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多山地国家,城市发展进程中,爬山式建筑、阶梯型嵌固的建筑等各种抗震不规则坡地建筑已成为一种新型建筑,如建筑三面临土一面空旷、两面临土两面空旷以及单面临土三面空旷等,不可避免地出现挡土墙与建筑主体结构整体相接的情况,使得建筑结构各层的刚度偏心较大,造成结构平面不规则,有时甚至超出现有抗震规范限值规定较大的情况,按照现有行业设计标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将挡土墙作为抗震竖向构件出现问题是:单片墙长度太大(超过8m),构造超限较多,同时结构扭转效应明显,需要布置更多剪力墙才能满足抗震规则性的需求(主要布置在建筑的临空一侧),但这种做法严重限制了建筑的功能需求(比如采光、大堂敞开空间等)、同时增加剪力墙会使结构刚度过大,吸收地震能量增大,造成建造成本增加。
[0003]解决上述难题一般是设置永久性的边坡挡土墙,并将挡土墙设置一定的距离与主体结构脱离,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结构柱、接地楼板以及非接地楼盖,所述挡土墙设于台地的一侧,且所述挡土墙的临土侧与所述台地的侧部贴合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临土侧设有卧梁,所述接地楼板设于所述台地的顶部,所述接地楼板靠近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位于所述挡土墙的上方,所述接地楼板靠近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底部设有下凸形成抗剪键,所述接地楼板的底面与所述挡土墙的顶面以及所述抗剪键与所述挡土墙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填充有第一柔性防水材料,所述结构柱设于所述挡土墙的临空侧,且所述接地楼板靠近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所述结构柱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填充有柔性易变形材料,所述非接地楼盖设于所述接地楼板远离所述台地的一侧,且所述非接地楼盖与所述接地楼板搭接,所述非接地楼盖与所述结构柱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楼板靠近所述挡土墙的一侧顶部设有呈L形的企口槽,所述非接地楼盖靠近所述接地楼板的一侧设于所述企口槽内,且所述非接地楼盖与所述接地楼板之间设有呈L形的企口缝,所述企口缝填充有第二柔性防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防水材料和所述第二柔性防水材料包括橡胶垫、密封材料和橡胶止水带,所述柔性易变形材料为聚苯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与挡土墙脱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梁的顶面低于所述挡土墙的顶面,所述卧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挡土墙形成截水槽,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接地楼板的底面之间填充有第一柔性防水材料,所述抗剪键的临空侧和所述挡土墙的临空侧与所述结构柱靠近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之间填充有所述柔性易变形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建筑中主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朱乃伟,袁作春,黄佳彬,魏泽,陈舒婷,王松帆,管小飞,赵松林,陵昱成,马凌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