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1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轻触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主要由MOS管和第一三极管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主要由D触发器构成,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主要由电源接头、第二三极管和稳压管构成,轻触开关电路主要由轻触开关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采用轻触开关后,利用D触发器作为带记忆线路,给予开关电路中的MOS管和第一三极管进行相应的持续等效控制,使其具备带记忆的线路来记录状态,满足轻触开关在路由器中的应用。足轻触开关在路由器中的应用。足轻触开关在路由器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路由器电子电路
,尤其是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轻触开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电子开关,属于电子元器件类。其结构主要是利用金属簧片作为开关接触片,按压后会复原弹起,接触电阻小,簇20mn,手感好,有“滴答”清脆声。
[0003]当将轻触开关运用于路由器上时,轻触开关的作用便是为了实现路由器的12V电源的通断操作。但轻触开关的特性是按下去之后,如果松开的话,轻触开关会恢复原有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对应电路设计便难以满足路由器开关电路的设计。所以就得需要有个带记忆的线路来记录状态,瞒住实际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轻触开关电路;
[0007]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与自身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一电容,所述MOS管的漏极输出电源,所述MOS管栅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并通过第四电阻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
[0008]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D触发器,所述D触发器的Q端脚与开关电路的第四电阻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VCC端脚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并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接地,所述D触发器的PR端脚、CK端脚、CLR端脚分别通过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六电阻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其中,所述所述D触发器的CK端脚通过第四电容接地并与轻触开关电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CLR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D触发器的/Q端脚与自身的D端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接头、第二三极管和稳压管,所述电源接头接入12V电源并将12V电源输入给开关电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一电阻和第九电阻接入12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阻与自身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3.3V电源并通过第十二电阻与自身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正极直接接地,所述第九电阻和第十一电阻连接处之间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容接地。
[0010]优选地,所述轻触开关电路包括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通过第六电容接地并通过第八电阻与触发器的CK端脚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在采用轻触开关后,利用D触发器作为带记忆线路,给予开关电路中的MOS管和第一三极管进行相应的持续等效控制,使其具备带记忆的线路来记录状态,满足轻触开关在路由器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控制电路与轻触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轻触开关电路;
[0018]进一步,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206和第一三极管Q1,MOS管Q206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MOS管Q206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自身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1并联有第一电容C1,MOS管Q206的漏极输出电源,MOS管Q206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并通过第四电阻R4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
[0019]进一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D触发器U49,D触发器U49的Q端脚与开关电路的第四电阻R4连接,D触发器U49的VCC端脚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并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接地,D触发器U49的PR端脚、CK端脚、CLR端脚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阻R6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其中,D触发器U49的CK端脚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并与轻触开关电路连接,D触发器U49的CLR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D触发器U49的/Q端脚与自身的D端脚连接。
[0020]进一步,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电源接头CN10、第二三极管Q2和稳压管D424,电源接头CN10接入12V电源并将12V电源输入给开关电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九电阻R9接入12V电源,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自身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出3.3V电源并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自身的基极连接,稳压管D424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稳压管D424的正极直接接地,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处之间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
[0021]进一步,轻触开关电路包括轻触开关SW6,轻触开关SW6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并通过第八电阻R8与触发器U49的CK端脚连接。
[0022]本实施例的总的工作原理就是,当轻触开关SW6按下又松开时,产生一个上升沿,此上升沿作为D触发器U49的CLK端脚,那么D触发器U49的Q端脚就会变成高电平,此高电平
就会触发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就会在MOS管Q206的源极和栅极之间产生一个压降,那么MOS管Q206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就会导通,那么12V电压就会通过MOS管Q206。
[0023]当再次按下轻触开关SW6又松开时,会再次产生一个上升沿,此上升沿也是作用于D触发器U49的CLK端脚,那么D触发器U49的Q端脚这次就会变成低电平,那么第一三极管Q1就会截止,这样MOS管Q206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就没有压降了,那么MOS管Q206的源极和漏极就不会导通,那么12V也就被MOS管Q206断开,不会为后端线路供电。
[0024]为进一步说明各个电路之间的工作,特进行各项工作原理说明:
[0025]电源供电电路,主要由电源接头将12V电源输入后,通过第十电阻R10和3.9V的稳压管D424,使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就会有个3.9V的电压,那么经过Vbe的压降后,到达射极的电压就会是3.2~3.3V左右。
[0026]开关电路,实现切断12VIN电源功能的线路,就是由第一三极管Q1和MOS管Q206和周边的器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触发器的路由器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轻触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与自身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一电容,所述MOS管的漏极输出电源,所述MOS管栅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并通过第四电阻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D触发器,所述D触发器的Q端脚与开关电路的第四电阻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VCC端脚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并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接地,所述D触发器的PR端脚、CK端脚、CLR端脚分别通过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六电阻接入电源供电电路降压后的电源,其中,所述D触发器的CK端脚通过第四电容接地并与轻触开关电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CLR通过第五电容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章魏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