心前区少数几个听诊部位记录的心音振荡波曲线,当记录高频心音和心杂音时,常有线条重叠、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对图形的识别和分析,给诊断带来困难。近年虽有心音频谱图的研究,但也同样存在图象模糊、信息量少等问题,影响了推广应用。传统的心音图是由变化频繁的振荡波曲线构成,而对诊断有价值的信息均由其振荡波的包络线的峰谷所表示,故心音包迹图能保留心音图的重要特征,除去对诊断意义不大的振荡波曲线,使图形清晰、便于识别和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采用心音包迹图作临床诊断分析是科学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和微机处理手段,研制一种能直观显示心音包迹曲线、工作稳定、可靠、图象清晰、可存贮、打印的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本技术的结构达到了上述设计目的它由多道心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显示终端和打印机构成,心电信号作为时间同步信号,该心电信号通道由心电电极,前级浮地放大器、灵敏度控制器构成,心音通道的滤波器具有低频,中频、高频、全频四档输出,包迹检测器输出信号与心电通道灵敏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均送入模/数转换器进行信号处理,处理后的信号馈给微型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控制显示和打印。本技术采用6个完全相同的通道并行工作,在胸前共选取30个标测点,心音信息经放大,滤波、灵敏度控制后经包迹检测器输出,心电信号经前级浮地放大器和灵敏度控制电路后与包迹检测器输出的心音信号均送至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微机处理后存贮、显示、打印。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探测面广、检测点多,较普通心音图能更系统、更全面地展示胸前各部位心音特征,并构成一幅胸前心音音场态势图。此乃传统心音检查诊断所不能实现的进展。2、本技术显示、打印的心音包迹图是一张总揽30个标测部位心音特征的阵列组合图,能起到一图在手,全局在握的重要作用,还可对局部图形进行任意放大仔细分析,易于鉴别正常心音和各种心杂音。3.便于对比研究,由于各标测点的图形系统排列于一体,便于查明心音和心杂音的主峰位置,峰脉走向,杂音形态与波及范围等。4.具有6道高性能的心音传感器系列装置和专用微机软件,能迅速准确地完成心音包迹的记录、显示、打印、存贮等工作,具有操作程序提示功能,易于掌握操作,便于推广,是一种新型的检测心音的有效设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框图。图2心音包迹放大器电路图。图3心电放大器电路图。图4心音包迹信号模/数转换器电路图。图5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设备立体图。图6显示器显示的30个标测点的心音包迹图。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由6道心音传感器、前级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心电电极、前级浮地放大器、灵敏度控制器模/数转换器、微机、显示器和打印机构成,心音包迹检测器和心电灵敏度控制的输出信号均送至模/数转换器进行变换,产生的数字信息馈给微型计算机,由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存贮,并控制显示和打印。心音前级放大器N1由低噪声,高性能集成运放OP—07及外围电路构成。心音传感器检测检到的心音信号经N1放大后送至由TLO84构成的4组二阶带通滤波器N2,其频带符合高、中、低、全4段心音检测频段要求,各频段滤波器由波段开关S1选择,各频段放大倍数与对应的心音频段幅度成反比。集成运放N3a与波段开关S1构成灵敏度控制器,各相邻档位的灵敏度相差6dB,N3b~3d构成心音包迹检测器,检出心音信号的正半周包络线,检波器的时间常数由C16·(R14+RP2)决定,电路调为14ms,时间常数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清晰反映包络形状。转换开关S3用于选择输出原始心音信号或心音包迹信号。仪器的心音放大器共有6个,每个心音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相同。N4~7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浮地式心电前级放大器,该放大器浮置于“地”之上,即与市网供电脱离“电”的接触,因而可保证被测人体的安全。N4、5、6a构成高性能数据放大器,其噪音极小,共模抑制比很高,即抗干扰性能好,非常适合于放大微弱的人体心电信号。N7组成的中间级进一步放大心电信号。集成运放N6a,光电耦合器N8构成光电耦合信号输出级,其作用是将被放大的心电信号以光电转换的方式从前级隔离放大器送至后级放大器,N9a与波段开关S2构成灵敏度控制级。N9b、N9c构成市电50HZ抑制器和信号输出级。当开关S5接通由组件Z和N9c组成的50HZ抑制器起作用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电信号中的50HZ市电干扰成分。三极管V2、V3、变压器T、集成稳压块N10、N11及其附加电路构成浮地放大器的隔离振荡器,将由E提供的直流电流变成高频振荡电流,经变压器T耦合至VD7~CD10整流,N10、N11稳压后输出±15V作为前级浮地放大器的电源。模/数转换器由U1~U5构成,U1采用CD4051,U2采用AD0801,U3采用74LS245,U4、U5采用74LS138。其输入信号取自心音包迹检测器输出端,输出信号送至微型计算机输入接口。检测时,在受检者胸前按助间间隔设置5行6组的矩阵标测点,共30个。安放好心音、心电传感器,分5次从各标测部位录制心音包迹和心电信号。记录时,受检者保持安静,暂停呼吸3秒钟,录制完毕后即可屏幕显示心音包迹标测图象,并可立即打印或将图象存贮,同时记录下受检者普通心声图。由图6可见,上面五行每行六组,共显示30个前胸音场标测点心音包迹正极性波形。最下面一行是心音波形,用作对比参考。权利要求1.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显示终端和打印机,其特征是中心音通道和心电通道构成,心音通道由多道心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顺序连接而成,心电通道由心电电极、前级浮地放大器、灵敏度控制器构成,包迹检波器输出端为心音信号输出端,灵敏度控制器输出端为心电信号输出端,两路信号输出端均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输出端接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输出分别接显示器和打印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心音传感器有6道,滤波器具有低频,中频,高频,全频四档输出。专利摘要本技术由心音通道、心电通道模数转换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心音通道由多道心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顺序连接而成,心电通道由心电电极,前级浮置放大器和灵敏度控制器构成,两路信号同送A/D转换器,经微机处理后存贮、显示、打印,具有图形清晰、升降有序、便于记录、分析的优点,是一种为研究心音提供可靠依据、使用方便的新型医疗检测装置。文档编号A61B5/02GK2236817SQ9423006公开日1996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以桡, 龙启铭, 胡海峰 申请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心音包迹标测图录制显示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显示终端和打印机,其特征是中心音通道和心电通道构成,心音通道由多道心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灵敏度控制器、包迹检测器顺序连接而成,心电通道由心电电极、前级浮地放大器、灵敏度控制器构成,包迹检波器输出端为心音信号输出端,灵敏度控制器输出端为心电信号输出端,两路信号输出端均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输出端接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输出分别接显示器和打印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以桡龙启铭胡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