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及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30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及生产线,该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固定组件、第一承托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其中,第一固定组件设于工作台,用于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设于工作台,用于承托第一工件的第二端;第二固定组件设于工作台,用于固定第二工件,第二工件和第一工件的第二端连接。该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承托件对第一工件的第二端进行承托,避免了第一工件的第二端出现悬空的状态,此时,使得第一工件保持稳定的状态,在第一工件上方施加一定的压力时,不会导致第一工件发生形变,进而能保证和第二工件之间连接的精准度。上述设置节省人力,效率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及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3C电子行业中,经常遇到需要将产品固定的工艺,比如在产品需要贴标、镭射、组装或者扫码绑定等工艺中,具体地,在Type

C生产工艺中,接口和导线连接过程中,需要将接口和导线分别固定,然后才能进行镭射等一系列后续工艺。现有技术中时通过人工手动固定,但是人工手动固定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效率低、成本高。
[0004]2、增加作业人员的疲劳度,导致固定效果变差,进而影响产品的在各个工艺中的操作精度,从而使得次品率提高。
[0005]为此,亟需研究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人工固定产品导致效率低、成本高且次品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生产线,以解决人工固定产品导致效率低、成本高且次品率高的问题。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
[0009]工作台;
[0010]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
[0011]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设于所述工作台,用于承托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
[0012]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用于固定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托件包括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面以及设于所述支撑面两端的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工件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工件的凸缘。
[0015]优选地,所述工作台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围设成安装位,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座和压载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压载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且具有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释放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压合位置,所述压载件位于所述压合位置的
状态下能将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端压紧。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杆一端和所述压载件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设有第一承载垫,所述压载件设有第二承载垫,所述第一工件能被夹设于所述第一承载垫和所述第二承载垫之间,所述第一承载垫和所述第二承载垫的材质均为聚氨酯。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底座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底座上的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工件被限制于两个限位件之间。
[002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线,包括生产线包括支撑架、动力组件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固定装置,所述工作台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且与所述工作台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工作台沿所述支撑架滑动。
[0021]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形轮、从动齿形轮、齿形带和齿形块,所述齿形块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主动齿形轮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形轮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齿形带绕设于所述主动齿形轮和所述从动齿形轮之间且和所述齿形块啮合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生产线,该固定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分别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分别固定,使得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可以相对固定,然后通过第一承托件对第一工件的第二端进行承托,避免了第一工件的第二端出现悬空的状态,此时,使得第一工件保持稳定的状态,在第一工件第二端的上方施加一定的压力时,不会导致第一工件发生形变,进而能保证和第二工件之间连接的精准度。通过固定装置对第一工件进行固定的方式,节省人力,效率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另外,固定装置可以任意布置,不受场地限制,调试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0027]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中沿A

A方向的截面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
[0033]100、第一接头;101、外壳;102、连接端子;103、凸缘;200、导线;210、电路板;300、第二接头;
[0034]400、齿形块;
[0035]1、工作台;11、固定座;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113、第三限位部;
[0036]2、第一固定组件;21、第一固定底座;211、安装孔;212、第一承载垫;22、压载件;
221、第二承载垫;23、支撑杆;
[0037]3、第一承托件;31、安装部;32、支撑部;321、支撑面;322、第一避让部;323、第二避让部;
[0038]4、第二固定组件;41、第二固定底座;42、限位件;
[0039]5、第二承托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固定组件(2),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设于所述工作台(1),用于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3),所述第一承托件(3)设于所述工作台(1),用于承托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第二固定组件(4),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设于所述工作台(1),用于固定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件(3)包括安装部(31)和支撑部(32),所述安装部(31)与所述工作台(1)固接,所述支撑部(32)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2)包括支撑面(32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面(321)两端的第一避让部(322)和第二避让部(323),所述支撑面(32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避让部(322)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工件的连接端子(102),所述第二避让部(323)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工件的凸缘(1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设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包括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和第三限位部(113),所述第一限位部(1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113)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111)、所述第二限位部(112)、所述第三限位部(113)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围设成安装位,所述安装部(31)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底座(21)和压载件(22),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压载件(22)沿第一方向(Z)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生左孝蔡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