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机
[0001]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
技术介绍
[0002]土压/TBM(Tunne l Bor i ng Mach i ne,隧道掘进机,狭义上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简称为TBM(硬岩TBM))双模盾构机在软硬交变、高风险隧道中可实现“一机多用”,同时满足施工安全、施工效率等核心问题,逐步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隧道施工。然而该双模盾构机大多数属于离线式双模盾构机,两种模式的出渣设备因空间、技术限制等因素难以共同存在,在隧道内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才能顺利完成模式切换作业,这种出渣方式不能同时共存的双模盾构势必影响项目的整体工期,施工成本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盾构机,用于解决两种工作模式因空间限制难以共存的问题。
[0004]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盾构机,包括:
[0005]盾体;
[0006]刀盘,设于所述盾体的前端;
[0007]土仓,设于所述盾体内,且位于所述刀盘的后方;
[0008]第一输送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盾体(100);刀盘(200),设于所述盾体(100)的前端;土仓(300),设于所述盾体(100)内,且位于所述刀盘(200)的后方;第一输送机(1),设于所述盾体(100)内;以及第二输送机(2),设于所述盾体(100)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1)与所述第二输送机(2)择一将所述土仓(300)内的渣土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包括用于排出渣土的第一出口(14),所述第二输送机(2)包括用于排出渣土的第二出口(21),所述第一出口(14)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送机(1)将所述土仓(300)内的渣土输出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出口(21)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闭板(41),所述第二输送机(2)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出口(21)上方的开口(22),所述第一封闭板(41)被配置为遮盖所述开口(22),以使所述第一出口(14)与所述第二出口(21)不连通,所述第一封闭板(41)被配置为避让所述开口(22),以使所述第一出口(14)通过所述开口(22)与所述第二出口(21)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输送机(3),所述第三输送机(3)设于所述第二出口(21)的下方,被配置为输送所述第二出口(21)输出的渣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包括第一输送部(11),所述第一输送部(11)被配置为伸入所述土仓(300)内,以将所述土仓(300)内的渣土输出,或从所述土仓(300)内移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还包括第二输送部(12)和第三输送部(13),所述第二输送部(12)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送部(11)伸入所述土仓(300)的状态下,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部(11)和所述第三输送部(13),所述第三输送部(13)被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一输送部(11)输送的渣土;所述第二输送部(12)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送部(11)要从所述土仓(300)内移出时被拆除。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力机构(51),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1)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部(11),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部(11)伸入所述土仓(300)内,或从所述土仓(300)内移出。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盾体(100)内的轨道(81)和输送架(82),所述输送架(82)被配置为承载所述第一输送部(11),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1)设于所述轨道(81),且连接于所述输送架(82),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1)驱动所述输送架(82)沿所述轨道(81)往复运动。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渣件(61),所述集渣件(61)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送部(11)伸入所述土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征,阴书玉,胡燕伟,张瑞,闫阳,朱雷,张永辉,吴嘉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