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物料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家用户需要检测固态物料的三维形态,从而获得物料的体积、质量、料位等相关信息。
[0003]目前,一些厂家用户在料仓的固定位置安装有非移动式3D扫描雷达,但固态物料在进出料过程中会形成山丘形态的物料堆积情况,从而产生安息角。
[0004]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非移动式3D扫描雷达的测量盲区示意图,参见图1,如果非移动式3D扫描雷达A发射的信号的角度较为倾斜,或者非移动式3D扫描雷达A的安装位置远离山丘形态物料,则山丘形态的物料会使非移动式3D扫描雷达A形成较大范围的测量盲区B,无法测量到“山丘”背面的物料形态,降低了3D扫描雷达的三维测量精度,严重影响了3D扫描雷达对物料的质量、体积等相关参数的计算。可以理解的是,这种问题在物料料位较高时尤为明显。
[0005]另外,有部分厂家用户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3D扫描雷达固定安装至料仓,以测量所述料仓内物料的表面三维形态;所述电磁波3D扫描雷达包括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和信号发生/处理装置;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至少用于发射第一发射波束,以使所述第一发射波束经所述料仓的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到达所述物料的表面,并经所述物料的表面反射形成第一回射波束,所述第一回射波束再经所述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被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所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处理装置与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连接,至少用于生成第一初始微波信号,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初始微波信号发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以及,接收经由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传递的所述第一回射波束,并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回射波束的信号特征、所述电磁波3D扫描雷达的安装位置信息和所述料仓的内壁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物料的表面的空间信息;其中,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探头,所述至少两个探头具有至少两个波束发射角度,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发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并形成多发射角度的波束或可变角度波束,以使所述第一发射波束经所述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到达所述物料的全部表面区域或部分表面区域;或者,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包括角度调整机构和至少一个探头,所述角度调整机构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探头运动至多个角度,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发射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为可变角度波束,并且在至少一个角度上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经所述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到达所述物料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内壁为金属材质,或者所述料仓的结构中含有金属并具有微波反射特性的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还用于发射第二发射波束,以直接出射至所述物料的部分表面区域,并经所述物料的表面反射形成第二回射波束直接被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所接收,和/或经所述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被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处理装置还用于生成第二初始微波信号,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基于所述第二初始微波信号发射所述第二发射波束;以及,通过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第二回射波束,并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回射波束的信号特征、所述第二回射波束的信号特征、所述电磁波3D扫描雷达的安装位置信息和所述料仓的内壁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物料的表面的空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波束为多发射角度的波束或可变角度波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探头,所述至少两个探头具有至少两个波束发射角度,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发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和所述第二发射波束并形成多发射角度的波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效多位置无死角的电磁波3D扫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包括角度调整机构和至少一个探头,所述角度调整机构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探头运动至多个角度,以使所述波束发射/接收装置发射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以及第二发射波束为可变角度波束,并且在至少一个角度上的所述第一发射波束经所述内壁至少一次反射后到达所述物料的表面,以及在至少一个角度上的所述第二发射波束直接出射至所
述物料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秀山,李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