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241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14
本申请公对中夹持装置,用于对一产品对中夹持。所述对中夹持装置包括一安装座、一带动构件、一对传力件、一对夹持件、一驱动件和一对枢转轴。一对所述传力件分别通过一对所述枢转轴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一对所述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力件远离所述带动构件的一端部,所述带动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并且所述带动构件移动时联动所述传力件以所述枢转轴为支点发生旋转,通过所述带动构件将一对所述传力件连接。利用杠杆原理,使得所述传力件远离所述带动构件的一端部相互靠近,因此带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相互靠近,最终对所述产品完成夹持。所述产品完成夹持。所述产品完成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中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尤其涉及对中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进行零件组装或加工时,可能会使用到夹持装置对产品进行夹持。现有的夹持装置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夹持是:利用夹具从一个方向靠近产品,对产品的位置进行固定;另外一种是:利用两个夹具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分别靠近产品,对产品进行对中夹持。
[0003]在利用夹具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对产品对中夹持时,通常需要设置两个驱动,两个驱动分别驱动两个夹具往中间靠近,进而对放置在两个夹具之间的产品进行夹持。这种夹持方式无疑会增加驱动的数量,因而会增大夹持装置的体积,使得在搬运或转移夹持装置时可能存在不便。并且夹持的过程中需要两个驱动同时运转,无疑会增加夹持装置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不符合节能环保的价值观。
[0004]现有的夹具对产品夹持时,无法放大夹具对产品夹持时的压紧力,使得产品在夹持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受力较小而无法将产品夹紧,进而可能会对影响产品的夹持效果,最终影响产品后续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对中夹持装置,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增加产品在夹持时的压紧力,进而提高产品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夹持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对中夹持装置,在夹持的过程中利用一个驱动即可带动两个夹持件同时朝着产品移动对产品完成夹持,不需要借助多个驱动操作,更加节能环保,并且减少夹持时消耗的能量。
[0007]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对中夹持装置,在夹持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夹持件夹持的行程,进而不仅可以对不同尺寸的产品进行夹持,同时可以保护产品。
[0008]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对中夹持装置,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不需要借助复杂的结构操作,降低成本。
[0009]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对中夹持装置,所述对中夹持装置用于对一产品对中夹持,所述对中夹持装置包括:
[0010]一枢转轴;
[0011]一安装座;
[0012]一驱动件;
[0013]一带动构件,所述带动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
[0014]一对传力件,一对所述传力件通过一对所述枢转轴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且所述带动构件移动时联动所述传力件以所述枢转轴为支点发生旋转,以所述枢转轴为分界,所述传力件定义一动力部和一阻力部,所述阻力部由所述动力部延伸形成,定义施加于所述动力部的动力作用线到所述枢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定义施加于所述阻力
部的动力作用线到所述枢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并且L1大于L2,所述带动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部,基于杠杆原理,通过所述带动构件的移动,向所述动力部施加小作用力以带动所述传力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时,所述传力件的所述阻力部以大于施加于所述动力部的力度夹持于所述产品;
[0015]一对夹持件,一对所述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力件远离所述带动构件的一端部,一对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一放置区,所述产品置于所述放置区,所述夹持件具有一夹持状态和一非夹持状态,所述带动构件定义一初始位置和一终了位置,并且当所述带动构件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当所述带动构件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切换至所述夹持状态,更具体地,所述带动构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两个所述夹持件均朝着所述放置区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相互靠近,进而对放置于所述放置区的所述产品进行夹持,当所述带动构件从所述终了位置切换至所述初始位置,两个所述夹持件均朝着远离所述放置区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相互远离。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带动构件包括一移动件和一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传力件的所述动力部之间,所述移动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并且当所述移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移动件拉动所述联动件移动,所述联动件拉动所述传力件相对所述安装座以所述枢转轴为支点发生旋转,并且所述动力部相互远离,所述阻力部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一对所述夹持件相互靠近。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带动构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移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高位置,在所述带动构件处于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移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低位置,并且当所述移动件从高位置移动至低位置时,所述联动件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变大。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带动构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移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低位置,在所述带动构件处于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移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高位置,并且当所述移动件从所述安装座的低位置移动至高位置时,所述联动件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变大。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对中夹持装置还包括一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的运动轨迹处,并且当所述移动件移动至所述止挡件接触时,对所述移动件的移动造成阻挡,以此限定所述移动件的移动距离。
[00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具有一滑槽,所述移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一对所述传力件的规格一致,且以所述带动构件的中轴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一对所述夹持件的规格一致,且以所述带动构件的中轴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
[00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止挡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以通过所述止挡件的移动调节所述移动件的移动范围。
[002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对中夹持装置还包括一双向调节件,所述夹持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力件,所述双向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夹持件的底壁和所述传力件之间以及所述夹持件的侧壁和所述传力件之间,以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双向调整所述夹持
件的位置。
[002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带动构件包括一移动件和一联动件,所述移动件通过所述联动件和所述传力件连接,所述联动件被设置为弹性材料,所述联动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移动件具有两侧面,所述两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并且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动力部和所述侧面相互抵接。
附图说明
[0025]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对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对中夹持装置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对中夹持装置另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对中夹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对中夹持装置,所述对中夹持装置用于对一产品对中夹持,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夹持装置包括:一枢转轴;一安装座;一驱动件;一带动构件,所述带动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一对传力件,一对所述传力件通过一对所述枢转轴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且一对所述传力件通过所述带动构件连接,并且所述带动构件移动时联动所述传力件以所述枢转轴为支点发生旋转,以所述枢转轴为分界,所述传力件定义一动力部和一阻力部,所述阻力部由所述动力部延伸形成,定义施加于所述动力部的动力作用线到所述枢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定义施加于所述阻力部的动力作用线到所述枢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并且L1大于L2,所述带动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部,基于杠杆原理,通过所述带动构件的移动,向所述动力部施加小作用力以带动所述传力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时,所述传力件的所述阻力部以大于施加于所述动力部的力度夹持于所述产品;一对夹持件,一对所述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力件远离所述带动构件的一端部,一对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一放置区,所述产品置于所述放置区,所述夹持件具有一夹持状态和一非夹持状态,所述带动构件定义一初始位置和一终了位置,并且当所述带动构件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当所述带动构件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夹持件切换至所述夹持状态,更具体地,所述带动构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两个所述夹持件均朝着所述放置区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相互靠近,进而对放置于所述放置区的所述产品进行夹持,当所述带动构件从所述终了位置切换至所述初始位置,两个所述夹持件均朝着远离所述放置区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相互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中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构件包括一移动件和一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传力件的所述动力部之间,所述移动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并且当所述移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终了位置时,所述移动件拉动所述联动件移动,所述联动件拉动所述传力件相对所述安装座以所述枢转轴为支点发生旋转,并且所述动力部相互远离,所述阻力部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一对所述夹持件相互靠近。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平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系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