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67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膜加强机构,第一膜加强机构包括防腐蚀加强粒机构,防腐蚀加强粒机构包括合成橡胶层,合成橡胶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氧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纳米氮化硼具有防止腐蚀性离子渗透的高效屏障,从而具有出色的防腐性能,环氧层的外部有改性聚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的外部有宽聚丙烯层,环氧层、改性聚丙烯层和宽聚丙烯层组成三层聚烯烃的加强颗粒,分布各层的接缝处,提高连接层的防腐蚀能力,合成橡胶层保证复合膜的弹性和足够的强度,使得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提高复合膜的防腐蚀性能,用复合膜代替防腐蚀喷涂料,更加环保。更加环保。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建筑复合膜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膜
,具体为环保型建筑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膜是以微孔膜或超滤膜作支称层,在其表面覆盖以厚度仅为0.1~0.25μm的致密的均质膜作壁障层构成的分离膜,复合膜广泛应用于食品、药业、农业和建筑等其他方面,在建筑上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抗腐蚀、耐酸碱、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6231064U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新型环保防水复合膜,所述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的表面均设置有凸头,且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均与凸头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流槽,且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均与第一导流槽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且第一表面耐磨层和第二表面耐磨层均与第二导流槽设置为一体结构。
[0004]但现有技术中,防水复合膜是临时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遮盖建筑表面以此来进行防水保护建筑的,但针对已经建成的体积较大的一些建筑,使用遮盖的方式进行防腐蚀操作困难,且不易完成,特别是建筑行业大量使用的彩钢板,传统防腐蚀的方式是喷涂防腐蚀涂料,但会产生挥发性气体,污染大,非常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环保型建筑复合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防水复合膜是临时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遮盖建筑表面以此来进行防水保护建筑的,但针对已经建成的体积较大的一些建筑,使用遮盖的方式进行防腐蚀操作困难,且不易完成,特别是建筑行业大量使用的彩钢板,传统防腐蚀的方式是喷涂防腐蚀涂料,但会产生挥发性气体,污染大,非常不环保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膜加强机构,第一膜加强机构包括防腐蚀加强粒机构,防腐蚀加强粒机构包括合成橡胶层,合成橡胶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氧层,环氧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改性聚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宽聚丙烯层,宽聚丙烯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纳米氮化硼,所述第一膜加强机构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改性PVDF涂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料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料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成树脂层,第二合成树脂层的内部与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合成树脂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天然树脂层,天然树脂层的内部与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的外侧上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树脂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合成树脂层,第一合成树脂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料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的下侧固定连接有PVC涂层,所述PVC涂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改性PVDF涂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改性PVDF涂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粘合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纳米氮化硼具有防止腐蚀性离子渗透的高效屏障,从而具有出色的防腐性能,环氧层的外部有改性聚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的外部有宽聚丙烯层,环氧层、改性聚丙烯层和宽聚丙烯层组成三层聚烯烃的加强颗粒,分布各层的接缝处,提高连接层的防腐蚀能力,合成橡胶层保证复合膜的弹性和足够的强度,使得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提高复合膜的防腐蚀性能,用复合膜代替防腐蚀喷涂料,更加环保。
[0015]2、通过设置第一膜加强机构,第一油料层和第二油料层是成膜物质,油料的干燥固化,空气中的氧和油料中的不饱和双键起聚合作用,第一合成树脂层、天然树脂层和第二合成树脂层是主要成膜物质,耐腐蚀、耐老化性能较强,紫外线吸收层加强抗紫外线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环保型建筑复合膜部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环保型建筑复合膜第一膜加强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环保型建筑复合膜防腐蚀加强粒机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第一改性PVDF涂层1、第一膜加强机构2、第一油料层21、第一合成树脂层22、天然树脂层23、第二合成树脂层24、第二油料层25、紫外线吸收层26、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纳米氮化硼271、宽聚丙烯层272、改性聚丙烯层273、环氧层274、合成橡胶层275、基材3、PVC涂层4、第二改性PVDF涂层5、粘合层6、粘合条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图1

3所示: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包括第一改性PVDF涂层1、第一膜加强机构2和基材3,基材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膜加强机构2,第一膜加强机构2包括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包括合成橡胶层275,合成橡胶层27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氧层274,环氧层27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改性聚丙烯层273,改性聚丙烯层27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宽聚丙烯层272,宽聚丙烯层27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纳米氮化硼271,第一膜加强机构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改性PVDF涂层1;在图3所示,纳米氮化硼271具有防止腐蚀性离子渗透的高效屏障,从而具有出色的防腐性能,环氧层274的外部有改性聚丙烯层273,改性聚丙烯层273的外部有宽聚丙烯层272,环氧层274、改性聚丙烯层273和宽聚丙烯层272组成三层聚烯烃的加强颗粒,分布各层的接缝处,提高连接层的防腐蚀能力,合成橡胶层275保证复合膜的弹性和足够的强度,使得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提高复合膜的防腐蚀性能。
[0022]基材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膜加强机构2,第一膜加强机构2包括防腐蚀加强粒
机构27,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包括合成橡胶层275,合成橡胶层27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氧层274,环氧层27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改性聚丙烯层273,改性聚丙烯层27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宽聚丙烯层272,宽聚丙烯层27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纳米氮化硼271,第一膜加强机构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改性PVDF涂层1,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吸收层26,紫外线吸收层2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料层25,第二油料层2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成树脂层24,第二合成树脂层24的内部与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合成树脂层2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天然树脂层23,天然树脂层23的内部与防腐蚀加强粒机构27的外侧上部固定连接,天然树脂层2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合成树脂层22,第一合成树脂层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料层21,基材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PVC涂层4,PVC涂层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改性PVDF涂层5,第二改性PVDF涂层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粘合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膜加强机构,第一膜加强机构包括防腐蚀加强粒机构,防腐蚀加强粒机构包括合成橡胶层,合成橡胶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氧层,环氧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改性聚丙烯层,改性聚丙烯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宽聚丙烯层,宽聚丙烯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纳米氮化硼,所述第一膜加强机构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改性PVDF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加强粒机构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建筑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料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成树脂层,第二合成树脂层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鹿鹿红岩张博鲍邦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康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