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92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凉味剂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的凉味剂清凉效果差,持续时间短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凉味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凉味剂,是所有能产生清凉效果且药性不强的化学物质的总称。最常见的凉味剂是薄荷醇(尤其是左旋薄荷醇),但由于其浓烈的气味以及对皮肤、黏膜组织和眼的强烈刺激性,故不宜大量使用。因此,不少科学家都合成、提取了新一代的凉味剂。
[0003]现有的凉味剂清凉效果差,持续时间短,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凉味剂清凉效果差,持续时间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0

40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0

30份、乙酸薄荷酯15

20份、乳酸薄荷酯15

20份、薄荷酰胺5

10份、茶多酚1

5份、乳酸链球菌素0.1

0.5份、溶菌酶0.1

0.5份、吐温1

5份、黄原胶1

5份、碳酸氢钠1

5份、丙三醇2

8份。
[0006]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2

38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2

28份、乙酸薄荷酯16

19份、乳酸薄荷酯16

19份、薄荷酰胺6

9份、茶多酚2

4份、乳酸链球菌素0.2

0.4份、溶菌酶0.2

0.4份、吐温2

4份、黄原胶2

4份、碳酸氢钠2

4份、丙三醇3

7份。
[0007]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5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5份、乙酸薄荷酯17份、乳酸薄荷酯17份、薄荷酰胺7份、茶多酚3份、乳酸链球菌素0.3份、溶菌酶0.3份、吐温3份、黄原胶3份、碳酸氢钠3份、丙三醇5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对乙基薄荷烷甲酰胺、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薄荷酰胺进行混合,制得混合原料;
[0010]S2、对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进行混合,制得抑菌混合物;
[0011]S3、对吐温、黄原胶、碳酸氢钠、丙三醇进行混合,制得缓释剂;
[0012]S4、将混合原料、抑菌混合物和缓释剂混合,制得食品用复配凉味剂。
[0013]优选的,所述S1中,对乙基薄荷烷甲酰胺、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薄荷酰胺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0

60min,混合速度为200

300r/min,制得混合原料。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对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0

20min,混合速度为200

300r/min,制得抑菌混合物。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对吐温、黄原胶、丙三醇进行混合,混合10

20min,然后加入碳
酸氢钠,继续搅拌1

3h,制得缓释剂制得缓释剂。
[0016]优选的,所述S4中,将混合原料、抑菌混合物和缓释剂混合,混合时间为30

45min,混合速度为300

350r/min,制得食品用复配凉味剂。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对制得的食品用复配凉味剂进行检测,计算清凉持续的时间。
[0018]优选的,所述S4中,将制得的食品用复配凉味剂给5

10人进行评测,记录反馈内容。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通过以乙基薄荷烷甲酰胺为原料具有清凉、持久、新鲜、无刺激性辣味、无苦味的特点;通过以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为原料具有较高的凉味活性而没有灼烧、麻木和刺激等副作用;乙酸薄荷酯有柔和的薄荷和玫瑰香气,乳酸薄荷酯有轻微的薄荷香气,尝起来几乎没有味道,但伴有持久的,令人愉快的清凉效果;
[0021]通过以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为原料,具有抑菌的作用;通过以吐温、黄原胶、碳酸氢钠、丙三醇制得的缓释剂,可以延长清凉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清凉效果持久、温和无刺激,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0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0份、乙酸薄荷酯15份、乳酸薄荷酯15份、薄荷酰胺5份、茶多酚1份、乳酸链球菌素0.1份、溶菌酶0.1份、吐温1份、黄原胶1份、碳酸氢钠1份、丙三醇2份;
[0026]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对乙基薄荷烷甲酰胺、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薄荷酰胺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0min,混合速度为200r/min,制得混合原料;
[0028]S2、对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0min,混合速度为200r/min,制得抑菌混合物;
[0029]S3、对吐温、黄原胶、丙三醇进行混合,混合10min,然后加入碳酸氢钠,继续搅拌1h,制得缓释剂制得缓释剂;
[0030]S4、将混合原料、抑菌混合物和缓释剂混合,混合时间为30min,混合速度为300r/min,制得食品用复配凉味剂。
[0031]实施例二
[003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2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2份、乙酸薄荷酯17份、乳酸薄荷酯17份、薄荷酰胺6份、茶多酚2份、乳酸链球菌素0.2份、溶菌酶0.2份、吐温2份、黄原胶2份、碳酸氢钠2份、丙三醇3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0

40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0

30份、乙酸薄荷酯15

20份、乳酸薄荷酯15

20份、薄荷酰胺5

10份、茶多酚1

5份、乳酸链球菌素0.1

0.5份、溶菌酶0.1

0.5份、吐温1

5份、黄原胶1

5份、碳酸氢钠1

5份、丙三醇2

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2

38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2

28份、乙酸薄荷酯16

19份、乳酸薄荷酯16

19份、薄荷酰胺6

9份、茶多酚2

4份、乳酸链球菌素0.2

0.4份、溶菌酶0.2

0.4份、吐温2

4份、黄原胶2

4份、碳酸氢钠2

4份、丙三醇3

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复配凉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基薄荷烷甲酰胺35份、N,2,3

三甲基
‑2‑
异丙基丁酰胺25份、乙酸薄荷酯17份、乳酸薄荷酯17份、薄荷酰胺7份、茶多酚3份、乳酸链球菌素0.3份、溶菌酶0.3份、吐温3份、黄原胶3份、碳酸氢钠3份、丙三醇5份。4.一种食品用复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泳含陈清周军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亚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