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73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该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设有轴承孔,且轴承孔非承压侧的内壁设有油槽,油槽用于导入润滑油,轴承本体上还设有柔性槽,且柔性槽为环绕轴承孔的环形槽,柔性槽与轴承孔之间形成环形的柔性壁,且柔性槽相对于与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以使位于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柔性壁的壁厚大于位于轴承孔承压侧的柔性壁的壁厚。因此,即使当需要油槽深度增大且柔性壁厚度整体减小时,位于非承压侧的柔性壁壁厚较厚的部分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情况下,仍能满足轴承本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压缩机工作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轴承作为转子压缩机的主要支撑及承压部件,其轴承孔的内圆面对应非承压侧通常设置有贯通轴承两端的油槽,其主要用于为轴承与曲轴摩擦副表面供油,以形成油膜。但当电机旋转带动曲轴周向转动时,在离心力、气体力及由此引起的曲轴挠度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引起轴承与曲轴摩擦副间的局部接触应力过大,导致油膜破裂,产生磨损而影响轴承或曲轴的可靠性。对此,常在轴承上设置柔性槽,通过柔性槽槽壁的柔性避让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曲轴与轴承间的油膜性能及接触应力,从而提高轴承或曲轴运行的可靠性。
[0003]然而,随着转子压缩机小型高速化发展,为满足高频供油需求,轴承的供油量需大幅增加,使得设置于轴承孔内圆面的油槽的深度需进一步增大,同时,在高频高负载下,为进一步改善轴承与曲轴摩擦副间的油膜性能和接触应力,柔性槽槽壁的壁厚需进一步减小,但壁厚减小会导致轴承非承压侧的强度降低,影响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轴承、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该轴承在满足油槽深度增大与柔性槽槽壁的厚度减小的设计需求的前提下,能够确保其本身的结构强度。
[0005]一种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设有轴承孔,且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内壁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用于导入润滑油,所述轴承本体上还设有柔性槽,且所述柔性槽为环绕所述轴承孔的环形槽,所述柔性槽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形成环形的柔性壁,且所述柔性槽相对于与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以使位于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所述柔性壁的壁厚大于位于所述轴承孔承压侧的所述柔性壁的壁厚。
[0006]在上述的轴承中,由于轴承本体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的内壁设有油槽,因此,可通过向油槽内通入润滑油的方式使润滑油在轴承与曲轴间形成油膜以避免轴承与曲轴直接摩擦。同时,由于轴承孔外设有一圈柔性槽,且柔性槽与轴承孔之间形成环形的柔性壁,因此,可通过柔性壁的柔性避让作用,改善油膜的性能以避免其破损,有效减少轴承与曲轴间的接触应力。此外,由于柔性槽相对于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使得位于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柔性壁的壁厚大于位于轴承孔承压侧的柔性壁的壁厚,且油槽位于轴承孔的非承压侧,因此,即使当需要油槽深度增大且柔性壁厚度整体减小时,位于非承压侧的柔性壁壁厚较厚的部分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情况下,仍能满足轴承本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压缩机工作稳定性。
[0007]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槽为圆环形槽,且所述圆环形槽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向所述轴承孔的非压力侧偏移。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沿所述轴承孔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轴承本体,所述油槽的两端分别为起始端和终止端,且所述起始端相对所述终止端更靠近所述柔性槽,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承压侧的最小壁厚为a,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最大壁厚为c,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最小壁厚为b且位于所述油槽的起始端,其中,1≤a<c≤6mm,且b≥0.5mm。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1.5mm≤a<c≤4.5mm,且b≥1mm。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沿所述轴承孔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油槽的起始端的中心线形成的平面为基准面,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柔性槽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为移动面,且所述基准面与所述移动面之间的夹角为θ;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油槽的终止端的一侧则0
°
≤θ≤60
°
;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背向所述油槽的终止端的一侧,则0
°
≤θ≤40
°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油槽的终止端的一侧,则0
°
≤θ≤20
°
;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背向所述油槽的终止端的一侧,则0
°
≤θ≤20
°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槽包括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均为圆弧形槽且两者首尾相连通,所述第二沟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形成的部分所述柔性槽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形成的部分所述柔性槽的壁厚,且所述第二沟槽围绕所述油槽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沿所述轴承孔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轴承本体,所述油槽的两端分别为起始端和终止端,且所述起始端相对所述终止端更靠近所述柔性槽,且所述第二沟槽围绕所述油槽的起始端设置,所述第一沟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形成的部分所述柔性壁的壁厚为a

,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油槽的起始端之间形成的部分所述柔性壁的最小壁厚为b

,其中,1≤a

≤6mm,且b

≥0.5mm。
[00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轴承,且所述轴承至少设有一个。
[00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泵体组件。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圈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轴承的局部仰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轴承的局部仰视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中轴承的局部仰视图。
[0029]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0030]10、压缩机;11、泵体单元;111、气缸;112、滚子;113、曲轴;114、轴承;1141、轴承孔;1142、供油槽;1143、柔性槽;1144、薄壁;12、电机单元;121、定子;122、转子;20、轴承;21、轴承本体;211、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设有轴承孔,且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内壁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用于导入润滑油,所述轴承本体上还设有柔性槽,且所述柔性槽为环绕所述轴承孔的环形槽,所述柔性槽与所述轴承孔之间形成环形的柔性壁,且所述柔性槽相对于与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以使位于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所述柔性壁的壁厚大于位于所述轴承孔承压侧的所述柔性壁的壁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槽为圆环形槽,且所述圆环形槽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向所述轴承孔的非压力侧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沿所述轴承孔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轴承本体,所述油槽的两端分别为起始端和终止端,且所述起始端相对所述终止端更靠近所述柔性槽,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承压侧的最小壁厚为a,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最大壁厚为c,所述柔性壁在所述轴承孔非承压侧的最小壁厚为b且位于所述油槽的起始端,其中,1≤a<c≤6mm,且b≥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1.5mm≤a<c≤4.5mm,且b≥1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沿所述轴承孔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油槽的起始端的中心线形成的平面为基准面,所述轴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柔性槽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平面为移动面,且所述基准面与所述移动面之间的夹角为θ;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朝向所述油槽的终止端的一侧,则0
°
≤θ≤60
°
;若所述移动面位于所述基准面背向所述油槽终止端的一侧,则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欧翔张心爱胡远培刘丹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