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1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至少设置有两个档位的档位开关和至少两个EEPROM芯片,档位开关其中的一个档位端口与其中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档位开关的另一个档位端口与另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二电容和第八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电容与第八电阻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主芯片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九电阻接入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设档位开关,使其可人工手动切换连通不同的EEPROM芯片,进而让主芯片可以与不同的EEPROM芯片进行单一选择性连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是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EEPROM芯片是一种存储芯片,是用户可更改(带电可擦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ROM),其可通过高于普通电压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重写)。不像EPROM芯片,EEPROM不需从计算机中取出即可修改。在一个EEPROM中,EEPROM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闪存,当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可频繁地反复编程。并且还具备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特性,深受设计者喜爱。
[0003]目前,在一些低成本到的电子设备中,只会有EEPROM芯片来用于对主芯片参数配置,没有额外外置CPU用于管理EEPROM芯片。在实际运用时,如果在需求上来说,当该套配置满足不了,工作所需的参数配置要求时,即在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更换配置的时候,便只能更换设备,换取对应的参数配置来适配对应的工作需求,这种操作往往会给技术人员带来过多的工序步骤,不利于快速调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至少设置有两个档位的档位开关和至少两个EEPROM芯片,所述档位开关的共用电源端接入电源,所述档位开关其中的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二电阻与其中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档位开关的另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四电阻与另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二电容和第八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电容与第八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主芯片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九电阻接入电源。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均为0欧姆。
[0008]优选地,所述档位开关的共用电源端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接地。
[0010]优选地,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相连处通过第七电阻接地。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在针对只存在EEPROM芯片配置的产品时,通过加设档位开关,使其可人工手动切换连通不同的EEPROM芯片,进而让主芯片可以与不同的EEPROM芯片进行单一选择性连通,从而实现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进行调换。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EEPROM芯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EEPROM芯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至少设置有两个档位的档位开关SW1和至少两个EEPROM芯片U1、U2,所述档位开关SW1的共用电源端接入电源,所述档位开关SW1其中的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二电阻R2与其中一个EEPROM芯片U2连接,并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档位开关SW1的另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四电阻R4与另一个EEPROM芯片U1连接,并和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二电容C2和第八电阻R8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主芯片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九电阻R9接入电源,其中,EEPROM芯片的SCL端脚和SDA端脚连接主芯片。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均为0欧姆。
[0020]进一步,所述档位开关SW1的共用电源端还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接地。
[0022]进一步,所述第八电阻R8与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连处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
[0023]本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档位开关SW1在两种不同配置之间切换。本实
施例档位开关选用的是拨动开关,即当档位开关SW1的2脚和3脚连一起的时候系统电源VDD3V3通过档位开关SW1经过0R电阻值的第四电阻R4连接到电源PAD0,PAD0给EEPROM芯片U1供电,这时候另一个EEPROM芯片U2是不供电的,所以EEPROM芯片U1正常工作。在档位开关SW1切换到2脚和3脚的时候,电源导通第一二极管D1,切换导通瞬间会对第二电容C2充电,瞬时三极管Q1的基极会有高电平,从而使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从而使主芯片的RESETB被拉低,RESETB是连接到主芯片的复位信号,会对主芯片复位。主芯片复位后就会重新读取EEPROM芯片U1的配置文件,从而使需求的配置切换到了EEPROM芯片U1。同理当档位开关 SW1的2脚切换到和1脚接通的时候,系统电源VDD3V3通过档位开关SW1经过OR电阻的第二R2连接到电源PAD1,PAD1给EEPROM芯片U2供电,EEPROM芯片U1这时候不供电。电源切换后通过第二二极管D2,瞬间会对第三电容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EEPROM芯片不同配置之间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至少设置有两个档位的档位开关和至少两个EEPROM芯片,所述档位开关的共用电源端接入电源,所述档位开关其中的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二电阻与其中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档位开关的另一个档位端口通过第四电阻与另一个EEPROM芯片连接,并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二电容和第八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健波潘红章魏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