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过土木工程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发现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较好的解决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纯钢结构存在的缺点。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具备钢筋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还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使结构整体刚度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在这其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材料利用率高,结构构造简单,整体稳定性较好,抗震性能优越,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不断追求,钢管混凝土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许多钢管混凝土节点连接方式,例如外环板式、内隔板式、锚板式、承重销式等,并开展了试验和理论研究。但是上述节点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现场施焊,施工条件易受环境和场地的限制,且焊缝处容易出现损伤缺陷。在长期服役状态下,环境因素会对钢管混凝土结构造成侵蚀破坏,例如钢结构锈蚀、填充混凝土开裂、连接件松动等,对结构整体造成重大的损害。
[0004]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上钢管、上钢环箍、钢套筒、下钢环箍及下钢管,所述上钢管的顶端和下钢管的底端之间的内部区域设有多根钢柱,所述上钢管的顶端及下钢管的底端均与待连接的钢管混凝土卡合连接;所述上钢环箍及下钢环箍的外壁均贴合连接有呈上下双层分布的多个钢板,所述钢板的边缘与待连接的工字钢梁的边缘相抵接并且在抵接处螺栓连接有用于遮挡接缝的钢锚板;所述上层钢板与下层钢板之间垂直连接,所述上钢环箍的上层钢板与上钢环箍的轴线垂直,所述下钢环箍的上层钢板与下钢环箍的轴线平行;所述钢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上钢环箍的下层钢板及下钢环箍的上层钢板之间插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环箍的外径略小于上钢管的内径及钢套筒的内径,所述下钢环箍的外径略小于下钢管的内径及钢套筒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在上钢管的顶端和下钢管的底端之间的内部区域的截面分布呈梅花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式钢管混凝土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管的顶端面和下钢管的底端面均向外周延伸形成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待连接的钢管混凝土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与卡槽旋转卡合连接的卡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骁繁,柏彬,王章轩,刘亮,杜长青,黄涛,朱磊,陈金林,杨永前,田甜,肖楠,梁沛,程蒙,宋子健,郭易木,车松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