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76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接地极安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针对现有的石墨接地安装结构对石墨的定位效果不够稳定,难以保证石墨的安装角度准确,容易出现安装不规范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横板,所述横板与基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横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向螺杆、两个竖板和四个夹持板,四个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竖板的一侧,且两个竖板均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可实现对石墨电极的装夹固定,并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对石墨电极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保证石墨电极的安装角度准确性。电极的安装角度准确性。电极的安装角度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地极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接地极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具有其他金属接地极不具备的吸湿保湿的特性,以及可以承受多次大电流冲击后阻值不增加,无变硬、发脆等特点,为现有的主流接地极。但是由于石墨接地极的韧性差,易在不规范的安装过程中使其断裂,现有的石墨接地安装结构对石墨的定位效果不够稳定,难以保证石墨的安装角度准确,容易出现安装不规范的问题。
[0003]公开号为CN207426186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石墨接地极安装装置,包括棒状石墨接地极,所述棒状石墨接地极上设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卡位环、把手、支架、顶板、绕线轮、绕线轮转动件、绕线轮定位件、上吊件以及线,卡位环位于棒状石墨上端,把手固定于卡位环的外侧壁两侧,本公开文件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手动控制把手对石墨接地极的角度进行调节,难以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因此本公开文件中也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石墨接地安装结构对石墨的定位效果不够稳定,难以保证石墨的安装角度准确,容易出现安装不规范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包括:
[0007]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
[0008]横板,所述横板与基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横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
[0009]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向螺杆、两个竖板和四个夹持板,四个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竖板的一侧,且两个竖板均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的外侧,所述双向螺杆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两个竖板均滑动套接在横板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连接板、电动推杆、连接轴和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基板的底部,连接板的底部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调节板的顶部两侧,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调节板的底部,两个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两端,且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板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接在双向螺杆的外侧,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顶部,且蜗杆的顶端固
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均转动套接在连接轴的外侧。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轴套,两个限位轴套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的一侧活动抵接。
[0014]优选的,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导向杆,两个竖板均滑动套接在导向杆的外侧。
[0015]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两个加强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基板的顶部。
[0016]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通过将石墨电极置于四个夹持板之间,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通过与两个竖板的螺纹传动并在横板和导向杆的导向下带动两个竖板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运动,两个竖板带动四个夹持板靠近石墨电极对其进行装夹固定;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通过启动电动推杆,控制其输出端进行伸缩,从而对调节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通过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带动连接轴,连接轴通过与两个侧板的连接带动横板围绕连接轴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石墨电极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石墨电极保持与地面垂直,保证安装角度的准确性;
[0018]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可实现对石墨电极的装夹固定,并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对石墨电极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保证石墨电极的安装角度准确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1、基板;2、调节板;3、竖板;4、夹持板;5、侧板;6、连接板;7、电动推杆;8、伺服电机;9、横板;10、安装板;11、从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3、连接轴;14、驱动电机;15、蜗杆;16、蜗轮;17、双向螺杆;18、吊杆;1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5,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包括:
[0027]基板1,基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18,并且吊杆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两个加强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基板1的顶部,从而提升吊杆18与基板1的安装固定稳定
性;
[0028]横板9,横板9与基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横板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5;
[0029]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双向螺杆17、两个竖板3和四个夹持板4,四个夹持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竖板3的一侧,且两个竖板3均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17的外侧,双向螺杆17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双向螺杆17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5之间,两个竖板3均滑动套接在横板9的外侧。
[0030]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2、连接板6、电动推杆7、连接轴13和伺服电机8,连接板6的顶部与基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7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基板1的底部,连接板6的底部和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调节板2的顶部两侧,连接轴13转动连接在调节板2的底部,两个侧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轴13的两端,且连接轴13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1,伺服电机8固定安装在横板9的顶部,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1相啮合。
[0031]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14、蜗杆15和蜗轮16,蜗轮16固定套接在双向螺杆17的外侧,且蜗杆15与蜗轮16相啮合,驱动电机14固定安装在调节板2的顶部,且蜗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于是可通过将石墨电极置于四个夹持板4之间,并启动驱动电机14带动蜗杆15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18);横板(9),所述横板(9)与基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横板(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5);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向螺杆(17)、两个竖板(3)和四个夹持板(4),四个夹持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竖板(3)的一侧,且两个竖板(3)均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17)的外侧,所述双向螺杆(17)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双向螺杆(17)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5)之间,两个竖板(3)均滑动套接在横板(9)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接地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2)、连接板(6)、电动推杆(7)、连接轴(13)和伺服电机(8),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与基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7)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基板(1)的底部,连接板(6)的底部和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调节板(2)的顶部两侧,所述连接轴(13)转动连接在调节板(2)的底部,两个侧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轴(13)的两端,且连接轴(13)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1),所述伺服电机(8)固定安装在横板(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国桥洪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慧东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