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22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包括耐候性PVDF膜层,耐候性PVDF膜层上设置PET膜层,PET膜层上涂覆压敏胶层,所述PET膜层下端面印刷有白色油墨层或涂覆白色反光氟涂层,白色油墨层或白色反光氟涂层上无间隙阵列辊压成型均布满反光微坑结构。采用耐候性PVDF膜层作为外层,结合耐UV透明PET作为板材基层,有效确保整体结构的耐候性,适合恶劣环境下光伏背板损坏、老化修复使用,并在修复后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所示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早期光伏组件因产品质量或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部分提前破损的问题,由此易导致继续使用会造成发电站的安全隐患问题,而整体更换则成本过高。如专利号为201811005204.9,采用修复膜结构修复大面积损坏或老化的光伏背板,但其仅采用光伏背板层通过功能胶粘剂层粘合于需要修复的背板上,其光伏背板层仍然存在在较差环境下使用的损坏、老化等问题;另外直接将光伏背板层设置为白色PET基材,虽然具有一定的反光率,但其反光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兼顾对光伏背板有效修复,同时延长修复后寿命的光伏修复薄膜结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候性PVDF膜层,耐候性PVDF膜层上设置PET膜层,PET膜层上涂覆压敏胶层,所述PET膜层下端面印刷有白色油墨层或涂覆白色反光氟涂层,白色油墨层或白色反光氟涂层上无间隙阵列辊压成型均布满反光微坑结构。
[0005]所述PET膜层与压敏胶层之间设置一层反光微珠层。
[0006]所述白色反光氟涂层为氟碳涂料层。
[0007]所述PET基材为耐UV透明PET。
[0008]所述压敏胶层为改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层。
[0009]所述压敏胶层外设离型纸。
[0010]所述反光微坑结构内填充反光微珠。
[0011]所述反光微坑结构为弧形凹坑或多边形凹坑或棱锥凹坑。
[0012]本技术采用耐候性PVDF膜层作为外层,结合耐UV透明PET作为板材基层,有效确保整体结构的耐候性,适合恶劣环境下光伏背板损坏、老化修复使用,并在修复后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并通过设置放光微坑结构,有效提高经反光微坑结构的反射率,避免修复后因其在原有光伏组件背板后增设厚度导致的反光率降低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耐候性PVDF膜层1、耐UV透明PET膜层2、白色反光氟涂层3、反光微坑结构4、压敏胶层5、离型纸6、反光微珠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所示实施例一: 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包括耐候性PVDF膜层1、耐UV透明PET膜层2、白色反光氟涂层3、压敏胶层5、离型纸6,耐候性PVDF膜层1上设置耐UV透明PET膜层2,耐UV透明PET膜层下端面涂覆白色反光氟涂层3,白色反光氟涂层3上无间隙阵列辊压成型均布满反光微坑结构4,白色反光氟涂层3上涂覆压敏胶层5,压敏胶层外设离型纸6。
[0018]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反光微坑结构4内填平充满反光微珠7。
[0019]在上述实施例中:反光微坑结构为弧形凹坑或多边形凹坑或棱锥凹坑。
[0020]在本实施例中,白色反光氟涂层为氟碳涂料层。压敏胶层为改性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层。其涂层、胶层的选择为常规产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候性PVDF膜层,耐候性PVDF膜层上设置PET膜层,PET膜层上涂覆压敏胶层,所述PET膜层下端面印刷有白色油墨层或涂覆白色反光氟涂层,白色油墨层或白色反光氟涂层上无间隙阵列辊压成型均布满反光微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PET膜层与压敏胶层之间设置一层反光微珠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修复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白色反光氟涂层为氟碳涂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邦龙周张朋戴恩奇耿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康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